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剑烟雨中_第二十八章 东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东市 (第2/2页)

者仁心不说,如今这限制令又废除,今后肯定是市场更加广大,需要更多的人手,所以定然不会主动做什么事情,保持如常就行。

    而幕府,作为一个纯粹的武夫家族,既然废除了限制令,那以后的生意自然也是蒸蒸日上,来学习武道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所以也不必有什么太早的动静,只需要静观其变即可。

    说到底,这慌的应该还就是白府家主一人了,细想,且不说天下武夫,单说这姑庆武夫的数量增加,那对白府的信服程度也就自然而然的会降低,那么一向以武服人的白府,如今掌握不了武夫,自然就掌握不了一方心意。

    想到这里,余平只觉得这上官宏义倒也有点意思,这么做下去,摆明了是要干大事。

    “有趣。”余平听江老一番介绍后,不禁说道。

    江老好奇的看了看余平,嬉笑问道:“恩人又想到什么事情了?哈哈,我一把老骨头不懂其中联系,所以也就听听这些消息,图个乐子得了,不同你们年轻。”

    余平拍了拍江老的肩膀,小声说道:“老先生跑江湖这么多年,你说你不懂?自然懂!不过这些事情,确实是知道越少,越没有烦恼,我们不说那么多。”

    说着,示意样的给了江老一个眼色,那江老“喔噢”几声,随即大笑起来,盯着余平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俯瞰东市六条街,横竖各三条,交叉相汇,规划的整整齐齐,而要说为什么这么划分,当初那工建主事是这么说的:南北小道要顺,讲究一个一眼千里的意思,寓意生意一帆风顺,而东西三路呢,则讲究一个合字,要顺合如一,寓意年年如此。

    想来说的也是废话,于是百姓都私下讨论着会不会是这主事就这点本事了,是那上面派了个亲戚过来?

    但无论街道如何来修建,都改变不了如今这东市商贸繁盛的事实,生意上说,一旦一个地方有了交易,那么自然也就离不开热闹二字、脱不了那吆喝声音的笼罩。

    所以一路上余平只听到:

    “走过路过,您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东市仅此一家的铺子,包您满意。”

    ......

    “来看看咯,看看,诶姑娘,要胭脂吗?”

    “切,老娘可不买摊货!”

    ......

    “糖葫芦咯,刚出锅的糖葫芦哦,不甜,不收钱哩!”

    “诶!小孩儿你可别光吃啊?叫你大人来给钱呐!”

    “呜呜,呜呜...”

    ......

    “收旧衣服,旧物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需要的老板都可以来找我看看...”

    ......

    “......别眨眼了各位,我这口里没什么对吧,您几个瞧好了...”

    胡~胡~胡~

    “好!堂兄你看,竟当真可以口内喷火!”

    “哎呀,不过是水里掺了点假酒罢了...”

    ......

    余平看着这热闹景象,心里突然生起了些许紧张,不知为何,或许是许久不进这闹市,还真觉得有些不太适应了。

    再看江老,则一脸严肃的穿过一个个人群,目不转睛的寻着路走去,貌似一点不关心这风俗万物。

    真像个老滑头。

    余平也加快了步伐,看看天色,时间也不算早了。

    ......

    东市店铺大大小小几十间,其中布匹店有三家,分别是白氏布行,江知布店和衣染布行。

    白氏布行属于白府,托了关系定下来的布行,也自然是这东市的翘楚,地位可见一斑。

    而江知布店呢,则正是江婷的布店,说起来,也算是白家的产业,只是因为关系和历史渊源上的原因,所以不能叫做布行,而只能算作一个小店铺。

    其实,要是找一个懂行的商人来辨析一番会发现,因为那衣染布行属于官商合办,所以地位上与白氏布行不分上下,但是这由普通人开设江知布店的出现,则一下子就大大改变了两者的对位关系。

    江知属于白府,而客人们一旦不在白氏布行买布,自然是因为价格过高,所以就会择廉在一旁的江知布店买布,这样一来,白府就会同时兼顾一高一低两方买家的利益需求,得到更大的收益,从而击垮衣染布行,夺得姑庆布行头牌的名声。

    行了些许路,转了三个街口。

    江老唤了声“余平”,指到那街边一处店铺说道:“恩人,咱们到地方了,来,速速同我进屋。”

    余平点点头,微仰看着那门上牌子写着四个金色大字:江知布店,心里却突然多了几分触动,有了一种重回往年的感觉。

    余平嘴角微微一笑,心里想到:还得是要有烟火气才好啊,江湖里的武,应该才能叫做武。

    于是抱拳谢道:“那就多有打扰了,余平先谢谢老先生了。”

    江老见余平如此客气,一下苦起了脸,冷冷问道:“恩人这是干嘛?这虽是小女开的店,但要说起来,还不是恩人的店?切莫与我这老骨头见外,来!进屋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