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027章 招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7章 招魂 (第2/2页)

就不用带兵了!

    “戚帅兵法,军中溃败,除无辜被裹挟者,力战不支者,其余全部斩首!何况他们还敢屠戮百姓!”

    “末将心存慈悲之心,但绝不会放过一个该杀之人!便是有一万人违反军纪,也全部斩首!绝不姑息!”

    “观古今强军,无一不是以军律严苛著称,人人皆想求生,若今日开了口子,明日这几千人遭遇建奴,必将是场大溃败,大屠杀!”

    康应乾微微点头,他知道刘招孙说的都有道理,也不好拿上官架子压他,便不再多说什么。

    一边斩杀溃兵,一边补发军饷,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此后,刘招孙在军中威望进一步提升。

    三月初九,大军向南继续前行。

    他们走的是原路,毕竟走过一次,再走也熟悉。

    辽东三月天气寒冷,尸体运回去不会腐烂。

    炸膛的火炮被沉进了浑江。

    康应乾心痛不已。

    若把这些铜铁运去回熔,能铸造成十几万枚铜钱,若朝里面多掺点铅铁,还能铸造更多。

    不过若是运送火炮回去,同袍尸体就得丢在这化外之地。

    “末将以为,相比十几万枚铜钱,民心士气更为值钱,奴酋之所以能为乱辽东,也是因为他能蛊惑人心,监军不可不察!”

    康应乾若有所思点点头,望向刘招孙的眼神开始有些不同。

    刘招孙之所以抛弃炸膛火炮,也是因为这些玩意儿在战场上杀自己人比杀死敌人效率更高。

    建奴拿去也不敢用。

    浑江湍急,后金若不折损个百十号包衣,根本不可能把这些火炮捞起。

    刘招孙率兵缓缓朝南前行。

    晚上安营扎寨,各营马不解鞍,人不脱甲。

    金虞姬穿着鸳鸯战袄,头戴明盔,扮做家丁跟在左右。

    朝鲜美姬目睹几场血战,已把刘千总看做是少年英雄,觉得他必能为自己报仇,于是渐生爱慕之心。

    浑江江畔,星垂原野,血红的月亮静静注视大地。

    三月的辽东寒风刺骨。

    金虞姬明眸闪动,安静的望向夜空,笑着偎依在刘招孙身旁,低声吟唱起故乡歌谣。

    刘招孙将义父留下的那件狼皮大氅给美人披上,轻轻搂住金虞姬。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

    有只小白船

    船上有棵桂花树

    白兔在游玩

    桨儿桨儿看不见

    船上也没帆

    飘呀飘呀飘向西天

    渡过那条银河水

    走向云彩国

    “这歌叫什么名字?怎得这般熟悉?”

    “将军去过朝鲜国?”

    “没有,义父去过,我那时还没出世。”

    “这是汉城童谣,小白船,奴家小时候经常唱的,好听吗?”

    刘招孙连连点头。

    “好听是好听,就是有点渗人。”

    ~~~~~~

    三月十五晚上,朝鲜弓手和建奴白甲兵遭遇。

    双方爆发小规模激战,死了七八人,最后各自消失在茫茫夜幕中。

    从白甲兵背后小旗判断,这是正蓝旗的巴牙喇。

    莽古尔泰还是不肯放过东路军,已经快追上来了。

    刘招孙知道这是正蓝旗的试探。

    不过他不敢停留,加快向南前进。

    自己亲率家丁殿后,金应河率精锐弓手掩护,他们和正蓝旗巴牙剌发生了几场恶斗,明军伤亡惨重,裴大虎的老兄弟几乎快死光了。

    好歹挡住了正蓝旗兵锋。

    三月十三日。

    前方哨马禀告,宽甸方向来了支明军兵马。

    刘招孙绷紧的神经终于稍稍松弛。

    终于安全了。

    “白花花的长枪,头上戴着藤盔,不晓得有多少人。”

    “白杆兵?”

    朝鲜副将金应河从未去过蜀地,也没见过白杆兵,见多识广生性健谈的乔一琦连忙向他解释。

    “是西南的土司兵,不止在四川,西南各地都有,只是这支兵用的是白杆枪。”

    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白腊树)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

    两边夜不收打了个照面,在家丁的护卫下,刘招孙和白杆兵将领在两军中间见面。

    一年后的浑河之战,浙兵、川兵气势如虹,赶来援辽。

    赶到辽东战场时,沈阳已在辽镇手中光速沦陷。

    两支兵马都对自己充满自信,想要在浑河河畔展现强军姿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后金大军。

    辽镇对客兵的态度,仍旧是隔岸观火,看着别人覆灭。

    两支大明强军最后却被十倍于己的八旗军分别击破,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浑河血战。

    无论如何,不让浑河战役的历史悲剧重演。

    刘招孙随义父去过四川,见过秦良玉,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某乃刘綎义子刘招孙,现为东路军千总。义父殉国,他老人家生前与马家乃是故交(1),不知将军是?”

    白袍将领听了,细细打量刘招孙一番,恭敬拱手:

    “末将乃是石柱把总秦建勋,姑姑听闻皇帝召唤,派侄儿先行,她自率五千白杆兵,随后即到。”

    注:(1)马家:马千乘(1570年~1613年)字肖容,石柱宣抚使。明朝将军,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因祖上有功世袭石柱县土司,为著名女将军秦良玉的丈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