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追凶_第8章、沉重的话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沉重的话题 (第2/2页)

复复叩问内心,对郝荻所付出的是什么。

    一个潜在的,或者说从一开始,就铭刻在他内心的答案,如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忽闪着,飘动着,围绕在他的身旁。

    丁松始终把郝荻当成了自己的meimei。

    他包容郝荻的任性,无怨无悔的照料这个家。包括他对郝荻的挑剔,都是那么发自内心的,甚至他从来都不考虑后果的愤怒与直白。

    一切的一切,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兄长,对同胞手足的本性流露。

    而郝荻却把他当成了一个外人,一个连何大壮这种档次的人,都可以随时替代他的位置。

    这种不满与抱怨一经产生,便占据了丁松所有的思维空间,他不厌其烦的跟父母袒露了自己的心情。

    母亲对他的宽慰,过多的是拿她和父亲的甜蜜生活做比较,她对现在的家庭,除了心满意足,就是溢于言表的幸福感。

    母亲希望丁松能像父亲学习,对她始终如一的关爱。

    父亲似乎早就理解了他的郁闷,过多的,是用男人的责任担当,来诠释他与郝荻多年的感情。即使在愤怒时,也尽量回避一个,他心中所想,却不敢流露在外的渴望。

    早知现在,你何必当初。

    这是父亲在丁松与郝荻产生隔阂后,常说的一句话。

    在丁松看来,这是父亲的习惯性动作,时不时的挥动起华而不实的道德枷锁,为的就是折断他的翅膀,让他欲举无力,欲罢不能。

    何大壮的意外介入,不仅让丁松重回校园,还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丁松的烦躁,在于他找不到一个,能够有效摆脱情感藩篱的方向。

    我不知道蝉怎样出世,只知道它能默默的吐丝。

    细细的丝线,数道锁链,扯不断,理还乱,此举何缠绵。

    这是丁松的内心独白。

    丁松就这么在楼门口站了很久,直到他感觉累了,心情更烦躁了,才打定了主意。

    他拨通了何大壮的手机。

    “哎呀,小松,今儿咋这么好,想起我来了。”何大壮带有标志性的开场面,让丁松的愤怒,不由自主的凝固了。

    他应该先跟何大壮聊上几句:你在哪呢,干什么呢?

    可他却执意要摆脱这些虚伪的,令人作呕的寒暄。他直截了当说:“我要请你喝酒。”

    “好呀。”何大壮爽快地答应了,甚至忘记了郝荻的叮嘱,不许走出家门。

    这个本性难改的馋鬼!

    丁松心中狠狠地骂了何大壮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有道是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丁松特意把吃饭地点,选在何大壮家附近,目的显而易见。吃完饭就乖乖给我滚回家去,别再跟这瞎搅合了。

    郝荻的欲擒故纵,再一次伤了丁松的自尊心。

    丁松不想在郝荻家里,跟何大壮谈论这个话题。但是,他必须要知道,何大壮的心里,是否还有郝荻,这对他很重要。

    郝荻匆匆返回分局,直接去了丁局长办公室。

    丁局长正在打电话,向领导汇报工作,看得出来,他很无奈。

    他们在谈论王晟的案子。

    虽然丁局长在领导面前,少有的直白与诚恳,直言说:“我觉得,这个案件没必要再追究下去了。”

    这就是丁局长对王晟死亡案的态度。

    郝荻擅自要回这个案子,成了丁局长的一块心病。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他才主动向领导汇报。

    丁局长的态度很明朗。

    从案件的整体看,就是一起自杀案,原因是市J委约谈王晟,他自感前途无望,所以留下遗书,自杀死亡。市J委的调查结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从未公布过的信息:

    表面看,市局调走了王晟的案子,其实,案件被市局直接转交给了市J委。

    郝荻私下里向市局索要案件时,正赶上市J委刚把案件转回市局。

    按程序,市局就该把这起案件,下拨回洪北公安分局,重新进行侦破。

    市局有明确指令:鉴于此案的特殊性,需秘密进行侦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