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半卷医书(求订阅) (第2/2页)
这只是个故事啊,而且听起来真实性存疑。” 禾笙吐了口气,摇头道:“如果是‘医圣’,未必是假。” “医圣是谁?”齐平问。 禾笙解释道: “是大乾王朝时期,天下道门中的一支,以‘医道术法’着称,据说门中曾出过一位神隐强者,也是已知的,‘医道’最强大的修士。 只可惜那时候的道门传承分散,各立门户,且多避世不出,流传下来的记载很少,等后面太祖皇帝推翻前朝,道门首座与一代院长重建道门,这一支也消失了……” 等等……齐平越听脸色越古怪,感觉好似听过一般。 是了,早上的时候,杜元春在提起‘医门’时,曾说过类似的话。 “这一支,后来成了江湖中的‘医门’可对?”齐平接茬。 禾笙茫然:“医门?” 她感觉耳熟,但记忆不深。 倒不是禾笙无知,实在是她对江湖上杂七杂八的门派不大了解,就像中科院的院士不会知道某个电线杆上的老中医…… \b‘医门’只是个不大起眼的江湖组织,只有杜元春这种江湖人出身的,才知道的这般详细。 齐平当即将所知情况叙述了下,禾笙吃了一惊,没想到新来书院的那个只有引气境的姑娘,竟是当年“医圣”传承后人…… 这衰落的,未必也太严重了些。 齐平则不管这些,当即朝楼下喊了声,继而,穿着教习灰色衣裙的蓉姑娘茫然地走上楼来: “什么事?” “你来看下这个。”齐平将那本书递过去。 蓉姑娘能以“暗青子”之名行走江湖,当然不是蠢人,略一联想,当即明白二人的意思。 思忖了下,道: “我祖上的确有传说,几百年前,乃是道门中人,还曾出过医道圣人,是极强大的修行者,只不过……太多年过去了,我也不知真假,也许只是牵强附会的传说。” 禾笙认真问道:“关于这本书上记载的故事,你有线索吗?” 蓉姑娘想了想,摇头,有些歉疚地说: “没有。我这一门,只传承下来半部医书,残缺的厉害,医书里仅剩的,只有几个方子,以及一门银针度人的法门,这也是‘医门’最后的传承了。” 银针度人……齐平想起了莲蓉与灰袍武师对决时,曾打出的银针,已更像是暗器了。 “几个方子?不知方便一观么。”禾笙心直口快,说完又补了句: “我知道窥人传承是忌讳,可以用术法换……” 蓉姑娘笑道:“书院肯庇护我,齐大人又救我姓名,有什么可忌讳的。只担心帮不上忙。” 说完,她扭头离开,回了卧房,不多时带着半卷医书返回。 禾笙有些期待地翻开,旋即一怔,莲蓉的话实在是太保守了。 所谓的“半卷”,恐怕只有完整时的六分之一……这是从残余目录文字推测的。 也正如她所言,除了银针法还算完整,其余都是残篇,很多页只剩一截,几个方子,也不像治风寒的样子。 “看来是我想多了。”禾笙苦笑。 这个方法,是不成了。 蓉姑娘也有些歉疚和失望,为帮不上他们而自责。 禾笙叹道:“如此一来,恐怕是没有先例可循了,只能我尽力多救一些,尽人事听天命。” 虽是这样说,可心中仍难掩沉痛。 这一场灾劫后,京都要死多少人?白日里那一幕幕浮现眼前,贫民咳嗽声,回荡耳畔。 禾笙夜不能寐。 而失落中的两女并未注意到,旁边的齐平正盯着那一本医术,陷入沉思,眼神中有些挣扎,片刻后,他说道: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两女诧异望来。 灯光下,齐平凝视着本卷医书,说道: “我的本命神通是‘还原’,可以将特定物品还原为本来面貌……但我不确定对残破的书籍是否有效……” 是的,还原! 方才,当他看到这半卷残篇,就生出这个想法来,如果说,这本医术的确是当初的“医圣”传下,那么……其中是否会有史书中故事记载的方法? 不确定!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对齐平而言,强行回溯一本书,难度不高,但问题在于……时间。 他能将其往前回溯多久? 若是这东西几百年的历史,他没法确保能回溯到最初的时候。 况且,残篇能否复原也是个问题。 而这时候,桌旁的禾笙与莲蓉,心脏同时急跳了下,眼眸中,刺出期待的光。 神通还能这样用? 三人彼此对视,安静的夜晚,灯火摇曳,不知为何,三人都有些兴奋。 “试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