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1.小秋的爷爷生病了(天转冷,注意保护自己) (第3/4页)
爷在哪里住院?” 张有信说道:“你还真小瞧我了,我确实知道,她爷爷要住院肯定在华东疗养院,不过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进得去,华东疗养院是不对外开放的。” 王忆试探的问道:“不对外开放的,那意思就是说这是一家——” “嗯,老干部专用疗养院。”张有信说道,“你不知道吗?这是陈毅元帅亲自选址建造,沪都唯一的一所干部疗养院。” 王忆从秋渭水屡次送来的礼物和平日里偶尔透露的一些信息已经推断出,她爷爷是一位干部,所以这信息倒也不太震惊。 于是他问道:“小秋爷爷是什么级别的领导?” 张有信诧异的看向他:“小秋同志没说吗?” 王忆摇摇头:“我们很少聊家庭方面的信息。” 张有信说道:“那你自己问她吧,我这个说的了话可能有些多嘴,反正你去了疗养院跟门岗说要找海福县来疗养的领导,门岗肯定知道你要找谁。” “行了,我看你有的忙了,那我先走了。” “对了!”他又猛地拍拍头,“小秋同志还让我给你带一双鞋子,这不是小孩的鞋吗?带给你干啥?”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一双白回力球鞋。 给猪蹄准备的鞋子。 王忆看到这鞋子后心里更是触动。 即使唯一的亲人患病了,姑娘还是挂念着学生。 多好的姑娘! 王忆收起回力鞋让他稍等,赶紧回去把东西放下然后跟王向红说:“小秋的爷爷身体不舒服住院了,我得去看看他老人家……” “那必须去啊。”王向红果断说道,“今天动身还是明天动身?” 王忆说道:“现在就要动身,她爷爷去沪都住院了,是在华东疗养院。” 王向红对秋渭水的背景也有所了解,同样对这消息不吃惊,说道:“那可不是在沪都,是在太湖,不过你得从沪都坐车。” “这样,我给你写一封介绍信,然后给你一个电话,我在沪都有个老战友恰好是管交通的,他可以给你安排车子送你过去。” 他掏出一个牛皮笔记本翻了翻,在报纸上写下电话号交给王忆,又让王东喜给开了介绍信。 王忆说道:“那我就先走了,至于放电影的事你找徐老师就行了,昨晚徐老师一直跟我在一起,机器组装还有放电影他都懂,我把片子放在我桌子上了,你让徐老师去拿记性。” 王向红挥挥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挂念这事呢?赶紧去看望小秋的爷爷吧。” “小秋终究是姑娘,碰上家里长辈生病恐怕心里慌张呢,要是人家需要你帮忙,那你先不用急着回来。” 事发突然,王忆草草收拾了东西出门。 王向红又一路小跑追着他出来,塞给他一百块、递给他一盒‘大红袍’:“咱生产队没有好东西,就这盒茶叶还行,你给她爷爷捎上吧。” “咱的土特产就不拿了,疗养院里不缺这些东西,人家也不需要。” 王忆说道:“好,钱就不用……” “拿着,穷家富路,这是在队集体账上支的,你拿着买点东西,算咱队集体给小秋家里一份心意——人家姑娘给咱送多少礼物!”王向红说着推他走,“别犟,去吧。” 王忆只好先走,实际上不管钱还是东西都用不上,他在时空屋里有的是礼品。 张有信看他焦急,很讲义气的先开船把他送去县码头。 王忆起初不知道,看到他们的船掠过好几个岛屿没停靠后才问道:“你没有信件要送吗?” 张有信说道:“不要紧,你的事更着急,我先送你上沪都的客船,然后我掉头回来加个班,晚点下班就行了。” 王忆一听这话感动了。 好兄弟! 他向张有信道谢,张有信摆摆手说道:“不用谢,这都是我该做的,不过有个事现在说可能不应景,但你既然感谢我,那能不能让我说出来?” “我快憋死了!” 王忆失笑道:“你说你说,什么话?” 张有信说道:“你还记得咱之前打过的那个赌吗?就是英吉利和阿根廷的马岛之战?” “现在战争进入白热化了,我必须得告诉你,根据我得到的可靠消息,就在不久的前几天,英吉利皇家海军一艘42型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遭受了阿根廷飞鱼反舰导弹的攻击,被导弹给击沉了!” 王忆看着激动的面庞露出苦笑声:“你还记得这件事呢?有信哥,就冲你今天宁可加班也要送我先去坐船的义气,这个赌约可以取消。” “你想的挺美。”张有信笑了,“我都要赢了你让我取消赌约?我不想给你添堵,但是这个赌约不能作废!” 王忆惊呆了。 第一次看见有人上着杆子要给人做小弟的。 当然如果说是放在国家层面那他看的就多了,小西八和大八嘎两个国家那是拼了命的要给美丽jianian合众国当狗。 不过他很快理解过来。 现在没有互联网,群众要知道万里之遥外的军事战场信息全靠报纸,恐怕是报纸的战况报道有些偏颇,所以导致张有信对战情产生了误判。 他现在没心思调侃张有信,只能说:“行,都听你的!” 张有信还挺高兴。 优势在我! 赢定了! 但不要把高兴之情表露出来,要考虑小兄弟儿的感受嘛! 海福县内有直通沪都的客船,张有信在这一块很熟,去购票站窗口晃了晃帮王忆要出一张票,直接送上了船。 王忆无心欣赏海上风景,一路畅行赶到沪都。 他要打电话,但在沪都街头上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公用电话亭,于是便去报亭找老板打听。 老板在一堆报纸里翻了翻,翻出一份《中国计算机报》: “你们年轻人还挺时髦,竟然知道公用电话亭了,不过沪都没有,现在首都也没有,你看这报纸上的新闻,要等到9月份才要投用呢。” 报纸第四版有标题为‘科技人员大展宏图,公用电话亭有望9月投入使用’。 下面内容是:主管国家科技发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家们,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积极为国家科技发展大展宏图、铺路搭桥,受到全国各地广大群众的赞扬…… 王忆一目十行扫了扫。 原来报道上说,虽然如今首都内的短途电话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打往外省市的长途电话却非常不便,大家都得到西单的电报大楼或大的邮电局去打,而且线路非常繁忙,经常堵塞,致使电报大楼里打电话的都带着午饭排队去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院的电信科学家主持着从曰本引进一台f-150万门程控交换机,然后以此台交换机为主体,将在首都率先展开程控电话交换时代,大力发展公用电话业务。 按照预期九月份将在首都投用公用电话亭,到时候人民不用去电报大楼、邮电局排队了,在街头用钢镚就能打电话。 简而言之,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