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 江南好 (第1/1页)
,明功 “多谢先生教诲!” 这是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直到现在,陈功才真正感知到了对方的神奇之处。 做事先从修心开始,刘伯温表面上虽未答应收陈功为徒,可实际上已经开始传授他了。 陈功怎能不知? 随后,刘伯温便不再言语了,他在孔庙四处走动,意在查看此地的情况,这里迎来了新主人,也注定他将在这里,会写下一段充满传奇的历史。 傍晚时分,刘伯温催促陈功返回大帅府,陈功只好告辞。 “明日陈功再来拜会先生!” 求知欲望如此强烈,当然可喜可贺,曾经的大学生陈功,可没有这般用功。 走出孔庙,陈功一个人行走,这种感觉非常特别。 又见到了秦淮河,夕阳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了河面上,竟然如此令人沉醉。 河道上划过了几艘小船,船头傲然站立了几只鱼鹰,摇船的便是渔翁,他们趁着日落,正在返回家中。 两岸的民宅错落有致,白色的墙面映照着金辉,杨柳轻舞着枝条,似在轻拂着女子的面庞…… 陈功看的有些痴了,不知不觉走到了河边。 “公子,可是要品尝老汉刚打到的鲜鱼?” 渔船近在眼前,船上的渔翁竟然主动打起了招呼。 “哦,好,好啊!” 陈功自然高兴,这里的人如此友善和气,令人心驰神往。 “那便上船来,老汉的家就在前面!” 渔翁进而说道,陈功轻轻一跳,便上了渔船。 渔船轻微晃动了一下,船头的鱼鹰扑闪着翅膀,发出了几声鸣叫,似乎不太欢迎这位不速之客。 “老汉见你一直注视着我们,脸上充满了渴望的神情,这才邀请公子上船来,呵呵!” 渔翁笑容可掬地说道。 “哎呀,正是如此,在下看的入神,让老伯见笑了!” 没想到应天府的人这样热情好客,让陈功大感意外。 渔船驶过一处较窄的河道,又穿过了一座石拱桥,便停在了一处民宅门口。 大门正对着河道,原来这里的居民,出门都是要乘船的。 陈功先跳上了岸,并接过渔翁递过来的鱼篓,有些沉,里面的鱼还在活蹦乱跳,陈功险些栽倒。 “公子,小心!” 渔翁急忙喊道,人已经扶助了鱼篓。 “爷爷!” 大门里走出了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向着渔翁喊道。 “秀秀,快叫你娘来帮忙!” “嗯!” 小姑娘应声回了屋。 一位少妇模样的女子走了出来,陈功抬头一看,哎呀,竟然长得如此秀美,心中不觉一颤。 妇女和老渔翁抬着鱼篓进门,陈功也被热情邀请着进了小院。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宅,小院不大,四周全是房舍,主房有两层,依河而建,整体显得非常紧凑。 “公子,请在里屋用茶。” 渔翁急忙招呼着客人,陈功先帮渔翁和家人摆弄好了鱼篓,这才应邀进了屋。 一楼的房间有些阴暗,房间的摆设完全没有北方人家中,看上去那般大气阔绰,而且略显拥挤。 “家中窄小,让公子见笑了!” 老渔翁始终面带微笑,倒也不在意。 “老伯不必客气,在下冒然前来,已是多有打扰了。” 陈功拱拱手,自有几分歉意。 很快,刚才那位妇人端上了一壶茶,竟也笑靥如花般招待着陈功。 美,确实是美,绝对的江南俏女子,皮肤白皙、五官端正,关键是气韵天成,举手投足间,浸透了灵气。 陈功猜想女子就是老渔翁的儿媳了,还有那个叫秀秀的孙女,倒未见其他人。 “看公子不像本地人?” 老汉已经拾掇停当,脱去了捕鱼的外衣和鞋帽,这才坐了下来。 “不瞒老伯,在下陈功,原是濠州人士,近日才到了应天府。” 渔翁点点头。 “爷爷,娘说是不是要请客人吃新打的鱼?” 秀秀姑娘一脸稚气地问道。 “是啊,让你娘多烧几条,这位陈叔叔一定没吃过咱们这里的鲜鱼,呵呵!” “嗯,秀秀记住了!” 小姑娘又应了一声,赶紧跑出了屋。 “多谢老伯,陈功多有叨扰,饭食越简单越好!” 陈功并没有要走的意思,既然来了,怎能不尝尝当地的美味呢? “难得遇到公子,今日老汉我高兴,这就温一壶花雕去,晚上与公子小酌几杯如何?” 哎呀,不仅有鲜鱼品尝,还要喝久负盛名的花雕酒? 陈功心里十分舒爽,当然他也不差钱,决定给渔翁多些钱两。 “那就有劳了,陈功也是性情中人,喜欢结交像老伯这样的豪爽之人,呵呵!” 这样的感觉令人无比放松和惬意,陈功竟一时间忘记了家中的大小…… 夜色低沉,大帅府中早已掌灯,小青和若云见少爷迟迟未归,还以为被刘伯温留宿在孔庙之中,但心里还是有些埋怨。 “少爷就是没心没肺之人,早上出门还说天黑一定回来的,害的咱俩担心,哼!” 小青嘟囔着,一旁的若云急忙安慰道: “少爷也不是小孩子了,meimei大可放心,再说去了刘先生那里,怎会有事?” 若云一向善解人意,性格又沉静柔弱,不像小青这般急躁,她的话让小青宽慰了不少。 可是陈家少爷在渔翁家中,已经感觉有些头晕了。 鲜美的鲤鱼让陈功大饱口福,比鱼rou更令他倾倒的,是秀秀她娘的迷人风姿,妇人虽未饮酒,可一直在身旁服侍着他和公公。 花雕酒的后劲实在不小,陈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醉意~ “多谢老伯和jiejie款待,时间不早了,陈功这就回去,免得家人担心!” 陈功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起身答谢着主人,并从衣兜里掏出了五十贯钱,塞给了老伯。 “这,这可不行,老汉我并无此意,公子赶紧收起来吧!” 老汉不收陈功的钱两,这怎么能行,陈功转而又将交钞给了妇人。 “这……” 当妇人的手和陈功碰在一起时,少爷心里就像被电击了一下,险些栽倒在地。 五十贯钱相当于五十两银子,可以买上百石的细粮,在百姓家里吃一顿饭,如何能花销这么多! 陈功出手如此阔绰,倒惊吓了老渔翁和妇人,不知此人究竟是何身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