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2、名医现身 (第1/2页)
没有掌握决定性的证据,廖化可没有办法确认李贤与刘封的中箭有关系。 安抚好两位上庸兵将领之后,廖化再也不能表现出无动于衷。 廖化再次前往刘封的军中,表现出求见的姿态,当然,最终还是被“刘封”拒绝了。 将士们一路北撤,退回粉水河畔,扎下营寨。 遭遇战败之后,将士们已经失去了斗志,人心惶惶。 担心出现意外,所以,廖化亲自带兵巡营,到达营门的时候,他正好看到两名斥候装扮的士兵押着一名老者,朝着刘封的营区走过去。 担心士兵们破坏自己的计划,廖化连忙上前阻止,防止刘封受伤的消息提前泄露。 表明身份之后,廖化看向老者,“这个人是谁?” 其中一名斥候连忙说道:“将军,我们巡营的时候,遇到了这名老者,这人行迹可疑,我们上前盘问的时候,他居然转身就跑,所以,我们把他带了回来,准备听候副军中郎将的发落。” 老者有些生气,“我张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我只想上山采药,之所以逃跑,并不是心虚,而是怕麻烦。” 听完张机的解释,士兵却没有被说服,“你说你上山采药,那么,你为什么要来我军大营,你分明就是江东军的细作” 老者反问道:“你以为我想来你们的军营?我的目的地是熊山,哪里会想到,你们会在这里扎营,早知道你们这些武夫驻扎在这里,我宁可多走几里路。” 士兵明显不满意张机的解释,“老头,你再怎么说,也没有办法洗清自己的嫌疑,你不选择白天上山,却在光线不好的夜间行动,不是心里有鬼,又能算什么?” 张机彻底火了,“你以为我想夜间上山?如果不是听说大军在官道上厮杀,我会选择夜间进山?” 说完,这名老者转身就想走。 跟士兵讲道理,尤其是跟有武器的士兵起争执,这可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被大声吼过的士兵勃然大怒,也不管廖化在身边,伸手就要拔刀。 廖化赶紧出手,握住士兵拿刀的手,劝阻道:“不可以对老人家无礼。” 看向张机,廖化询问道:“老先生慢走,您上山采药,莫非是一名郎中?” 张机转回身,点点头,随后昂起头。 廖化的脑海里,突然产生了一种猜测,“您莫非就是长沙太守张仲景?” 张机再次点头,“正是在下,不过,我已经告老还乡,不做官了。 说起张机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提起张仲景三个字,在荆州却几乎无人不知。 张机虽然是一名太守,但他更是一位名医,按照汉朝规定,当官的不能随意进入民宅,所以,他担任长沙太守的时候,选择每月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大开衙门,欢迎百姓们进入县衙看病。 这位特立独行的太守,在民间获得了极佳的口碑。 廖化也知道不少张机的故事,对这位名医很尊重。 拱了拱手,廖化向张机道歉,“我替我的士兵们,向先生道歉。” 张机冷哼了一声,“不敢,老夫担当不起将军的这声道歉。” 面前的这位名医的年龄和自己前世差不多,脾气却比自己暴躁的多。 苦笑之后,廖化的态度更加恭敬了,“张先生来的正巧,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老先生能帮忙。” 张机摇了摇头,“将军是兵,我是民,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将军的忙,老夫无能为力。” 说完,张机再度转身,“这位将军,你既然知道了老夫的身份,证明了我的清白,那么,告辞。” 廖化连忙喊道:“先生,我有一朋友中了药箭,现在昏迷不醒,难道你就忍心看着这病人昏迷不醒,甚至,就这么死亡吗?” 张机迈出去的脚在空中悬了好久,又重新收回来。 “病人在哪里,有什么症状,带我去看看。” 廖化劝退了两名斥候,亲自在前引路。 两人边走边聊,廖化小声告诉张机关于刘封的全部情况,他甚至许诺,一旦张机治好了刘封,将会给出丰厚的报酬。 张机对报酬并不关心,他更关心刘封的病情。 但是,廖化也没有见过刘封本人,没办法提供更多情报,两个人只能快步前往王甫的营地。 跟王甫简单说明来意,他没有迟疑,立即带着廖化和张机来到了安置刘封的场所。 刘封平躺在一辆粮车上,不仅昏迷不醒,而且,肤色发白。 刘封身边有六名士兵,他们牢牢挡住了粮车,寸步不让的护着刘封。 王甫告诉廖化,这些士兵都是刘封落马时的亲信护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