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年少万兜鍪(十四) (第2/2页)
得沾了天大的便宜,一刻也不停留的招呼人搬走了他的所有卫生纸。 因为交易的火爆。 高杰带着自己的火枪骑兵来回的巡逻,生怕出了差错,再来一次历史上的抚顺战役。 “高将军,高将军。” 齐飞在边市也只认识这一位最有权力的人。 刚刚迷茫了一阵子,最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钱是赚不完的,此时大明需要的马车,牛车,自己刚好有牛马,可以送给官府。 要不是这一次官府来的消息很及时。 他都快要愁死了。 高杰的马跑的不是很快,可呼呼的风声,呼啸在耳边还是让他很宽听到有人称呼他的官职。 一种习惯的养成不容易。 可一旦养成了,也就很难改变。 高杰就是这样的人,被李过狠狠的训练了几个月,老实的不行,身上再也没有了那种做官之后的傲气。 要是以前刚刚做官的时候,有陌生人这么称呼他,肯定是理都不会理。 可现在不成了。 都是大明的人,几人叫了他的称呼,那就说明是有事才找上他的。 要不然在边市,谁吃饱了会前去打扰他? 也不对,边市的那些建奴们,都是记吃不记打,总是想着法子撩拨他,几次狠手下去,还是毫不停歇。 他就想不明白了,难道这些人都是欠揍不成? 心中的想法,一闪而逝。 快马拐了一个弯,就到了齐飞的眼前。 “有什么事?” 飞扬的尘土,高大的骏马,一身的戎装,挺拔的身姿,让齐飞看得一阵愣神,若是身体可以的话,他也想要去当兵。 “请问是有什么事情要帮忙的?” 见到喊他称呼的人发愣,高杰再次询问的一边。 “呃,是这样的,我想要给大明捐赠两匹马,两头牛,不知道可不可以?” 齐飞没有捐赠过物资。 因为穷,也因为吝啬。 此时忽然大方了一次,心情还很不错,就是心理还是有些rou痛。 到底是两头牛,两匹马啊。 拉回去不知道能换多少银元,多少田地。 别说娶媳妇,修房子了。 就是娶妾都有剩的。 高杰一呆,他没想到是因为这件事情,仔细的瞧了瞧这人的装扮,不是很富有的人,却能够这么大气。 让他自己心中都有些羞愧。 富人捐赠可以说是为了名声好听,可一个看起来穷的叮当响的人,也捐赠物资,还是大手笔的那种,怎么看着怎么违和。 “你是认真的?” “认真的。” “嘶!” 高杰倒抽一口凉气,就是身边跟着的那几名士兵,也都是面面相觑。 他们当兵是为了吃穿不愁。 却有人吃穿都在发愁,还想着国家。 片刻之后,高杰见到此人毫无动摇,面上的严肃和尊正更加深刻了一些。 “敬礼” 坐在马上的高杰一声怒吼。 随即行了一个军礼。 却把齐飞吓了一跳还以为怎么了,接着就手忙脚乱的学着高杰,回了一礼,只是他学的很想,却用反了动作。 本来是要用右手,却用了左手。 虽然动作滑稽,更加不标准,去额没有人笑话他。 “你叫什么名字?” 高杰问道。 “齐飞。” 齐飞诺诺的道。 “会骑马吗?不会的话我教你骑马,送你回大凌河堡,另外你要想捐赠,也要到大凌河堡才行。” 高杰没有说,现在的大凌河堡,已经成了一个捐赠中心了。 大量的牛马充斥其中,不知道少的士兵们正在维持秩序,他出来巡逻,就是暗中看看莽古尔泰有没有在边市中掺沙子。 有没有攻打大凌河堡的意图。 ** 锦州。 马懋才知道,一旦按照陈新甲的办法去做的话。 这一次得利的就是那些辛苦在边市上摆摊的商人了。 可他依旧这么做了。 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让大明的百姓们吃上饭。 他相信,在陈新甲确定这一个方案的时候,也是了解过,这些商人都是些什么人。 当兵不行,做官不识字。 做工身体又受不了。 只有做点小生意,才能够勉强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在房山的时候,他为了百姓,在锦州之后他依旧是为了百姓。 反正,只要能够为百姓做点实事,他就全身都舒服的不行。 京师已经因为他的政绩突出,几次发出了调令,然他去朝堂任职,可都被他拒绝了。 朝堂上能干什么事情? 哪有亲自面对百姓,亲自为百姓谋福利来的好? 突地,一名小捕快,飞快的跑了过来。 “知州大人,知州大人,大凌河堡的李过李将军来信说,那里有三千多匹牛马,怎么运回大明?” 小捕快跑的上气不接下气。 “那么多的马?哪来的?是不是咱们已经和建奴开战了这次又大胜仗了?” 由不得他不这么想,要知道,现在大明的所有战马,几乎都是抢的建奴的。 就算是边市开市之后,都没有多少人,愿意把这种物资卖给大明。 想着以前,八大晋商的做法,若是那些人还活着的话。 他马懋才绝对会拼着去工程队修路,也要做一次违法乱纪的事情,杀个片甲不留。 什么东西吗? 还不如他们口中的蛮子们清楚事态的轻重缓急。 人家说不卖的东西,那就是不卖,偶尔有一两个交易的人,也都是捡着最差的,最老的牛马出手。 就算是大明能够拿到,又能使用多久? “说是边市的商人们捐赠的,还有不少的金元和银元呢,现在正在统计,需要一个懂数算的人前去接洽,免得出现了疏漏。” 小捕快歇了一会看,气息匀了一口气把大凌河堡传来的话,都一字不露的说了出来。 马懋才脸上发烫,怒目圆睁,脸颊通红,仿佛遇到了什么人生中了不得的大事一样。 半响没有说话。 只是“嘿嘿”,“哈哈”的笑个不停。 “百姓啊,皇上啊,我,我,臣在有生之年,能够见到这样的百姓,值了。” 马懋才忽然跪在了地上。 向着京师的方向,五体投地的磕了三个响头。 他的一生从来都没有这么认真的这样磕过响头,这一次他做了,不是因为权力,也不是因为那个方向有皇上。 而只因为那里有一个叫做崇祯的少年。 做到了许多人,一直都在最求的事情。 皇上的心中有了百姓,百姓的心中自然就有了皇上和朝廷,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来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 可奇怪的就是。 历史上做到的人,总是很少的一两位。 小捕快看得目瞪口呆,看着知州磕头的方向,瞧了好一会,都没有看住其中的名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