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九章 索亚春晚 (第1/2页)
接到罗浩电话后,陈立东晒然一笑,心说果然,停售稀土已经让某些人坐不住了。 既然是商务部门出面游说,想必那些人是内外结合的了。 在98年全国稀土工作会议后,各地确实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 可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人能找到制度的漏洞,将稀土倒腾出去。 于是在1998年,当时的外贸部制定了稀土出口配额制度。 对实行稀土配额制,外贸部的解释是:“国家稀土企业非常多,出口方面也非常乱,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国内企业互相压价,导致稀土贱卖、质量不一。为规范出口秩序,国家就考虑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每年都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分配配额,企业年度稀土出口量不得超过其拥有的配额数量。” 从配额制实施5年来的实践看,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变了样。 诸多迹象表明,对稀土出口的管理正在变成某些人捞取好处的工具。 1999年2月,外贸部正式下达稀土出口配额,标志着华夏稀土出口配额制正式实施。 外贸部与各地、各大型国企反复协商,有20多个省获得了出口指标,最后这些指标有八成被分给了外贸出口企业。 蒙省作为稀土生产大省,1999年的出口配额总计只有三千吨,大头被苏、赣、粤、湘拿走。 蒙省领导去外贸部里要指标,人家说赣、苏等省过去都是稀土出口大省,不给他们配额,难道让他们的那些企业关门? 这几年运行下来,蒙省的配额没有增加,反倒是蓟市、沪省获得了更多配额,因为蓟市和沪市是港口城市。 可笑的是,东华环保科技公司作为生产稀土的主力,出口配额竟然是零。 当年陈立东在稀土大会上曾经要求获得50%的出口配额,事后没人记得。 而且,即使实行了配额制管理,稀土出口管控的目的也没有达成。 出口稀土的目的是啥? 二十年前是换外汇,十年前是换技术。 现在看,一切皆空。 在1998年那次大会上,陈立东曾经提出“希望未来我们出口的,将不再是稀土金属、氧化物和稀土合金等初级产品,而是加工后的应用产成品以及消费品。” 然而,为了获取好处,多数外贸企业拿到稀土金属后,直接发往了国外,并且出口到国外的仍旧是稀土金属、稀土合金,出口价格也始终在低位运行。 两年前,周文亮曾经写过一份内参,反映了初级稀土产品出口的问题。 之后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 这些措施的效果就是,一批外资、合资企业进入华夏,与当地势力勾结,收购或者新建生产工厂,以低价获得稀土,随后再将成品出口到国外。 当年陈立东费尽心思获得鹿钢尾矿库的处理权,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喂饱系统熔炉,换金币、产仆从。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其中更有一份除掉隐患、废物利用、保护环境、报国富民的拳拳之心。 在全国稀土大会上,当着那么多高官、那么多专家,陈立东曾慷慨陈词,誓言要解决稀土产业中的诸多问题。 没想到转了一圈,他提炼的稀土金属大部分仍旧被以白菜价供应到国外,只是为某些外贸单位获得好处。 看到这种情景,能不急? 正好鹿城国税局大过年的不休息,要对东华环保进行税务核查,至于是打秋风还是要挖这棵摇钱树陈立东就不管了。 反正,他就以这个为借口,把稀土生产给停了。 停售稀土,目的当然是卡外国人的脖子。 这么一卡,效果就有了。 这不,由外贸部改组后的商务部里的某些人就坐不住了。 他们安排一位副司长约谈东华集团总经理罗浩,实际上是投石问路。包括暂停发放整车出口资质,也是如此。 东华以实业立身,但集团有海量的进出口业务,商务部如果下狠手,还有更厉害的招数。 比如联合海关暂停一批机电设备出口,就可以让东华精工违约,毁掉商务信誉。 比如将莱纳公司列入黑名单,禁止进口该公司提供的商品。 当然,如果这么cao作,就得有实锤的证据证明这些业务有违法违规的问题,否则就属于行政违法了。 暂停发放东华汽车有限公司的整车出口资质就不同了,如果东华追究原因的话,对方可以说东华提供的资料不齐,也可以说需要对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复核,还可以说经办人填报的表格书写错误,等等。 总之,可以找到十几种理由拖延下去。 然后,就看东华的态度了。 陈立东的态度是,不搭理他们。 ...... 2005年春节,索亚首都霍尼亚非常热闹。 索亚虽然不大,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个海岛国家共分9个省和一个直辖区。 索亚主岛卡纳尔岛是一个省,面积50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