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歪心思 (第2/2页)
啊?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这不是歧视赵克明吗? 哎,赵克明想去,那是因为他想积极表现,可是,周建国是什么出身呢,需要那种所谓的积极表现吗? “赵医生,能帮我开病假条?”周建国期待的问道。 “建国,这么大重大的事情,我哪里敢?”赵克明自嘲的说道:“我本来就是返正分子,属于改过自新的人。” “如果帮你开病假条的话,搞不好,别人会说我是故意破坏夏收大生产呢?”赵克明委屈的说道:“那个大帽子,我可担不起啊?” “你想要真的开病假条的话,你带着你的病历,你去找医务科的王主任。”赵克明提醒的说道。 王主任? 不认识。 哎,那还是算了吧。 “建国,你放心,王主任很好说话,我给你说一下你的情况,基本没有问题。”赵克明提醒的说道。 算了,如果赵克明能开病假条,那是最好,如果赵克明还要拜托别人的话,这种欠人情的事情,何必呢? 下乡劳动就干活么,自己又不是干不动,就是觉得没意思,一帮十几岁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劳动,那不是笑话吗? 天黑的时候,沙瑞金又蹲守在周建国门口,叮嘱的说道:“建国,明天下乡劳动,五点钟,校门口集合,记得自带干粮。” 什么? 自带干粮? 麻的,帮老乡干活,还要自己带饭啊,老乡为什么不管饭呢? 管饭? 呵呵,你们到底是去干活的,还是去蹭饭吃的啊? 活么,肯定是干不了多少,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学生,与其说下乡干活,还不如说,下乡作秀。 对,就算作秀,所谓的思想积极,这些虚无的东西,不就是作秀吗? 你作秀,还想别人管你吃饭吗? 而且,这个年代,实行的口粮制度,别人就算想管饭,也管不起啊? 口粮制度,这一点,非常没有人请味,搞得亲戚之间来往,都冷漠到不管饭的地步了,这还是传统的人情社会吗? 自带干粮,这个无所谓,因为算不下乡,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听到五点集合,周建国以为自己听岔了。 周建国惊讶的问道:“老沙,你刚才说几点啊?” “五点啊?”沙瑞金强调的说道。 “那么早啊?”周建国吃惊的问道。 “五点集合,五点十分出发,到了南桥乡的时候,大概是六点半,正好赶上老乡上工,集体安排分工。”沙瑞金解释的说道。 麻的,扯淡吧? 五点集合,四点半就要起床吧? 赶路一个小时,到了南桥乡的时候,一个一个,累的够呛,还能参加劳动吗? 能不能参加劳动,那是体力的问题,可是,思想上不能怠慢,所以,一定要早,要体现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哎,没办法,思想大于一切呢。 “建国,上次去过南山乡了,这是改成南桥乡了?”沙瑞金担心的说道:“夏收大会战,涉及到思想教育和进步表现,你可不能缺席啊?” 沙瑞金有点担心,生怕周建国知道不去南山乡,就要逃避劳动。 “行,我知道了,明天早上,你记得喊我啊?”周建国泄气的说道:“太早了,我可能起不来啊?” 到底是南山乡,还是去南桥乡,这一点,周建国还真的不在乎,反正都是应付差事,难道农村的老乡,还真的指望这些半大的孩子来参加夏收吗? 都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虽然叫小伙子,可是,那是人家客气而已,难道你真的有小伙子的劳动力了? 如果出身农村,十一二的小伙子,因为长期干活,可能还有点劳力呢,最典型的都是郑大奎,能够挑的动一篓子的秧苗,差不多有七八十斤呢,算是半个劳力了。 但是,城市里面的这些学生,虽然也是十一二岁,可是,长期不从事体力劳动,那是一点劳力都没有,最典型就是马学文,个子比郑大奎高多了,可是,劳力呢,那差的太远了。 “行,我知道了。”沙瑞金点头说完,急忙说道:“明天早上,四点半的样子,我来喊你,哦,你记得把中饭准备好啊?” 四点半? 麻的,起那么早? 还要自己带中饭啊,麻的,真头疼啊。 头疼的不止是周建国,所有要乡下劳动的同学,都在头疼呢,特别是马学文,因为马家穷啊。 马学文作为班长,特别爱面子,如果吃的太差了,同学虽然不会嘲笑什么,可是,那个眼神,总是有点怪怪的。 而且,那是乡下劳动啊,纯粹的体力活啊,要是吃的太差的话,加上本身就疲惫的身体,谁能吃得消呢? 可是,吃好的,谁不想呢,谁家吃得起呢? 让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摆脱旧时代知识分子不能动手的臭毛病,这个想法是不错,让中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乡下参加劳动,可以理解,也符合实际情况。 可是,让小学生也下乡参加劳动,这不是坑人吗? 可惜,病假条没有开到,要不然,谁和他们凑热闹啊? 不过,想到班上那个漂亮的女老师,周建国还是有点期待的,不知道汗流浃背的女老师,会不会有魔鬼的身材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