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8.大开眼界(8.8K祝大家一切顺利) (第2/4页)
也想参与进《聊复集·怪症汇纂》的交易中。 王忆明白他的意思,拍拍他肩膀说道:“袁老师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这边没有把我当冤大头来糊弄,那以后我只要手里有好货肯定找你们,肯定通过你的手来往外出售!” 袁辉顿时大喜过望:“真的?一言为定?” 王忆伸出手掌说道:“君子一言。” 袁辉重重的拍上去:“驷马难追!” 王忆说道:“这80万我还是给你和周老师,人要有感恩之心,如果不是你和周老师,我这块阴阳震还真是不好卖。” 他最早时候给袁辉看了阴阳震照片,那时候他只知道这东西是一块好木头,不知道它背后所蕴含的风水价值。 所以如果袁辉起初想忽悠他,还真有可能把他忽悠瘸了,把阴阳震给忽悠走。 然而袁辉没这么做,他当时便实实在在的把所有信息都告知王忆了。 这便是王忆愿意跟他一直合作的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是他打听过袁辉的口碑。 袁辉在业界口碑算是很好的了,所以他还兼着市博物馆和翁州大学考古学名誉教授的职务。 并且袁辉主要就职的冠宝斋在业内名声也很好,以至于政府机关都跟他家进行合作。 总之王忆还是挺信任袁辉的。 但根据邱大年昨天打听到的消息,被袁辉和柳毅推断为私下里盘查他信息的庆古典当名声也很好,他们老总饶毅很吃得开,做生意很讲规矩。 此时几人要进入寺庙了,他便把脑海中的念头先压了下来。 重玄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沪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它整体是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处处飞檐斗拱,金碧辉煌。 袁辉给王忆介绍,这寺庙还是个很有名的收藏地,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等,在他们古玩文玩业界是很有名的。 他们进入山门,入脚生硬,地面铺砌的是成片花岗岩。 王忆刚进山门,有一抹殊容在冲他矜持微笑。 一个身躯颀长的素净姑娘站在山门之内。 这姑娘相貌出众,瓜子脸上五官精致,皮肤是牛奶般的白皙、嫩豆腐般的水润,眉毛纤细而弯曲,双眸黑亮而眼角向上微挑,以至于她虽然是面色平淡缺依然带三分妩媚。 美貌之外是她身材高挑,王忆看不出她的三围,因为她穿了一件灰色缁衣,腰宽袖阔、圆领方襟,一切美好都在衣衫之下。 如果不是她以木簪子插起的那一头乌黑秀发,王忆还以为这是见到了一个美貌尼姑。 特别是这姑娘耳垂是异乎寻常的饱满圆润,有点佛像的样子。 王忆抬头,正好与姑娘打了个照面,随即姑娘便双手合十轻轻稽首向他走来。 行态轻盈姿,步步生莲花。 看到这丽人冲自己走来,王忆心里多少有点躁动——毕竟是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年,他最近戒了祖传的手艺活,导致精力过于旺盛。 丽人走来问道:“师傅派我在这里等待一位王施主、一位袁施主,请问是你们吗?” 王忆客气的说道:“应该是我们,我叫王忆,这位是袁辉。” 钱果然跟权色是近亲。 他自从有钱了真见识到了不少美女,昨天是燕微雨,今天是更胜三分的缁衣丽人。 丽人浅浅一笑说道:“那就对了,两位施主请跟我来,其他的施主可否在山门等候一会?” 墩子遗憾的说道:“不可,我是我们老板的保镖,他去哪里我去哪里,寸步不能离。” 丽人的话被他否定但并不恼,而是好脾气的笑道:“重玄寺内多有奇珍异宝与达官贵人,保安力量非常强大,施主不必担心,你们老板在寺内绝不会有任何意外。” 袁辉问道:“请问女士您与黄献章先生是什么关系?” 丽人微笑道:“佛门之地,我等同为香客。” 袁辉不问了,对王忆说:“里面不会有危险,那其他人先等等吧,咱俩进去,交易很快的。” 王忆点头说好。 丽人走在前面领路,寺庙里有游客,不少人举起相机给他们拍照。 重玄寺里有些是游客止步的地方,守卫着武僧打扮的保安,他们可以进入,看见姑娘到来武僧就让开了。 旁边的游客见此挺不甘心,不过他们猜到这是权贵阶层,只能抱怨几句也不好往里冲。 丽人进门之前弯腰拿出僧鞋说道:“二位施主请谅解,师傅说了,进殿女不能化妆、不能穿裙,男不能穿短裤、不能穿皮鞋,还请二位施主换一下鞋子。” 这时候游客里不知道什么人阴阳怪气的说道:“师傅还说了,进殿女不得戴首饰男不得戴手表,不过得带钱!” “带钱居士,哈哈。”又有人笑。 丽人也礼貌性的冲这些人笑了笑,没恼怒没情绪变换,倒是让起哄的游客不好意思了。 心境平和、气质淡泊,拥有着与千年古刹一样的古朴。 王忆忍不住小声赞叹道:“这姑娘修养真好,她是寺里的什么人呀?” 袁辉拉了他一把低声说:“听没听说过一句话,地狱空荡荡,佛媛满人间?” 我草! 王忆顿时心头一震。 这就是传说中的佛媛?! 他听说过沪都多各种媛,什么佛媛、幼儿媛、雪媛、校媛、茶媛、菜媛应有尽有,但这个姑娘如此高的素质竟然也是其中之一? 有点三观崩坏。 于是他小声问道:“会不会出错?说不准是寺里的人呢?你看那耳垂,看起来挺不一般啊。” 袁辉借着游客吵闹跟他说:“你往耳垂里来一两玻尿酸,你可以比她还不一般!” 王忆当场呆了。 袁辉说道:“这种货色我玩多了——不是,我是说我见多了,反正王总你放心吧,我绝不会看错。” 这么一句话王忆不怀疑了。 袁大湿确实有资格说这种话。 他们进入房间,一尊佛像面含慈悲俯瞰地面,另外就是一张茶桌和几个蒲团,此时有两个中年男人跪坐在蒲团上。 两人岁数不太好判断,大约得有五十岁往上,但都是头发黑亮、精神抖擞——不是染发剂染出来的那种黑,就是一种健康茁壮的发色。 袁辉进门客气的冲其中一个穿僧袍的男人伸出手:“您是黄先生?我叫袁辉,很荣幸能见到您。” 僧袍男人起身与他握手,话音有浓重的港澳口音:“你好,袁老师,我是黄献章,那位小友是王忆吧?” 王忆恭敬的跟他握手,袁辉又给他介绍,旁边笑眯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