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开个大  (第1/2页)
    李至忠的人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一群乱民将自己团团围住拳脚相加,他们打的是这样的挥洒自如,这样的充满热情和力量,甚至存在一种撕裂的美感。    拳拳到rou,虎虎生风,李至忠一开始还想大义凛然坚强不屈,可几拳下去,他也只能抱着头连声告饶。    “宋人到底来了多少?!”    “真的只有五万多啊……”    “还不说实话,继续打!”    “不不不,十万!十万!”    “什么玩意?十万人就能打下灵州,还不老实,继续打!”    “别别别,二十,不是,足足有八十万大军啊!”    “好,那宋军领军之人是谁?”    “就,就是那个肃王啊……”    “呵呵,你特么这是骗谁呢?    大宋的皇帝敢把八十万大军交给自己儿子?    还不老实?给我狠狠地打!”    “饶命,饶命,是……是大宋的皇帝来了,是皇帝来了啊。    不只是皇帝,他们的皇后、皇妃、太子都来了,饶了我,饶了我吧!”    李至忠这老胳膊老腿哪里能受得了张俊等人的酷刑拷打。    很快,他就一五一十的汇报了灵州第一手的资料——    大宋纠集大军八十万,皇帝赵佶御驾亲征,蔡京、高俅、王黼等顶级朝臣都在军中,在九天玄女的指挥下,连童贯都秽土转生,携带数十万的鬼兵一起杀来。    灵州城的百姓见了这样的神迹,纷纷下跪投降,西夏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众人听了李至忠的讲述,各个噤若寒蝉。    张俊倒是反应迅速,他叫人赶紧将这个消息传入城中——至于怎么进去,那当然是李至忠开道。    他打探来的消息,肯定要有他亲自传入城中。    西夏佛教昌盛,所有人都信任佛法这方面的东西,他们平时自己也把宋夏两国的战斗描述成神神叨叨的作战。    现在他们说道君皇帝已经率领数万鬼兵杀上门,大部分的正常人肯定是不信的。    但根据二八定律,大多数人在恐慌中对此深信不疑。    尤其是李至忠垂头丧气,在一群百姓的押送下说出此事,这流言更是传的飞快,从城南到城北,又有好多进化的版本。    再后来越来越离谱,开始编出了大宋道君皇帝至圣至明,虎躯一震就让众人尽数下跪投降的故事。    李乾顺勃然大怒,赶紧派人去询问此事。    可这会儿张俊等人早就鸟兽散状,只剩下李至忠自己在风中凌乱。    “陛下,降了吧!”    李至忠万般无奈地道:    “肃王指黄河水发誓,说只要陛下投降,他绝不会伤害陛下。”    西夏何曾遇到过这样的对手。    肃王赵枢居然果断放弃了从哲宗朝开始就被证明非常有用的灭夏总战略,他甚至没有进行硬碰硬,反倒是利用自己深得皇帝信任的优势,不断砸钱、砸钱、再砸钱,用经济的优势让西夏人开始渐渐崩盘。    现在夏军主力尚在,强渡黄河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可在赵枢的阴谋之下,察哥惨死,李良辅叛逃,军心一塌糊涂。    现在唯一还能信任的就是铁鹞子……    可西夏的产铁量、人口就摆在这。    他们根本组织不起多少铁鹞子。    在灭国级别的大战中想凭借铁鹞子翻盘……    太难了。    难道,大夏国的基业就要顷刻崩溃,毁在朕的手上?    朕不甘心啊。    李乾顺从不认为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    现在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他必须做出选择。    “陛下,降了吧……”李至忠万般无奈地道。    “降?一派胡言!    朕是天子,就算战死沙场,也绝不能投降!”    决不投降!    投降也许能一时苟安,可后面还不是任人宰割的下场。    谁都能投降,只有朕不可以。    李乾顺不是没有读过汉人的书。    赵枢指黄河发誓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赵枢不想给自己活路。    既然如此,那朕就跟你决一死战!    李至忠万般无奈。    不过,他并不愿意背叛李乾顺。    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为利益奔走,但总有少数人还要坚守自己的理念。    李至忠就是这种人。    就算顶不住,他也愿意与李乾顺同进退,就算是看着大夏国这艘大船逐渐下沉,他也绝不会就此放弃。    “陛下,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是集中兵力,渡河跟敌人决一死战?”    “不!”    李乾顺斩钉截铁地道:    “绝不!我们也在黄河边修筑堡垒,跟宋军相持!”    “啊?”    李至忠大惊失色。    “陛下三思啊!”    西夏的产粮区就只有巴掌大的那一片。    灵州都被夺走,现在西夏的处境更加艰难。    诚如赵枢所说,西夏拿什么跟宋军对耗?    “等!只要等,就有转机!    只要等下去,转机一定会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