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 招安之策 (第1/1页)
“这位仁兄,宫禁之地,切不可意气用事。”沈廷扬相劝道,“待政务大臣孙大人下值,我等再向其禀报也不迟。” 宋献策闻言,顿时意气风发,哈哈大笑道:“小子,听到了吗?待贫道受陛下重用之日,必定找你算账。” 一名侍卫回怼道:“陛下圣明,岂会用睚眦必报之辈?” “你……”宋献策一时语噎,对自己张狂,心下顿时后悔。 沈廷扬再劝:“这位仁兄,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宋献策不甘地后退,心下却如同被蚂蚁咬,痒痒的,禁不住掂脚朝里瞧。 刚瞧一眼,便哈哈大笑起来。 这次,他笑得真的很开心,瞧侍卫的眼神满是玩味。 “放肆,宫禁之地,胆敢喧哗,找死否?”有了他之前的胆怯,侍卫却变得胆大,直接拔刀厉喝。 宋献策嘿嘿笑道:“小子诶,等下就有你好看。” “区区一道士……” 没等侍卫说完,他已扬手朝门内大喊:“聚明贤弟!” 牛金星正与李岩作伴,要回客栈收拾行装,明日去天津卫,听到有人叫喊,抬头一看,便惊喜道:“宋兄!” 在侍卫目瞪口呆之下,宋献策哈哈大笑着,拔腿冲进承天门。 “聚明贤弟,可是见过陛下?” 牛金星满脸堆笑着拱手,回道:“正是。” “聚明贤弟,为兄有良策献于陛下,可愿引荐?”宋献策开口便提,一点都没客气。 牛金星神色一变,将他拉到一旁,悄声道:“宋兄,陛下可不是随便见的,得胸有丘壑才是。” 宋献策拍拍胸口,一脸胸有成竹道:“贤弟放心,为兄要无良策,岂敢劳动贤弟?” “那……愚弟去禀报陛下。”牛金星有所迟疑,但也抹不下脸面拒绝。 宋献策大喜道:“聚明贤弟,为兄他日飞黄腾达,必不忘今日举荐之恩。” 与李岩打过招呼,牛金星快步来到皇极殿前,请守门的内侍,向陛下禀报。 因为刚觐见过,内侍爽快地答应,通报到乾清宫。 没多久,王承恩来到皇极殿门前,问道:“牛金星,可还有未尽之事?” “王公公,是下官一位好友,有良策献于陛下,下官因此觐见。”牛金星已进入自己角色。 王承恩眉头微微一皱,问道:“何人?” “河南永城人,宋献策。” 牛金星见状,嘴里回着,心下有些忐忑,却见王承恩眼睛一亮,呵呵笑道:“宋献策在何处?快带咱家去见。” 他不知乾圣正要寻访宋献策,对王承恩前倨后恭感到莫名其妙:“王公公,宋献策在承天门前。” “走。” 来到承天门前,见候在门外一副高人状的宋献策,牛金星指着说:“王公公,这就是宋献策。” 见是一道人,王承恩心中更加尊重,连忙笑着拱手道:“咱家王承恩,让道长久等,失礼,失礼。” “无妨,无妨。”宋献策拱手回礼,还不忘瞧一眼脸色惨白的侍卫。 不过,也没真要报复。 他指着一旁的沈廷扬,道:“王公公,这位贤才也有策献于陛下。” “王公公,学生国子监监生沈廷扬。” 瞧一眼沈廷扬,王承恩没多说,相请道:“两位贤才,请跟咱家觐见陛下吧。” “谢王公公。”两人拱手相谢。 到了乾清宫,留下两人等候,王承恩急急来到东暖阁,禀报道:“陛下,您着锦衣卫寻访的宋献策,还有一位叫沈廷扬的国子监监生,有良策献于陛下。” “沈廷扬?” 听到沈廷扬,朱慈炫不由一愣,没想到他是国子监监生。 “先传宋献策吧。” 不一会,宋献策进东暖阁,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 见还真是一矮个,朱慈炫让其平身,问道:“不知宋先生有何良策?” 世人传闻无误,乾圣当真思贤如渴,宋某必有用武之地。 宋献策闻言心喜,回道:“陛下,南直隶之乱,患不在南京勋贵、文官和盐商,而在于苏松常缙绅。” 朱慈炫顿时肃然起敬,李自成封宋献策开国大军师,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 “愿闻其详。” 宋献策随即侃侃而谈:“陛下,苏松常缙绅,不但有丝绸之利,更得海贸暴利,银两无数,被其收买的官员更是多不胜数。南直隶战局一旦陷入僵局,天下必烽火四起。” “朕有精锐卫队,其有何法能成僵局?” “陛下,卫所兵孱弱不可用,他们定会寻求外援。” 虽然早有预判,但朱慈炫仍虚心问道:“从何而来?” “海上,陛下。” 朱慈炫点点头,没再问。 宋献策见状,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气势顿时一弱,问道:“陛下已知?” “参谋部推断出来的。”朱慈炫没绕弯子,“宋先生,此局可能破?” 宋献策心感庆幸,接口即回:“招安。” “招安?”朱慈炫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一时不明白其意。 宋献策解释道:“陛下,苏松常缙绅所寻外援,无外乎东海顾三麻子、闽粤一带的十八芝以及倭寇。顾三麻子与十八芝有仇,若能将其招安,可劝其假意答应苏松常缙绅,暗助朝廷。” 江阴八十一日,顾三麻子曾引海盗去救,可见其心中有大义。 朱慈炫觉得其计可行,不禁拍手称赞道:“宋先生果大才也。” “陛下谬赞,贫道惭愧。”宋献策竟然还谦虚起来。 朱慈炫则直接了当道:“宋先生,可愿当其大任?” “但凭陛下吩咐。” 见其领命,朱慈炫又传来沈廷扬,没给其献从海路进攻之策,而是直接问道:“沈廷扬,朕欲任宋先生为正使,你为副使,前往东海招安顾三麻子,可愿往?” “臣遵旨。” 策没献上,官倒没落下,沈廷扬心中大喜。 朱慈炫随后道:“宋先生,朕已在登莱重建水师,若顾三麻子肯接受招安,视其立功大小,可授其游击将军,最高为副将。不过,其部必须整编入登莱水师,这点没有商量余地。” 在他的军队中,绝不允许有私军存在。 宋献策领旨,随即问道:“陛下,登莱水师家属,是否也由皇家安置。” “按新京营体系常例办。” 宋献策信心饱满地点头道:“如此,臣有八成把握。” “高伴伴,速送他们去江北大营,与李伴伴商议后,立即采取行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