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25、新的敌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新的敌人 (第2/2页)

会被廖化和赵累用优势兵力击败。

    廖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马忠耐心的解释。

    水军除了作战的武器,还有专门清理河道的工具。

    关羽军对粉水水道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如果水军真的北上。

    船队可以轻松消除障碍,顺利运兵。

    马忠的话帮助廖化发现了自己思维的漏洞,这已经不是马忠第一次帮助自己。

    马忠也是关羽军陆战胜利的功臣。

    随着情报的增加,廖化想明白了孙桓战斗中的一些部署。

    这位年轻的吕蒙军将领确实成长的很快。

    过河之后,吕蒙军之所以原地部署防御,是因为等待谢旌水军的支援。

    在这里,马忠第一次进行了助攻,擅自主张带兵出击,迫使孙桓带兵跟进。

    廖化撤军诱敌的时候,孙桓再度产生迟疑,又是马忠帮助孙桓下定追击决心。

    在廖化动用疑兵的时候,还是马忠提前带领队伍撤退,彻底坑害孙桓。

    通过谈话,廖化对阻击任务,有了一些新想法。

    与马忠分别,廖化前往赵累的营帐,准备商量防御计划。

    赵累不在营帐中,根据士兵报告,对方正在河边巡视防务。

    赵累是一个严谨的人,做事仔细认真,有的时候,甚至有些固执,不懂变通。

    恰恰是赵累一丝不苟的性格,才促使了防线基本形成。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廖化可以看到对岸吕蒙军的营火。

    吕蒙军的营地已经建成了,从火光规模上看,这支敌军数量在三千到五千之间。

    朱然比孙桓稳重得多,虽然占据了兵力优势,但没有仓促过河。

    敌人充分利用了水军优势,增加了水上斥候,不少快船在江面上游弋。

    关羽军的斥候往往刚刚下水,就会被敌人察觉,敌军斥候迅速集合,进行阻击。

    关羽军的斥候被赶回岸,失去了对敌军情报的掌握。

    除了对岸的营火,浮桥残骸的两端同样燃起了不少火把。

    两支军队都增派了兵力警戒,阻止敌军利用浮桥,发动突袭。

    没有在河道上寻找到赵累,廖化只能转身巡视起防线。

    尽管时间有限,但关羽军的防线已经初具规模。

    尤其是正对吕蒙军的方向,部分区域甚至建成了两道鹿角。

    配合着鹿角,关羽军部署了不少警戒的士兵

    廖化终于找到了赵累。

    此时的赵累眉头紧皱,似乎在想什么。

    廖化走上前,“看你的表情,似乎不太很开心?”

    赵累叹了一口气,“咱们势弱,敌人势强,形势很严峻。”

    “你不知道,黑夜之后,营地内发生了多起俘虏暴动事件,不少监督俘虏施工士卒被打伤了。”

    赵累刚刚松开的眉头,再度皱起,“尽管大部分的叛乱被平定,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逃进了粉水,估计已经被吕蒙军的水兵接应走了。”

    “我不知道吕蒙军掌握了咱们多少情报,但是,我觉得,接下来的战斗不好打了。”

    廖化认同赵累的判断,但他并不觉得这件事需要担心。“君侯给咱们的命令,是阻击吕蒙军三天,咱们已经防守了一天,再打两天的硬仗就可以撤退了。”

    廖化的乐观明显没有感染到赵累,赵累说道:“别看敌人还在休整,但这并不表示敌人放弃了进攻,而且,敌人休整的时间越久,接下来的进攻越猛烈。”

    赵累说的是实情,关羽军面临的形势比之前严峻。

    在吕蒙军水军到达战场之前,将士们们可以搭建浮桥过岸,即使敌军渡河,廖化也可以组织兵力打防守反击。

    但是,现在关羽军失去了进攻的手段,只能被动防守。

    如果不是为了消耗那些吕蒙军战俘的体力,廖化并不赞成修筑防线进行被动防守。

    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廖化都希望保持一种积极态度。

    廖化的神情突然严肃了起来,“吕蒙军的主将应该是朱然,这名将领有胆有识,有能力,敌军未必会等到吕蒙主力到达之后才进攻,咱们确实应该早点做好准备。”

    “刚刚战胜了孙桓,将士们体力消耗很大,对于敌人来说,今夜最适合偷袭,希望赵都督能够做好防御准备。”

    廖化觉得,朱然很有可能会在夜间发起一次试探性进攻,即使不能取胜也可以为吕蒙主力到达战场后提供更多情报。

    如果吕蒙军真的行动,要么会强攻正面防线,要么趁机清理江面。

    除了提出问题,廖化还会提供解决方案,“为了防备敌军突袭,我建议,咱们两支部队分成两组,一支休整,另一支值守。”

    赵累点点头,“你说的对,我和我的人负责上半夜,下半夜,就麻烦元俭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