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第1/2页)
在听了林登万一番话后,少帅已经准备和谈了。 其实东北方面早就有人在苏联驻扎,随时准备和谈,但是少帅一直下不定决心。 一是外交权在南京,少帅是整个东北军中唯一支持东北易帜的人,既希望维护国家统一,自然要政令一致。南京方面说什么就是什么。 现在经过林登万一番游说,少帅还是决定做两手准备。 若是关内有部队支援,则东北军必然为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以及收回铁路路权而抵抗到底。 若是在没有支援,那么东北方面也没有其余办法,只有与俄国和谈一条路可走了。 再拖延下去,情况只会越加对东北不利。 与其为了十全十美的收回整个俄国在中国的特权,导致一点好处都拿不到手。导致整个中东铁路回收的想法功亏一篑。 不如拿回一点是一点,见好就收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不管怎么样,老蒋也没收回上海的英法租界。粤军也没收回湛江。他张学良要是能收回铁路属地,那也是民国时期收回外国在华特权的第一人了。 少帅:“你拟写一份铁路和谈的条件,写好了我来过目” 林登万:“好。” “关于中东路事件解决和谈条件” “1.中方将中东路以及铁路附属设施恢复至7月13日之前,铁路仍然由中俄共同经营。” “2.苏方人员仍然恢复事发之前职位,且中方补偿从6月起,至11月人员薪资。” “3.中方接受苏方要求的一百万卢布赔款,合约签订后三个月内偿付。” “4.和约签订后,双方立即退兵。两国边境线回归原样。” 少帅:“你怎么连铁路附属地提也没提啊?而且条条都是给苏联人好处的?” 林登万:“如果苏联人也和你一样的想法就好咯,这条合约我藏了点小心思。第一条是中东路和铁路附属设施恢复到7月13日之前。7月13日,铁路属地的产业咱们全部都拿回来了。煤油局,电话局,矿山,农场,学校警局。除了铁路这一条路以外,什么都没有剩下。” “苏联如果答应,那就是相当于变相的同意了我们拿回中东铁路附属地。按照这个条约,苏联人得面子,咱们得里子。不行吗?” 少帅:“妙,妙啊。” 少帅得知林登万的安排后喜不自胜,没想到看似全是给俄国人的好处,其实对于铁路属地的产业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拿着林登万起草的条约就去找了刘多全。 少帅“赶紧去发报,电令驻‘伯力’的办事人员。让他们赶紧联系俄国外交人员,提出这几条和谈条件。此事若了了,东北也算解决了一件祸事。” 刘多全去发报,而林登万找少帅聊起了另一件事。 “少帅,如今外军入境扰民,我手上也有几个钱。我想购买枪支发放给民众。等俄军入境,民团便是不用钱的士兵。既可以使民众自保,也可以增加俄军伤亡。” 少帅:“此事允了,但是民团只能建立在战区附近。非交战地区,我绝不允许你借防备俄国人的名义练兵。待会我给你签发手令,你拿了命令就直接去海拉尔附近,建立民团协助抗俄军防御吧。” 林登万:“是,属下领命。” 林登万拿到命令之后也没有直接走,俄国人绝对不会答应这个条款的。 铁路属地每年都能给俄国带去不少钱,俄国会轻易放手吗? 只保住铁路是俄国的底线,而铁路属地虽然在底线之外,但是他们也不会轻易放手。 说到底两军还是得打一架。如果俄军觉得难打了,自然会放手铁路属地特权。如果俄军打得很轻松,那么铁路属地就不要想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rou,俄国提什么要求,东北军就只能答应什么要求。 只有势均力敌的两人,才能真正的坐在谈判桌两边谈话。 林登万走到了刘多全的办公室“老刘啊,我就在门口啊。我和我朋友聊会天,待会有事叫我就好了。” 刘多全:“什么情况,你不直接去海拉尔前线吗?” 林登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