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迷障 (第2/2页)
父亲还会带着一家去城外踏青游玩,每到一处父亲总会举起照相机给母亲拍照,关于那段时期的记忆好像也全部和笑容有关。 就连兄妹两人的名字也是这对夫妻对炙热情感的浪漫表达。 但即便在所有人都认为很幸福的家庭里,沈君诺却总觉得父亲眼神里藏着什么东西。 直到多年以后沈君诺长大了,猜想那种眼神也许是一个人对于外部更广阔世界的向往。 可惜那时候沈君诺不懂,母亲也不懂。 后来沈伊诺出生不久,父亲的报社有了一次外派前往另一个大洲采访内战的任务,说直白就是战地记者。 整个报社都避之不及,唯有父亲主动请缨。 于是瞒着家人,抛下娇妻幼女的父亲踏上了他选择的道路。 至此父亲渺无音讯,夫妻、父子间再无相见...... 父亲在沈君诺的印象中早已模糊了,能记住的只有些零星片段。 譬如父亲的白衬衣,身上的香皂味,温暖干燥的手掌,故意拿胡茬扎自己脸蛋时开心的笑声...... 但这些零碎记忆却怎么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形象,那个叫‘父亲’的形象。 有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后,沈君诺尝试着勾勒出父亲的性格轮廓。 那该是一个骨子里深沉,但喜欢一身白衣飘逸,喜欢日暮荒野壮阔的人。 虽不做凤歌笑孔丘之桀骜事,也不言‘我本楚狂人’,但性格中的孤傲却是镌刻在骨头上的。 内心应是一直向往做个这世间的行者。 走马轻歌,不恋山河。 他不想做一个凡俗的人,只是因为感情的羁绊暂时停下了脚步。 几年稳定的家庭生活后,最终仍是选择了听从内心,奔向了未知。 世俗意义上他是一个敢于追求和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但在沈君诺看来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或者好父亲。 因为......你不在,我们这些年过的很辛苦...... 心思纷乱的沈君诺直到后半夜才在漫天秋雨中沉沉睡去。 是夜,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境纷沓而至,梦中有前世的痛苦纠葛,也有今生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 第二天一上午,板房内的气氛有些凝重,母子俩谁都不说话。 沈伊诺感受到了这种氛围,自己乖乖地捧了本小人书看了起来。 中午刚吃完饭,陈建新开车带着两名摄像师各扛着一台摄像机到了林场大院内。 三人在廊檐下几处不起眼的角落里放了小型收音器材后,一位摄像师就去了车里,然后把汽车开到饲料堆后面。 另一个摄像师则进了平时工人们休息的板房。 调整好器材角度,都静静地呆在埋伏处不再乱动。 这就是昨天下午沈君诺能想到的办法。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做强弱悬殊的兔狮之搏,不借助外力是肯定不行的。 而母子俩能用到的外力便只有陈建新的工作,媒体。 媒体介入,引起关注。 这也是昨晚赵家宁求陈建新的原因。 但这件事对陈建新却是有风险的。 毕竟现在还不知道这帮人背后到底是谁,在关系利益错综复杂的电视台里,这种社会新闻也不一定能播的出去。 但昨晚那种情形,自己不答应是不行了。 于是今天,陈建新便以个人名义带了两名摄像师过来,拍了就算给了赵家宁交待,至于播不播到时就听老台长的。 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刚停了一上午的雨又下了起来。 院内都是没有硬化的土地,现在已成一片泥淖。 陈建新在屋内踱着步,想着所做之事可能产生的后果,心中衡量着利弊。 赵家宁在另外一个房间内坐立不安,紧张的情绪已是溢于言表。 而沈君诺则搬了张板凳坐在板房门口的廊檐下,目光深邃,直视前方。 仿佛是要透过层层雨幕看清一家人的未来,或是看清今日的迷障。 远远的,门外几近泽国的荒野中正有几个人蹚着泥水,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