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一切等报完到再说 (第1/2页)
“为什么不要补贴?” 张凯有点不解,刚刚不是还在叫穷吗? 生活困难也不想麻烦台里,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事不管发生在哪个部门,都会让领导脸上特别有面子,有这么好的属下,说明部门领导教导有方。 现在不是讲奉献精神吗?周道就是专题部最有奉献精神的人!张凯内心一阵感慨,于是借题发挥道: “我们看看周道同志,并不像有的人,一有利益眼睛都红了!” 不过这种搭锯带沫的话没有人应声,连廖中群都把眼皮沓拉下来了,大家心里都有数,你影射谁呢。 张凯虽然不喜欢孙广胜和廖中群,但他们都是台里安排的胄,魏丽丽更是一个超脱的存在,张凯也不想因为表彰一下周道反而激发内部矛盾,于是适时改口道: “当然,我说的不是咱们专题部,是台里的某些人。 不过周道,有困难提出来不丢人,我们是个大家庭,我做为专题部主任,能让大家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这是我的责任。” 真是好领导。 周道:“真的非常感谢张主任的关心。按说这对我来说是件好事,我应当坦然接受才对,但是,我最近可能有些情况,需要向张主任和大家汇报一下: 前几天我接到家里电话,我被宛都大学录取了,录取通知书已发到家里,因为时间紧急,加上宛都考古所的谭所在等省考古队专家,所以我就私自回了一趟家。 办理好了报到的手续,这两天我就得去学校报到,可能会住校。 至于工作方面的交接,这要听张主任的指示!” 廖中群听了吃了一惊,不是说周道高考考砸了吗?怎么又起死回生了? 张凯表情更加复杂。 他把周道从省城里带回来,原本抱着试试的态度先用一下,所以一直没有把周道的人事关系调入电视台提上议事日程。 按理说,周道获了全国新闻一等奖,就这个成就,破格农转非在宛都是有先例的,农转非办了,关系转进来了,就相当于给他系了个绳子,他也不会说走就走了。 然而现在这种情况,让张凯说话没有底气,你若说“你为什么说走就走?”可你又没帮人解决编制问题,一个临时借用的身份,让张凯想表达不满都没有底气。 魏丽丽在自己的本子上画着圈圈,这时停下来:“周组长,你这要是上学走了,咱这个组就算解散了!” 魏丽丽的这一番话,虽说是在挽留周道,但却让张凯略微难堪,他顿了顿,表情恢复平静,随意道: “你读大学的事,乔老师……啊,地委新来的乔副书记之前已跟我透露过了,我当时还不太在意。没想到周道你还真梦想成真了。” 廖中群和孙广胜不由暗想,头儿称乔副书记是“老师”,难不成他们还是师生关系? 孙广胜试探道:“张主任曾师从乔华书记?” 张凯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谈:“乔副书记是新闻前辈,我们都是他的学生。” 这明显是避重就轻,孙广胜被绕了一道,也就不再问。 张凯接着道:“周道,你要深造,这是好事,但学习的目的还是应用,台里会给学校协调,在不耽误你学业的基础上,兼顾一下台里的工作。 你做为我台唯一获得过大华国新闻一等奖的新闻工作者,台长肯定会尽力争取的,至于这个度如何把握,我想领导能把握好这个度。” 这是给自己留了一道门? 周道觉得出乎意料之外。 他原本想的,自己一进入宛都大学,电视台的工作就得交接清楚,如果这样,自己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限,毕竟一个学生,跟在地直宣传口工作的招牌比起来,前者与后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好的,我听领导安排!” 周道答应得很干脆。 既然宛都电视台还给他留着位置,那肯定还有一份工资,这真是意外之喜。 虽然,他早已不靠这点工资过活。 就他目前的现状来说,他要的是保留这个身份,有了这个身份,很多看似死局的事情,就可以盘活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