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之整合之火_不想上架的作者选择上架之心理动机研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想上架的作者选择上架之心理动机研究 (第1/3页)

    【英文题目】Astudyofthepsychologicalmotivationofauthorswhodonotwanttobeontheshelves

    【摘要】通过一本扑街同人文的三流作者创作之路上之心路历程,通过自我叙说法中的自述向各位读者倾吐一些心声,并介绍本书未来的发展,本文章并非论文,难以全依照学术之行文方式进行架构,权衡之下,大致采用为四大部分作为框架:绪论与文献回顾、研究问题剖析、结论与讨论、致谢。

    【关键字】心理动机、上架、网路文学、同人小说、二次创作

    Abstract:Throughthejourneyofathird-rateauthoronthewayofcreatingabookoftheinternetliterature,wewilltellyousomeofourthoughtsandintroducethefuturedevelopmentofthisbookthroughtheself-sarticleisnotadissertation,alance,wehaveadoptedfourmajorsectionsastheframework:introductionandliteraturereview,analysisofresearchquestions,conclusionanddiscussion,andacknowledgement.

    Keywords:Psychologicalmotivation,shelves,internetliterature,fanfiction,re-creation

    1.绪论与文献回顾:

    本研究……或者说假装是研究,连格式都故意采取论文格式的感言不叫做上架感言,主要是因为——没为什么,我就想整个活。

    老实说,在作为读者的时候我就不太喜欢上架感言这东西,因为这洋洋洒洒一堆话中、大多都是只关于作家个人的家长里短,又或者必须各种卖惨、甚至女装者也不算鲜见,作为读者、与作家之间的关系仅是一方写出文字、另一方阅读,如诸位能单纯从我的笔墨中体会一二、那绝对比什么感言更要真挚万倍。

    至于作家个人死活,只要不停更、断更,那关我屁事——相信看到这种想法各位大概都懂,我当年是喜欢追完本书的那种读者。

    而到今天作为作者、则不可避免与各位客倌互动,与我当年作为读者的视角,不可同日而语,今日再道何谓“上架感言”,要我说,这是一个正式登堂入室的象征。

    一个网路文学从创建作品、码出第一个字的一刻,需要通过的关卡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今天无论哪个小说网,对于作品几乎都是来者不拒,就当充书库了,这时代是个人人都可以写书的时代,却未必是个“人人如龙”的时代,但这些书库中的书会不会被人们看见、那完全又是另一回事。

    一本新书,或者作者、大致需要经历的关卡为:创建作品→持续写作→签约→试水推→续推→上架→上架推→赚钱

    最开始,有直接发书与内投两种路线,前者是直接发书,在规定字数时主动申请签约,或者希望在特定字数时,编辑在审阅新书时看到你的书中有亮点,用作家后台的站内短信通知,主动希望和你签约,如果主动申请被拒加上字数超过,这本书八成就得永久烂在库中了。

    至于后者,是把文稿寄给各个编辑的邮箱,让他们审核,如通过就发书 签约,颇有几分大唐时期干投行卷的味道。

    签约之后,首先是可以打赏,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才会进入到起点的推荐系统中,没有推荐,书火不起来、读者就少,读者少了、作者就没收益,没收益,又有几个人能用爱发电?

    但本书实际上犯了网文几乎不能犯的所有错,首先是“黄金三章”,正常来说,主角的金手指要在开头的前三章之内第一时间呈现出来,读者们才会爽、也才能留住读者……而本书,连主角的名字都到了第13章才出来,简直奇葩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还有前期的分段过长、影响阅读等等问题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却往往专注一些过度细节的问题、这让我深刻的感觉到了,快餐式的网文,未必容得下我。

    前面说过“烂在库中”,本书两度申请签约被拒,2万、5万、10万字时都没来站短,作家群里的大多劝我切了,毕竟,切书是件很正常的事,重新换个马甲从新开书,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甚至有个别读者怜惜我,让我别再死嗑,总体而言,特别是同人文……太监实在不稀奇,君不见某猫,尸体都是完本书的数十倍之多,还必须让网站定时清理尸体。

    而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14.22万字时站短主动来了!这才成功签约,也才有了今天的上架,当初认为这字数已经不少了、如今已经码了60多万字,才知青舟已然驶过万重山。

    追根究柢,为什么我会想写这本书……实际上就是大部分同人文的撰写起因,那就是我们的民族性——相比悲剧,我们更爱看大团圆的结局。

    作为发刀狂魔的方舟,故事虽美,大地虽广,但充满了无数遗憾。

    碎骨与米莎姊弟刚团聚不久就共赴黄泉、爱国者与霜星先后死去、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塔露拉……陈与jiejie的争斗与矛盾。

    注定等不到母亲回来的亚叶、失去了所有同伴,独处大地之上的斯卡蒂、坚守而最终放弃的九、未能实现梦想就死去的米亚罗医生、被流放他乡的耀骑士,被充作打斗场上血腥玩物的感染者骑士,以及布满大地之上,无数受苦受难的感染者……如此星星点点,满是遗憾。

    如果这一切得以改变,那便只有同人文一途,中文系出身的我清楚,网路小说本身相比传统文学已不光彩,二次创作的同人文,于整个文学界中则简直是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的产物。

    在选择创作同人之时,这个作品终究会是属于原作品的附庸,要说为什么要创作同人呢?只是想要补全缺憾罢了,为了谁?要我说,更多是为了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