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落石出 (第1/2页)
一人一顶小帐篷,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每个帐篷外都贴心的安排了一名千牛卫军士守护,就是那横刀看上去有点吓人。 或泰然、或不安、或惊惧、或饮泣,众生百态,在小小的空地上尽显无遗。 可惜,相互之间已经不可交流。 每个人都只能呆在帐篷里,看到外面影影绰绰的动静,心里有事的,越发的不安。 “放额出去!放额出去啊……” 不时间有人悲切地哀嚎。 没用,根本没人理睬。 要是想探头出去透气,嘿嘿,沙钵那么大的拳头见过没? 第一天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第二天白天倒是相安无事,可随着外头火堆的燃起,影影绰绰的动静更让人惴惴不安。 每个营帐外,都不时有放置柴火的声音。 每个豪强的心头都是绝望。 他怎么敢? 他真的敢…… 谁也别指望魔王老老实实等三天,说不准三更这家伙就能说是第三天到了,然后付之一炬…… “额出首!”一声惊慌到破音的呼声,打破了所有人的侥幸。 一个身影从帐篷中出来,迅速被军士带到官驿内。 许久,官驿内传来魔王的大笑:“很好!你一家老小的命保住了,准备迁徙辽东吧。” 这一声笑,让多少人崩溃。 或瘫坐帐中,或嚎叫着要出首,或痛哭流涕,人生百态尽显无遗。 后来的出首者,同样是赎罪,不过,要保一家老小的平安,家主、主事者、出手的隐户必死,才能换得家人流放辽东。 “他怎么办到的?” 同一句话,在官驿与帐篷内同时响起,语境却是天差地别。 有人想过一死了之,却苦于手无寸铁——到官驿之后,身边的锐器全部被搜走,莫说是横刀,就是发簪都被收走了,难道用指甲掐死自己? 一队队军士涌入,把一个个出首的、被举报的抓起来,分批次列队等候处置。 “叛徒!” 卢乡县陈氏家主陈彰狠狠呸了一口。 卢乡县刁氏家主刁越反呸回去:“若不是你等蛊惑,额们又岂会遭此大难?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你们?不供出你们,教额们用头颅替你们挡刀?” 两边骂声一片。 相互揭短,相互开撕,军士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八卦,一旁的小吏挥笔疾书。 这下好了,不用过堂,证词都有了。 官驿里,孙伏伽拍着大腿:“额怎么就没想到这办法?” 王恶的办法很简单,无非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在小帐篷里关了两日,谁都心浮气躁。 有人出首减罪,自然会打破部分人的心理防线——不是谁都有钢铁般的意志。 但是,最关键的是,第一个出首的,根本不是那些豪强,而是官驿里的一名小吏! 这个戏法耍得好! 尤其是那仓皇的语气、破音的嗓子,谁能在仓促间分辨出是不是同伙呢? 有了第一个认罪出首的,自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这就是羊群效应。 咳咳,这一群人将是大唐版的主角。 一共六家主事的家主被提溜出来。 千牛卫加上莱州府兵,一家家的抓人。 出首的协从,家主、主事人、参与的隐户都必须斩首,这关系到律法、关系到大唐的尊严,容不得半分情面。 至于他们的家人、名下的奴仆、其余隐户,流放辽东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未出首的协从,家主、主事人、参与的隐户、家眷一并斩首,奴仆、未涉事隐户,同样去闯辽东了。 六家的主事,家主受剐刑,主事人、参与的隐户,成年家眷都必须斩首。 那些年幼的,女子送入太常寺教坊为官妓。 注意看字,是妓不是伎! 至于那些幼童,宫里的用刀好手会帮他们彻底去势的。 看着那些家主愤怒的眼睛,王恶笑了:“是不是觉得他们有一天会有机会伴驾,可以弄死本官?啧啧,死了这条心吧!去势之后,他们会被送给勐泐国主岩忽、尼婆罗国主光胄王、苏毗国主芒波杰孙波、吐谷浑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诺曷钵、于阗国主尉迟伏阇信,这辈子都不可能回到大唐。” 最后一丝幻想被彻底粉碎,家主们面如死灰,即便是刀割在身上也不再呼痛。 哀莫大于心死。 “蓝田侯不问问他们有没有幕后主使?” 孙伏伽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