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乱拳对付老师傅 (第1/2页)
一连三天,他都觉得自己出行时身后有个影子,他随时把链子锁装在裤兜里,以便危机时使用。 链子锁大约一米长,锁头黄铜心,分量很重,关键的时候可以用做攻击武器。 上一世他在闯渔城时,经过南隅市火车站用过,一根链子锁,击退了三四个车站劫匪。 那里是当时大华国治安最乱的车站,没有之一。 此时的中夏省,因为电影《少林寺》的热播,正掀起了民间的功夫潮,普通城市有那么几伙街头混混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 即使是农村,这类团伙也不缺席,特别是在县际交界地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更加猖狂,他们甚至进入城乡结合部,成为城郊治安的难题。 上一世周道出门之前,练了几个月沙袋,到了宛都一安定下来就继续练,所以他南下渔城时几次遇到危险都转危为安。 这一次疑似有跟踪者提醒他,必须同时强健体魄。 他干脆骑车去了趟卧龙路,他记得那里有一个武馆,前世一直想去武馆练点拳脚,但因为经济一直不宽裕就一直没去成。 果然,武馆还在,准确的说,是武馆刚开。 傍晚的时候,来来去去一些练武术的年轻人。 因为开馆不久,管理很松散,自己进去遛了一圈,别人把他当成学员,没有阻止他,也没人理他。 武馆场地不少,有室内有室外,室内主要是打沙袋,在空地上练习拳脚套路,室外则是院内一个两三百平米的大天井,这里有单双杠,梅花桩,沙坑。 单杠上有人脚腕勾着单杠,身体倒垂,在练习“金钩倒挂”。 梅花桩大约离地一米,有学员扎着马步吐纳,鼻息呼啸,肌rou紧绷,一收一放间,全神贯注。 这是在练硬气功。 看起来这些人都是有一定基础的了。 只有沙坑前的三五个十一二岁的小伙伴,在教练的指导下苦练侧空翻,尽管教练已经够有耐心了,但孩子们还是难以克服离地恐惧症,动作要么不标准,要么像一头翻越篱笆的小猪,一头拱到沙池里,啃一嘴沙子不说,还被教练吼: “起来!接着练!” 一脸沙子,头发刺挠,灰溜溜的垂着两臂继续站到起点。 孩子们太可爱了。 周道脸上浮起一丝会心的笑。 “这位先生,你是想习武吗?” 几乎没有察觉,周道面前站着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大叔,光头,赤面,长髯,一身桔黄僧服,单掌置于胸前。 周道左右看看,这是武馆唯一穿僧服的人。 总教头? 周道颔首应道: “喜欢而已,随便看看。……不过法师,这里招收成人学员吗?” 桔黄僧衣、赤面长髯的中年大叔把竖着的右掌往上抬了抬,几乎碰着了鼻尖: “敝人俗姓刘,叫我刘师傅就行了。” 这是择清自己是和尚?那你穿僧服干嘛?周道内心吐槽。 僧衣大叔上下打量了一下周道:“年轻人,你虽然体格雄健,但已过了练武的黄金时段,本武馆虽然刚在宛都开馆,但学员都是从别馆分流过来的,故而本馆招收的学员,都是从童子功练起的。” 说话这么拽文,搞得周道都不好意思当文化人了。 “刘师傅,这么说,成年人就不能练武术了?” “也不全然是,如果身体根基好,后天努力,还是可以略有小成的,最起码可以强身健体。” “先生如果诚意想学,跟老朽比划一下,老朽看看先生是不是练武之材。” “怎么比划?”周道兴趣陡起,但上一世自己不过找些拳谱,对着套路瞎练,真正遇到歹徒,也是靠自已兜里的那把链子锁,不,链子锁上的铜疙瘩出击退敌,若是遇到武林中的专业人士,周道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刘师傅显然看出了周道的疑虑,“年轻人不必担心,老朽只用单掌格档,并不会伤及你。你可以尽管进攻,不必有所顾虑。” 嗯,这是测一测我的体质和反应能力? 周道会意,略微屈膝身体下探,稳固下盘。 “比划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