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梅煮茶初试探(万字更新求订阅!) (第2/5页)
。” 安景放下碗筷,便向着堂外走去。 不多时,便在一颗树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原本檀云的身材十分苗条,近来就算吃的多了一些,也就算是丰满圆润,安景一眼就能认得出来。 此刻她正猫在一颗树下,怀中似乎抱着什么东西,正东张西望的看着,像是在寻找什么。 安景蹑手蹑脚的走上前,心中满是好奇。 “臭姑爷人呢,躲到哪里去了。”檀云鼻子微微一皱,随后忍不住咕哝道:“我还没让尝尝我的厉害呢。” 安景突然出声道:“你在干什么,连早饭都不吃了?” “啊!?” 檀云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慌忙转过身来,那怀中如篮球大小一般的雪球险些掉落。 安景看着檀云怀中那颗特大号的雪球,一时间有些沉默。 ......... 大雪如鹅毛一般,缓缓落下。 冰花一片绚烂,落入水中随后消失不见,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苍苍茫茫。 在渝州河上乌篷船都变得少了许多,只有零星几个人。 渝州河中,安景摇着橹,欣赏着雪中的渝州河两岸的雪景。 也就是看个新奇,若是久了也觉得有些无趣。 “李老头来了还能陪我唠唠嗑。” 安景心中嘀咕道。 反正他知晓李复周的身份,而李复周却不知道他的身份,这怎么能不让他心中暗自偷着乐。 李复周因为火中云和鬼面佛陀之死,顾人我重伤,一下子变得十分繁忙,从早到晚都看不到人影。 “是这几天要走了,都开始都不背人了吗?” 看不到李复周人影,安景心中总是有些不踏实,若是李复周安安稳稳的在家中带着,年关将他送走,自己的小日子似乎还能过,若是他不小心暴露了,那自己一家子也有大麻烦。 船中,赵青梅正坐在铺好的毡子上,面前是火炉,上面正烧着茶水。 这可不是一般的茶水,乃是赵青梅特意集了一早梅花上沃雪煮出来的,那沸腾的水都似有一股暗香。 檀云小脸气鼓鼓的,气愤不已,刚才那雪球她不知道花费多长时间.......害得她少喝了一碗粥。 “夫君,这茶水快烧好了。” 赵青梅将火炉关小了一些,随后洗茶,沏茶。 “好嘞,我们都已经出了渝州城了,你们看看这两边的景色,是不是还不错。” 安景撑着小船笑道。 “都出了渝州城了吗?”檀云听到这,站起身向着四周看去,光顾着生气,差点忘了赏景。 看着面前苍茫一片,融于天地当中,随后不由得让人心中大为赞叹。 “是啊,都已经划了三刻了。” 安景揉了揉手臂,“我的手臂都有些酸了。” 济世堂本就靠近城南码头,沿着渝州河划上一会便出了城。 赵青梅笑了笑道:“夫君,累了便休息会,喝喝茶。” 安景听闻,放下手中的橹,缓缓坐了下来。 赵青梅轻轻吹了吹那热茶,驱散了白气之后才端了过去。 安景看到这,心中则是暗暗感叹,夫人不愧是大家闺秀出身,洗茶,沏茶,品茶的功夫十分的精通。 “喝吧。” 安景接过茶水,轻轻呷了一口,顿时感觉一股沁人心脾的暖流涌入喉咙,随后又进入腹部。 “怎么样?” 赵青梅连声询问道。 “好。” 安景忍不住赞叹道。 赵青梅眼中一亮,“哪里好了?” 安景顿了顿,道:“夫人对于水温把控的极好,喝着一点都不烫嘴。” “贫嘴!” 赵青梅一听,一把夺过了安景手中的茶杯,嗔怪道:“不给你喝了。” 她一早辛辛苦苦的集雪烹茶,竟然只是水温好。 “夫人,我说笑说笑的。” 安景一听,连忙赔笑道:“这茶清香宜人,而且有种梅花清香,不仅茶好,手艺也是极佳,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赵青梅听到这,缓缓将茶杯当中倒满,又递了过去,“这还差不多。” 就在这时,远处出现了数艘货船,上面装满了货物,不急不缓的行驶着,两侧的河水都被挤压开去。 “没想到这冬日还有商船。” 安景看到这,不由得出声道。 冬日天气严寒,河水很容易结冰,所以一般的货船在这个时候都会停运。 别看渝州河现在还能通行,但这场大雪融化之后,渝州河八成就要结冰了,各个水路也就很难在运行下去。 只见两艘货船行驶而来,正好与其小舟擦肩而过。 货船上插着一支军旗,两旁还有一些身披甲胃的军士,不禁让安景更加好奇了起来。 朝廷的货船!? “小安大夫!” 这时,货船上传来一道声音。 安景顺着声音看去,只见甲板上一身粗布衫的何平正在向他招手。 何平原本主要为苏家船只做劳力,随着苏家被灭倒台之后,曹家便接手了大部分苏家的营生,而何平这样劳力则继续在码头上讨生活,反正对他们来说,帮谁干活都是一样的,只要给钱就行。 相对苏家,曹家反而给的银钱更多了一些。 “今日还出来做工吗?” 安景笑了笑道。 何平嘴上的笑意都抑制不住了,“岭南来的木料还有一些山石,都要拉到法喜寺去,今年年关最后一趟,明年还有更多哩。” 对于他们这样码头上的漕丁来讲,不怕货物多,不怕苦和累,就怕没有办法吃这些苦和累。 安景仰着头问道:“都是法喜寺的?” 修缮法喜寺,而且还是朝廷出资,这其中意义不可谓不大。 记得史书上记载,真一教成为国教后,大燕朝便在各地开始建设道观,并且请真一教弟子下山,坐镇各地的道观中,向天下布道传经。 而真一教享受万民香火,逐渐门庭兴旺,不仅在江湖当中声威远播,就在坊间也是人人顶礼膜拜,奉若信仰。 现在朝廷开始兴修这法喜寺等古刹,这似乎也是一个征兆。 佛门净土真的要东渡了。 安景心中恍然。 而一旁的赵青梅则是心如止水,对于佛门东渡的消息,她知晓的可比安景快的多,早在三天前,玉京城的讯息便传到了她的手中。 除了法喜寺之外,大燕所剩下的所有古刹全部修缮,并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