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身份证与三字经 (第2/2页)
阎立本! “对了,阎立本不是最擅长画人物吗?” 他忽然又发现了一个人才。 当年……咳咳,未来他手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栩栩如生,貌似真人。 让他来画百姓画像,绝对是手到擒来! 这个时候的阎立本,才十八岁,住在长安,不过画技已经闻名遐迩,在天下也小有名气了。巘戅云轩阁戅 “看来要找个机会,去长安一趟了。” 许牧心中如此想着,先让老房搞出一代居民身份证。 等“请”来了老阎,就可以更新换代,提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了。 只是,在实行身份证制度的时候,老房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主公,百姓们不识字啊……”房玄龄苦笑道。 即便给那些百姓编写派发了身份证,他们也容易弄丢,或者和家里其他人的身份证搞混。 到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身份证。 许牧当即错愕。攫欝攫 他完全没想到,这个制度,还没实行,胎死腹中。 这个时代的识字率,实在是低的吓人。 略微沉吟过后,许牧决定提前颁发一个识字令! “识字令?”房玄龄不解。 许牧解释道:“命小吏出城教授他们写自己的名字,至少对自己的名字能做到会写会认,否则不准入城!” 若是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他未来还怎么打造高素质,引领全天下发展的现代城市? 这个时代的百姓,年纪都很大了,学习起来很慢,许牧对他们要求不高,只要他们能写自己名字即可。 未来签字画押,也不至于只画个押。 许牧一声令下,主公府立即颁布识字令,昭告全城百姓,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写名热潮。 不过许牧在百姓中的威信十足,这些百姓们虽然有些抵触,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学起来了。 反倒是后来加入的百姓们,充满不解。 他们莫名其妙从阳城迁徙到了深山,居然还要学劳什子的字? 有不少刺头拒绝。 对此,主公府的人也没有强制要求,只是说了一句,日后不得进城。 那些阳城来的百姓们不以为意,不少进过万民城的人,都说万民城内一穷二白,啥也没有。 万民城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吸引力。 就这样,会写自己名字的百姓们,都获得了第一批身份证,得以批准进入万民城。 据主公府统计,总共派发两万余张。 许牧得知这个数字后,感慨万千。 这个时代的百姓……还真是不思进取啊。厺厽 妙笔库 miaobiku.com 厺厽 阳城接收了三万百姓,加上万民城本身的,足有四万百姓。巘戅妙笔库MiAobiKU.CoM戅 却只有一半人愿意学习认字。 “看来学校的建立真的非常有必要,至少未来万民城内某些岗位,是需要识字才能担任的。” 他并非要求全民识字,但至少识字率至少要突破百分之零吧? 所以……许牧准备建立的第一所学校,并非给读书人用的。 而是给那些愿意学习识字的百姓学习的。 俗称……成人夜校! 至于教材……许牧现在需要一本能教那些三四十岁的百姓识字的教材。 他从记忆中想了想,决定提前将和搞出来。 这两个都是标准的少儿识字读物,不过对许牧而言,这个时代的百姓,在文化这块,和少儿差不多。 同样是大字不识一个。 回到了小洋楼,在三楼,许牧奋笔疾书,开始把三字经和千字文默写了出来。 三字经,朗朗上口,其中有历史,有经典,有礼义廉耻,用来教导百姓,最适合不过了。 而千字文,则是一千个不同的字攥写而成,同样是识字必备教材。 在完成了和后,许牧便走下了一楼,找到了房遗直。 “来,本公今日再教你一段童谣,背出来有奖励。” 许牧嘴角翘起,把刚写好的交给了房遗直。 房遗直不愧是房玄龄长子,颇为聪颖,而且其中的字都认识,一时间便吟诵了出来。 稚子之声,传荡在小洋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主公,我背完啦!”房遗直眼巴巴地望着许牧。 而在小洋楼的二楼。 隔着窗户,看着下方许牧和房遗直的两人,像是被施展了定身法一样。 尤其是王通。 他脑海中还回荡着最开始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有最后的“我教子,唯一经”。 “此……此此乃传文布教之经典啊,朗朗上口,教人识礼仪,知兴替,明道理,学文字……”说到这里,王通不禁颤抖了起来。 有此一经,距离他开拓儒学,教化万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