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二十七 (第1/2页)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太子一怒,也不是好惹的。 朱厚照冷笑:“谢公,这就是你说的好官不成?你说说,本宫是该信这千千万万的百姓,还是,该信你?” 谢迁面带羞愧,满脸通红。 朱厚照耐着性子,问清了哪个县的,然后,丝毫没有太子的仪态,大呼大叫起来:“牟斌,牟斌,去给本宫拿人。” 一个锦衣卫百户上前:“殿下,指挥大人奉了殿下的秘旨,至今还未返回………” ………… 朱厚照愣了一下,是啊,自己脑子一充血,把这件事给忘了。 谢迁如遭雷击。 牟斌,奉了太子的旨意……… 自己这几日,心里一直有气,居然没有注意到……… 牟斌,可不仅仅是单纯保护太子的。 锦衣卫的指挥使,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存在。 太子指使牟斌,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突然,谢迁又有了个发现,王守仁呢? 他与王华是故交,所以这王守仁在出京前,王华就托付给了他。 大抵就是,我儿子比较莽,太子呢,也不是个省心的,关键时候,你得拉一拉你这世侄啊。 谢迁仔细一想,自从出了大同,王守仁好像消失了一般。 谢迁有些头皮发麻,他发现,自己很有可能想岔了。 “既然牟斌不在,你叫什么?” “回殿下,小人张顺。” 这个叫张顺的,明显节cao不高,好不容易碰到个机会能在太子爷面前留名,激动的都要哭了。 “好,就你了张顺,你带人,去把那个县令拘来,即刻开仓放粮,一刻都不能耽误。” “殿下”,谢迁起忙上前,“饶是当地县令有罪,可有司没有论罪,朝中没有定论,锦衣卫没有驾贴,此举………” 朱厚照瞪着眼睛:“谢公说的,本宫自然得知,只是事急从权,本宫现在总不能写信告诉父皇,再等着父皇做出决断。 本宫可以等,这百姓可是能等? 好了,若是真的有什么事,本宫一力承担。” 这话的意思,从另一面来讲,现在山西地界,老子做主了。 张顺领命以后,带着一行人飞马离去。 谢迁咬咬牙,“殿下,老臣也去吧,救灾之事老臣还是………” 谢迁毕竟是内阁大学士,由他坐镇,出不了什么问题。 “不,”朱厚照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张国公,谢公,你等有事要做。” 张顺距城门数十步时,马队的马速降了下来,战马飞奔带起的大团尘土海浪般扑向值守的壮 兵丁们,呛得一众人等咳嗽不止。 待所有尘埃落定时,十余骑已在城门口的兵丁们面前十几步外一字排开,整个城东门外变得鸦雀无声,出入的百姓早早就躲在一边,所有人都被这只马队散发出的威势所慑服。 张顺心情大好,他知道,此事若是办的漂亮了,入了太子爷的法眼,前途可是大大的啊。 锦衣卫不是那些个文官,升迁荣辱,全都决定于上,有贵人看上了,就是一飞冲天,要不然,只能默默无闻。 至于没有驾贴,这算个鸟的事情,再大的事,太子爷会怕? 张顺驱马来至目瞪口呆的兵丁们们跟前,大声喝道:“锦衣卫办差!让路!” 喝声让愣在原地的兵丁们醒过神来,娘嘞,锦衣卫,皇帝老子的锦衣卫,咱们这个小县城,还能来锦衣卫? 一名头目模样的人赶紧命人去将拒马挪开,张顺催马当先向城内行去。 县城衙门的后宅内,年近五旬的知县何建正在屋内与新纳的小妾盘点银两。 几个数尺见方的箱子内摆放着大小不一的银锭和银馃子,这是这些日子的分成。 何建蹉跎半生,一直屡试不中,其各种往来花销、路费等等也是不小的数额,家里已是日渐拮据,家人对他中举已是不抱希望。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马上就要五旬后的何建突然走了狗屎运,先是乡试中举,并于次年会试上榜,虽是名次排在大后面,但最后也落了个三甲同进士出身。 再加上年纪大了,这前途黯淡,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山西这地方,鸟不拉屎,所以成了新科进士们畏之如虎之地,但凡是有些关系的,谁不想留在京师,饶是在各部做个主事也好,再不济,观政以后,去个好点的县城也不是不行啊。 何建倒是反其道而行之,则是大胆请任,最终谋得了知县一职后走马上任,至今已历两年年有余。 何建自知自己这个年纪,再加上朝中无人,想在仕途上再进一步已是很难做到。 那自己这么多年辛苦劳累,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 一是权,二是钱。 既然当不了大官,那就捞钱吧,总得给后代子孙留下点财富吧?总不能白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成。 两年来他通过各种手段,与知府、通判等人沆瀣一气大肆敛财,加上他上下打点,雨露均沾,分润了不少出去,口碑倒是不错,也积攒了不少银子,然后再令人送回老家隐藏起来。今年汾州府遭灾,这倒是让上上下下的官员豪绅看到了发财的机会。 何建本来以为自己算是捞钱有方了,可没想到,知府徐云生等人,还以赈济灾民为借口,向巡抚衙门、布政使司伸手讨要钱粮,这些上面拨付的银钱物资不出意外都落入他们的囊中。 咂咂砸,真是个黑心肝饕餮啊。 何建对皇帝让太子查询此事并不感冒,自己也是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一条跟在大鱼后面吃些残羹剩饭的小虾米罢了,那些个大人物才该担心嘞。 何建心想,也不知道知府老爷,庆成王该如何了。 说起庆成王,何建就是一肚子气,这姓朱的都是只进不出的主,自己帮他弄了几千亩的田地,结果,就给自己区区七八百两银子,真是不拿县官当干粮。 不过这些,何建也就敢自己在心里埋怨几句,弄得少,风险就下,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再加上自己死死抱住了庆成王的大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己有什么可担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