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实践出真知  (第2/2页)
隔数步远就能攻击到人。    在可以攻击到的距离内,三个刀盾兵就把一个敌军围满了。    而在有限攻击距离以内,十几二十个枪兵把一个敌军围了一圈,照样能挤进来人,十几把枪可以同时戳一个人。    还有在攻击方式上,枪需要的攻击空间很小很小,有一个芝麻大点的缝就能一枪捅进去,见缝插针。    所以枪兵稍微有点配合意识,就能形成比刀盾兵犀利的多的多合击。    盾兵们学会配合之后,开始向左右撞开枪阵。而枪兵们懂配合后,一杆枪顶开盾兵的盾,另一杆枪就朝盾兵胸口戳,第三支枪就戳腿,第四支就从上往下砸,甚至有第五支,第六支……    所以当四列枪阵摆起来后,锥阵连输了十几阵,被打的没脾气了。    直到猴儿意外的就地一滚滚过枪阵,才带来了一点变化。    破阵方多了地趟刀,枪阵也多了对付地趟刀经验。    双方都在成长。    因此当猴儿再想滚过去时,他被早有防备的人枪兵们给叉在地上,一下也滚不了了。    战术需要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猴儿地滚失败,不意味着地趟刀没实战价值。    恰恰相反,只多了猴儿一个人,枪防御的面从正面,一下变成了正面和地面,防御从面变成了立体,枪兵们的精力要分出一半防着地滚刀。    真在实战中,地滚刀并不一定能成功滚过枪阵。但是能不能滚过去倒在其次,三两个地滚刀手,就能让枪阵分出大量枪支来对地攻击,枪阵因为这三两个人的搅和,攻击密度瞬间少了一半。    三两个人换对面攻击密度骤降,再划算不过。    总之,地趟刀手就算全被扎死在地上,也是很划算的。    李孟羲觉得今日从乡勇们这里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实践出真知,诚不欺人。    猴儿地趟失败,成了躺在地上。    猴儿委屈对来找李孟羲,说地趟刀没用。    李孟羲笑着摇了摇头,说猴儿的刀法没完善,让猴儿自己琢磨怎么滚的又快又准。    越快被戳的次数就越少,成功破阵的概率就越大。    猴儿一边蹲着想去了。    冲阵继续。    除了猴儿和李孟羲,没人认为地趟刀有用,因此就没人往地上滚着破阵。    乡勇们又用会了老方法,靠盾兵去撞。    于是又是一连串失败。    有人气急,说枪阵就仗着枪长欺负人,把老子逼急了,把椽子抱过来撞死你个狗日的。    枪阵连赢十几场,心气儿高的不得了,枪兵就说你去抱啊,怕你了?    李孟羲好奇,拉着身边的一个人问。    “老哥,椽子是啥?”    一脸老相,脸上法令纹很深,估计有三十多岁的乡勇看了李孟羲一眼,“椽子么?盖屋的木头,一根儿,这么老长。”    乡勇大叔张开手臂给李孟羲比了一下,示意老长老长了。    李孟羲懂了,原来椽子是房子上的大梁。    其实李孟羲理解错了,梁是梁,椽子是椽子,梁是一根原木,决定了砖瓦屋的屋顶的长度,而椽子是碗口粗的一根细木头,一般是用一根一两年生的杨树树干做的。    椽子和梁一起,起对屋顶的支撑作用。    片刻后,一个乡勇扛着椽子来了。    李孟羲一看,他认出来了,一头削尖还带着土的长木头是围营寨的木头。    谁胆大把营寨拔出来了。    木头真的长,跟他喵的跟整一整根树一样,估计得有个八九米。    木头賊长賊长,可以撞到枪阵,而枪阵够不到。    可算白嫖回来了。    两个乡勇抱着木头嗷嗷叫着去撞枪阵。    枪阵的枪兵们不想被撞,嘴里骂骂咧咧的,骂锥阵混货们玩不起。    “卧槽,攻城椎!”看到乡勇们的saocao作,李孟羲被惊的目瞪口呆的。    我的天,神一样的脑回路,才能想起抱着树去撞枪阵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