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程处嗣的轻蔑 (第2/2页)
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 这样的神器就该被我们陛下使用,然后沈默就将这神器进献给陛下。陛下收取这等神物,自然不会吝啬,封赏给沈默一个官职。 这舞狮队正是沈家沈老爷所请,回家祭祖还大摆筵席,今天在洛阳的所有人都可以去赴宴。 这位公子,你也是去赴宴的吗?” 额,沈默有些无言,跟了半天才明白这狮队竟然是自己父亲沈大富所请,曲曲一个下九品的武散官,值得这么庆贺吗。 朝前越走,就越热闹,跟随在狮队后边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是纯属看热闹走进队伍,有的是奔着赴宴而去。 不知道究竟发生何事的人走进队伍一闲聊也就了解到是为何。 知道发生何事的人更是夸夸其谈… 今天的洛阳城再一次因为沈默这个名字而沸腾。 亭台楼阁,鸟语花香,一位十六岁的青春女子正倚窗而立,双手托在下巴上,看着窗外的风景,脑子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只见这姑娘耳旁坠着一对银蝴蝶耳坠,用一支银簪挽住乌黑的秀发,盘成精致的柳叶簪,上边还别着一朵玉兰花,显得清新美丽典雅至极。 黛眉轻点,樱桃唇瓣不染而赤,浑身散发着一股兰草幽甜的香气,清秀而不失丝丝妩媚。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都散发着贵族的气息,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美的到了极致。 宛如步入凡尘的仙子,优雅而有气质。 如此仙女一般的姑娘,此时嘴边还不断呢喃着沈默的名字。 “沈默,你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竟然能够使我父亲都想考验考验你,哼,想做我李若影的夫君可没那么容易! 唉,只可惜父亲有令,不得踏出府门,不然本姑娘一定先去看看你这洛阳神童长什么样子。” 少女的呢喃并未传到沈默的耳中,沈默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头早已传到长安城内。 “怀亮,你听说了没,李若影那个魔女与人订亲了。” “什么,什么,师赞,快说是哪路英雄好汉竟然做下如此壮举。” 秦怀亮兴奋的样子让牛师赞感觉有些无语。 “怀亮,你最近应该经常听到一个叫做沈默的人吧。” 秦怀亮听到沈默这名字不由得后撤一步。 “牛师赞,你不会说这沈默就是那个与魔女定亲的英雄好汉吧! 完了完了,最近一直听家父念叨沈默这个名字,说他发明了马蹄铁和马蹬这两种利器,于国有功。 真是可惜,竟然与李若影那小魔女定亲,天妒英才,以后我会去他坟头给他倒酒的。” 牛师赞看着秦怀亮幸灾乐祸的样子不得不开口打击道。 “别忘了,过段时日陛下亲自驾临洛阳,李若影那魔女肯定会跟着她父亲一同前去。到时我们二人也逃不掉。” 偌大的长安城除去这两人在此议论沈默之外,还有处住宅也有一对夫妇正在谈论沈默。 不是别人,正是那在阁楼倚窗呢喃沈默名字仙女一般的存在,李若影的父母,李道宗夫妇。 一位面容端庄的贵妇人正坐在桌前对一侧的国字脸男人絮叨。 “承范,若影的婚事乃是你跟我都同意的,为何后来又定下日期要考验那沈默。” 李道宗看着夫人深叹一口气。 “夫人,别人不了解你夫君,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我虽为宗室十八郡王之一,可那是太上皇所封。 而今已是贞观元年,曾经的十八郡王如今还存几个,不是去除宗籍就是流放千里,我也是与陛下曾经一同征战疆场才有现在存身的余地。 若影的婚事本该是你们妇人家之事,为夫不该去管,奈何若影许配的那沈默并非寻常百姓,普通的青年俊杰你我也见过不少,沈默神童之名不过泛泛。 可是前些时日他为陛下进献的马蹄铁与马蹬这两件宝物于国有功,他的名字也进入陛下的眼中。 陛下得知我们与沈家有婚约后,亲自下令命我去检验那沈默的品性,你说为夫怎敢拒绝…” 李夫人见自己夫君费劲口舌的为自己细讲其中缘由,从桌上提起茶壶为李道宗斟满已经空杯的茶碗。 “夫君,妾身不是跟您发牢sao,只是有些奇怪您为何要掺和我们这些妇人之间的事。 既然您必须要去检验那沈默,那就好好的看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妾身同意与沈氏定下若影与他的婚约也是事先打听过这沈默的名声。 从洛阳而来的百姓或人家大都知晓这沈默的名号,皆说这沈默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公子,不仅相貌堂堂,文采也相当出众。 小影乃是妾身所育,但是她夫君的品性可就得您亲自考验了。” 李道宗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仰天大笑。 “那是必须的,不仅是为陛下检验这小子的品性,还得仔细看看他是否能配得上我李道宗的女儿。” 沈默此时也跟随狮队回到沈宅,还没进门,就被等待许久的刘东看到。 “少爷,少爷,您跑哪去了,老爷和夫人等您半天了。” 家中祭祖,怎能少的了长子的祭拜,沈大富和苏珍珍在宅内也等候半天,还时不时的吩咐下人出去寻找沈默。 沈默有些尴尬,家中祭祖,自己竟然还想着出去找人炫耀。 快步来到祠堂,见沈大富与苏珍珍都是一身祭祀专用服饰,在那里等候,祠堂周围还坐着一些上年纪的长者与洛阳城有名的贤者。 祠堂正中的黄铜香炉此时也被摩擦的锃光瓦亮,香炉旁树立着两根一米多长的红烛,香炉下摆放着三个金黄色跪垫。 进门后率先给沈大富和苏珍珍施礼致歉,又冲祠堂四周坐的长贤拱手施礼。 施礼后正准备出去换下这身浅青色袍衣时被沈大富阻拦住。 “墨儿,不必换了,今日祭祖就是为了感谢先祖庇佑,使我们沈家能出你这般儿孙,这身官袍不用换,也好让诸位先祖看看我们沈家的孝子贤孙。” 既然不必换衣服,那也省了不少事,跟随沈大富苏珍珍跪在香炉前的坐垫上。 在祠堂四周坐的长贤中站起一人,来到三人侧面,口中悠悠扬扬的念起祭词。 “贞观元年,卯月庚子日,时值佳季,又遇乾坤盛世,海内升平,政通人和,百姓庆幸。 吾沈氏家族子嗣,聚集先祖之灵前,谨焚香叩拜,敬祖立碑,追先人之遗风,念太祖之英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