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戏三国_第十七章 平叛(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平叛(2) (第2/3页)

后台,黄寻父族也不出名,吕隆以自己士族出身,为黄寻一介寒门之士行冠礼,在吕隆看来是一种亲近的表示,借此拉拢黄寻为自己所用。黄寻想明白了这些之后,知道吕隆向自己递出了橄榄枝,黄寻若是拒绝就是不想在吕隆麾下效力的意思,不过黄寻现在在交州作战,而且是长期的,得罪了吕隆绝对不行。黄寻觉得给自己找个靠山也满不错的,当下答应了吕隆的请求。吕隆见黄寻答应由自己为其行冠礼,也是大喜,这表明黄寻愿意为自己效力,当下称呼都变了,“远达既然答应,我便命人寻一个黄道吉日,邀高要城中宗族耆老都来观礼,务必让远达之名,享誉交州”。回到县衙吕隆为自己收下黄寻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也是欣喜,为何呢,因为吕隆有自己的密谋。吕隆乃是次子,长子吕凯在孙权身边做官,相当于人质,但是吕隆却跟随在父亲吕岱身边镇抚交州十几年,所以吕岱交州的部下都认吕隆,而不认吕凯。吕隆想自己继承父亲的一切,但是嫡长子继承制却成了吕隆的心头病,只要吕凯活着,吕隆就没有机会。以后吕岱去世,吕凯身为孙权的近官,必会继承吕岱的一切,而吕隆作为次子只能服侍吕凯。吕隆当然心中不甘,所以极力拉拢人才为己用,想的就是如何谋划继承人这个位置,所以要有人才为自己出主意,作贡献。吕隆在这次交州平乱的战事中,见识到了黄寻的领军之能,又在高要城中领略了黄寻的治民之才,所以对于黄寻也是非常赞赏的。如今终于可以借着为黄寻行冠礼的机会让黄寻为自己效力,吕隆当然高兴。吕隆命相士查看何日是吉日,相士回答正月十五是吉日,那日月圆天清,乾坤荡涤,最吉之日。于是吕隆在正月十五为黄寻行冠礼,并邀来宗族耆老观礼。黄寻按照礼仪步骤,慢慢进行,完毕之后。吕隆为黄寻带上了冠,这就表明礼仪已成,黄寻在这个世界已经是成人了。同时由于吕隆为黄寻行的冠礼,在中国古代这种关系也是算师生关系的一种,是可以加入亲属之列的。黄寻感觉到吕隆对自己的态度更加和蔼,还是因为行完礼之后在吕隆的思想里黄寻就是自己人了,但是在黄寻的想法里,怎么就是自己人了,不过就是一个表演秀而已。黄寻虽然不认同这种理念,但是不能改变吕隆将黄寻视为自己人的想法。

    行完冠礼之后,吕隆对黄寻说道:“远达既然已是成人,可定了亲事”?黄寻见吕隆问及自己亲事,想到难道吕隆要给自己联姻?黄寻回答:“寻因父母早逝,故未定亲事”。“我倒有一桩姻缘,想给远达做媒,不知远达可有意呼”?“大人愿给寻做媒,是寻之幸,岂敢推辞”。“好。我妻子有一妹年芳十七,待字闺中。妻子曾让我留意天下俊杰之士以配妻妹。我观远达文武双全,正是俊杰,当可配妻妹也。我这妻妹乃是临淮步氏之女,性行良淑。若远达有意,我便与岳父商议此事,将妻妹许给远达为妻”。黄寻一听临淮步氏,便知是步骘家。那这门亲事可以啊,步骘镇守西陵是吴国的重要方镇,若能与步家联姻,则对自己以后仕途是大为有利,当下答应道:“如此良配,我岂能错过,一切就有劳大人为我周旋此事了”。“好,痛快,大丈夫娶妻就该这样,当讲便讲。待战事结束,我便与岳父大人商议此事,远达也要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多立大功,这样升官才快,岳父最重门第,不过以远达的才能若能让岳父觉得日后可期,倒也可以招为女婿。我必为远达协穆此事,成全远达之金玉良缘”。黄寻见吕隆为自己如此着想,也知道吕隆在打什么算盘,若是黄寻娶了步氏之女,则黄寻与吕隆为连襟,更加让黄寻为自己效力了。不过能与步氏联姻,黄寻也是极为愿意的,所以为吕隆效力也值得付出。吕隆又与黄寻谈论一些战事之后,各回各营。接下来吕隆为了让自己的战略成功,命黄寻率军南下高凉,先平定钱博。吕隆自己则在苍梧郡征兵以救援番禺。番禺一直处于罗厉的兵锋下,只是罗厉为了先巩固自己的地盘,所以没有出兵攻打番禺,但罗厉将地盘巩固住后,必会出兵,吕隆还是要先征兵入番禺固守,待黄寻平定高凉后,再会军与罗厉决战。

    黄寻接到吕隆的命令后当即率兵南下,当然一如既往地命徐四先去探听敌人军情。黄寻在防广信、攻布山、陷高要的一系列战事下来,兵员的战损率也有四百人,但是战事激烈,黄寻还暂时无法补充军士,只能继续征战。黄寻离开高要进军到一个名叫泄的村落驻扎,这个村子都是越人。见汉人大军来到,都逃到附近的山林中避兵祸。黄寻当然就将这个村子当成扎营点,好研究下一步的计划,这时徐四回来了,向黄寻禀告了钱博的情况。钱博原是高凉的越人首领,在吕岱出任交州刺史后向吕岱投诚,吕岱为了表彰他的行为封他为高凉西部都尉,就是说将高凉交给他管理。本来是安分的在高凉这自己的地盘上当土皇帝的人。但是士徽欲据交州自立与吴国在交州大战,钱博也有了不安分的想法,士规联合罗厉在南海作乱后,交州形势对吴国不利,钱博乘机发兵攻占临允,未见番禺方面有所动作,钱博因是知道吴国内虚,恰士规作书邀其共分南海之地,钱博遂答应士规,欲窥伺番禺。如今却又得到士规失守高要,不知所踪,而吕隆派手下大将黄寻前来讨伐自己的消息,遂在临允守城,以抗黄寻。黄寻得知钱博的情报后,心中思量,这钱博看来不是一个有野心之人,只是看见交州大乱,想乘机捞点好处,他攻下临允后就没有下一步的动作,也是怕吴国分兵来剿灭自己,黄寻觉得完全可以争取此人,而不必非要以刀兵决胜。于是决定令徐四前去送信,黄寻给钱博写信的内容是:“寻拜启大人,寻闻大人于刺史就州之时,奉民归于王化,纳诚以全忠义,刺史感大人之诚,故封大人为西部都尉,以保境安民,为朝廷镇抚高凉。近来逆贼士徽籍累世之恩,为一州所附,却心怀逆谋欲叛离朝廷,刺史闻之,上表请讨士徽,陛下命刺史先期克举,继后派大将率兵五万来讨士徽。大人受逆贼蒙蔽,是无端之祸也。今若幡然醒悟,效陈平去楚而归汉,则大人不仅可脱污名,还能与刺史同讨士徽,名传功业。寻句句为大人考校,知大人本性良善,如今不过是被逆贼所赚,今可与我会面,速定纲纪,我必为大人上奏刺史。大人不必犹豫,得信速发,我在临允城下待之”。信写完之后,黄寻正欲命徐四前去高凉送信,这时李开出言说道:“李开蒙大人知遇之恩,常思报效,以前梅成一事让开羞愧难当,今愿去高凉送信,以将功折罪,报效大人”。黄寻见李开神色庄重,心道李开看来是笃定此事能成,不然以他的性格,也不会主动揽下此任,也好就让他去试试,看看我当初的决定是否能收获一个干才。当下命李开为正使,徐四保护李开前去高凉招降钱博,对于钱博的招降条件,黄寻也对李开说了,可以让钱博占领如今所统治之地,毕竟现在以先剿灭罗厉为重,高凉蛮荒之地就让给钱博也成。黄寻相信吕隆能承认自己的想法。李开得到了黄寻的谈判标准也是知道该怎么做了,遂与徐四并护卫之人向高凉出发。

    李开等人到了高凉,自言是朝廷使者,前来给钱博送信。钱博见有使者前来,当然也是惊疑不定,但是还是命先把使者制住,待看完了黄寻的信,钱博陷入了沉思。钱博本就只是想占点便宜,如今攻下了临允城,拓宽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自己心中也是担惊受怕的,毕竟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