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2.千古浩劫起,寸土不得度(第三更) (第1/2页)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皇正文卷92.千古浩劫起,寸土不得度“小师姑刚刚继任武当掌教,如果没有发生大事,肯定不会亲自下山,而且还带了三十名弟子么? 我武当太极宫上下,一共也就六七百号人,除去在外云游的以及俗家有事的,常驻山上的弟子并不多... 再加上紧急出动,以及维持武当自身运营和安全,小师姑这是把能带的主力都带出去了么?” “师父还在太子洞修行,所以...此次是小师姑一个人带队前去的?” “性修的箓道固然威力强大,但是若没有强大的剑修作为辅助,未必能够有机会完成符箓,而且...在某些极端的地形环境下,符箓是无法使用的。” 夏极看看自己还在压缩中的身体,显然不适合外出。 除此之外,外面发生了什么,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只是等着小师姑动用箓章进行邀请,显然颇显被动。 那该怎么办? 外面的世界如此危险,如此黑暗,就算是他自己都没有太大信心,更何况小师姑? 忽地, 夏极神色动了动。 于是,他向阿紫要来了纸笔,然后寻了一块平坦而又有些湿漉漉的石头。 左手按压石面。 刷~~~ 苍白火焰从掌心里流淌出来,裹覆石面。 瞬间,石面上的水全部蒸腾起来。 一阵雾气后,石头已变得干燥。 夏极这才把纸张在石头上摊开。 第一身左手压纸,右手开始在纸面上“刷刷刷”地写信。 第二身还未被压缩回去的左手抓着一串烤鱼,右手抓着一葫芦美酒不时往嘴里送着。 可能因为未完成的缘故,夏极虽有四头四面,可是除了第一身能够睁眼之外,其余的四身都还是闭目,一副犹然在沉睡或是半睡半醒中的模样。 阿紫见主人辛苦,就不停地喂他吃着又大又甜又水灵又饱满的葡萄。 未几,信已写完。 夏极取出比目鱼玉佩作为信物压在信上,然后递给阿紫。 比目鱼玉佩虽然可以在一定距离联系到明山童,可是...他现在的模样显然不适合与任何人联系。 阿紫得了信,就撒开腿子,飞快地往前山方向奔去。 ... ... 武当,前山后山的连接处,不过是个小山谷。 阿紫在外人面前自然不会展露金刚琢子。 她一路跑了很远,停在小山谷里的一个木屋前,刚要敲门。 门,却已经打开了。 门里的“小宫女”面容呆滞地看向外面。 阿紫道:“明姑娘,我...我是主人的小妖奴,主人让我把这份信交给你。” “小宫女”接过信,略微看了看,然后又递回了比目鱼玉佩,什么都没问,只是道了声:“好。” 阿紫很开心,赞道:“明姑娘真是个好人呢。” “小宫女”没有任何交谈的兴趣,只是微微点头,然后关上了门。 阿紫完成了任务,也开开心心地返回了。 忽地,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而露出惊容。 如果她记得没错,这位明姑娘身上的衣服鞋子甚至头饰根本没换过,就和她那永不更换的呆滞僵硬表情一样。 不, 与其说没换,不如说根本就没脱下来过。 尽管如此,她却闻不到半点的臭味,反倒是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奇异香气。 阿紫才离开那木屋没多久。 木屋门扉又打开了。 “小宫女”背着把平平无奇的剑,走出了山谷。 夏极给她的信上内容很简单,就是要她去帮助虞清竹。 虞清竹在哪儿,去做什么了,却一概没说。 可是,明山童无所谓。 她若想找到一个人,这个人无论躲在哪儿,都没用。 山雾渐起,小宫女的身影逐渐隐没,不见。 ... ... 数日之后。 沉阴山余脉。 所有入山口,都已被封锁。 清竹大师虽然只带了三十名道士,但在经过凤鸣山城时,当地官府也紧急调拨了两千甲士随行,如今这两千甲士又分成了许多队,配合着道士,一同封锁了进山要道。 这里本就是荒山野岭,平日里路人很少,所以两千武装的甲士再配合十名道士却也已经足够了。 清竹大师则是带着剩余二十名道士进入了深山,进行探查。 毕竟,沉阴山是诸多出事地点里最近的一处。 甲士们本来还不以为然,但很快...他们开始察觉古怪。 这里的一切生物,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开始显得有些怪异。 有人听到树木在窃窃私语。 有人感到有什么东西在远处窥视他们。 而若是有人单独去远处大号,那就会一去不复返。 再有人去寻找,也会消失不见。 似乎只要偏离了驻扎营地的篝火,脱离了光亮的照耀,就不再安全。 不信邪的一些甲士自告奋勇去探索,可一入黑暗,就也彻底消失无踪了。 这么一来,人人自危。 人人都只死守在营地里,不再外出。 如果有想要抄近路的车队,或是路人到来,则会有甲士上前勒令其赶紧离开。 但夜越来越深... 而清竹大师也已经进入山中两天两夜了,没有半点音讯。 这山口,就好像一个怪物的巨口。 黑暗,凶险,诡谲... 没有人知道里面有什么,也没有人知道黑暗里在进行着什么。 甲士们早就过了最初的那股子随性,如今不论做什么事,都至少十人同行。 此时,一个个篝火架子上正煮着rou汤,而每个篝火周边则有数十人包围。 九代弟子中的二师兄华姑子是个颇有些冰山气质的道姑,算是虞清竹仿制的优质版,此时,她正在一处篝火边,忧色忡忡地看着远方。 明明都五月了,入夜之后却还是莫名的阴寒。 她正出神地看着,忽地,后颈一冷。 耳边传来惊呼声。 “下冰雹了。” “好大的冰雹!” “好像鸽子蛋!!” 五月初已然立夏,天气早就开始转热,此时下起冰雹,却是透着一种反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