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法正的要求 (第1/2页)
法正来到关中的这段时间其实并不快乐,吕布对他们父子很好,也很重视,法衍是被吕布当做未来廷尉来培养的,而法正也能感受到吕布对自己的重视和培养。 但跟老爹法衍不同,他对于修撰律法并不是太感兴趣。 法家其实也属于名士家庭,先祖乃齐襄王田法章,秦灭齐国时,田氏子孙不敢自称田姓,是以这一支改名法姓。 法正曾祖父法雄曾任南郡太守,祖父法真也是当世名士,按理,法家这么下来,妥妥的就是关中名士了,但偏偏出了个法衍。 法家虽然姓法,但跟学术上的法家学派没有什么关系,但法衍却偏偏就喜欢法家学,大半生都在研究这个,也不是没有过机会,法衍也是举孝廉出身,曾做过司徒掾,但凡法衍懂些规矩,凭借法真留下的政治资本,足够让法家再进一步。 但偏偏,法衍对法学的推崇到了偏执的地步,奉行的也是将律法贯彻到底的那一套,也因此,祖上积累下来的人脉逐渐被他耗尽! 吕布推行地税时,当时已经避难蜀地的法衍听闻后仿佛遇到了知己,不顾法正劝带着他回来,将家中田地主动上报,搞得当时负责丈量田地的人一度以为法家实际上还有土地隐瞒未报。 接下来,就是吕布屠戮关中士人了,关中士族怨声载道,然而法衍却是那万花丛中一点绿,觉得吕布此举合情合理,最重要的是合法。 法家仅剩的那点人脉……没了。 法正能怎样?而且也因此,法家躲过了吕布的屠刀,也算是福祸相依了。 后来吕布施行大考,法衍如愿入吕布麾下,并被分配到廷尉署做了廷尉左监,法正也在廷尉署谋了份差事。 但相比于父亲而言,法正并不推崇法家,至少没他爹那么疯狂,相比于修法,法正更喜欢运筹帷幄,立不世之功。 可惜吕布帐下有贾诩、郭嘉、李儒、荀攸四位谋士,法正此前跟郭嘉有过较量,知道这位是有真才实学的,但上次较量虽然输了,但不代表他服气,心中一直有跟郭嘉一较高下的心思,可惜没有机会。 这次,典韦突然来找,法正觉得自己机会可能来了。 “参见主公!”法正对着吕布一拜,躬身道。 “孝直不必多礼。”吕布看着眼前的少年,微笑道:“当日策论,孝直惜败于奉孝,不过兵法却是位列第一,下人才虽多,但孝直当可称顶尖。” 法正微笑道:“主公谬赞。” 看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吕布笑道:“看来孝直已经猜到我为何寻你前来了。” “略有所思,只是不知是否对。”法正躬身道。 “哦?”吕布来了兴致,点头道:“孝直不妨。” “喏!”法正躬身道:“主公唤正前来,可是为蜀中之事?” 吕布闻言与贾诩对视一眼,看向法正道:“何以见得?” “前翻主公伐蜀,当是试探,然蜀中刘焉既死,幼子刘璋难慑群狼,蜀中内部此时必然矛盾重重,所以此时正是入蜀之良机!”法正自信道。 吕布闻言笑了,点头道:“不错,如今确是入蜀良机,但蜀道难入,便是蜀地内乱,想要攻入蜀地也是不易,是以需有人入蜀,见机行事,施以离间。” 法正立刻躬身道:“正愿入蜀,为主公效力。” “你有何条件,可以。”吕布笑道。 “确有一事,在下孤身入蜀怕独力难支,有一故友……只是此人身份有些……”法正躬身道。 “哦?何人?”吕布看向法正道:“你且来。” “此人乃正同郡好友,孟达,只是前翻因犯了些事被下狱,正恳请主公能网开一面,让他随法正入蜀戴罪立功。”法正躬身道。 “孟达?”吕布仔细回忆了一下,完全没有印象,这是个陌生的名字:“所犯何事?” “瞒报人丁数量。”法正苦笑道。 扶风一带并非当初吕布整治的重灾区,这些事情是后来才彻查的,孟家虽是豪族,但也只是普通水平,所以清算的时候也没被赶尽杀绝,只是下狱已经算是好结果了,但就算这样,法正也不敢胡乱来求情。 见吕布沉吟,法正连忙补充道:“并不多,只有十余人……” “行了,你亲自持我将令去将此人救出,连他家眷一并放了,也让你们入蜀没有后顾之忧。”吕布打断法正的话,取出一枚将令递给法正,并让荀攸写一份文书放了孟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