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廖化解梦 (第1/2页)
召集众将之前,关羽一定已经从关平和其他参战将士处初步了解过战斗过程。 关羽第一个询问的,是胡修。 看着胡修,关羽的表情很凝重,“傅方的事情,我很遗憾,你们两人一心为国,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等到襄樊战事结束,我一定会为你们向大哥请功。” 既然提到了战功,那四冢攻防战自然被定性为胜利,众将不必再担心会被追责。 胡修明显松了口气,义正言辞道:“曹贼挟天子令诸侯,天下苦曹氏很久了,襄樊地区百姓都期待王师北伐,襄樊的义士,不仅仅只有我和傅方,我一定会为汉中王和君侯赴汤蹈火,早日恢复汉家江山。” 关羽点点头,“胡刺史的心意我明白,这次四冢攻防战,我们得到了大批曹军降兵,其中有不少襄樊出身的士卒。” 胡修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抬起头,盯着关羽。 关羽没有让胡修等太久,“这部分降兵,就交给你统领了,除此之外,傅方的兵也归你指挥,希望胡刺史再接再厉,继续为国立功。” 胡修面露感激神色,拱拱手,“属下一定尽快提高部队战斗力,助君侯早日拿下襄樊。” 表态之后,胡修识趣离开。 接着,关羽奖赏了王甫。 王甫和廖化都是关羽麾下的文职,廖化有担任右车骑将军时的统兵经验,带兵对他没有难度。 王甫却是第一次带兵,在这次战斗中,他的表现可圈可点。 无论临机判断,还是组织将士在包围圈中坚守,王甫都证明了自己的统兵能力。 与胡修这种刚刚加入关羽军的投诚者不同,早在刘备夺取西川后没多久,王甫就在关羽帐下听命,共事了很久。 关羽点点头,“你辛苦了,如果不是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四冢攻防战或许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你的功劳我记下了,战事结束之后,我会向大哥为你请功,咱们战胜了曹军,得到了很多降兵,胡修带走了一批,剩下的,就交给你来管理。” 王甫拱手道谢,关羽接着说道:“我军四冢营地损失较大,麻烦你去统计战损,草拟一份文书,报给我。 王甫离开后,关羽又找了个借口,把关平和周仓两个人打发出营帐。 帐内只剩下廖化和关羽两人,关羽看向了廖化,他的脸色变得严肃,“放弃营外的防线,退守四冢营寨,是你的意思?” 廖化点点头,“没错,是我的主意。” 关羽:“我说过,四冢的战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为什么要冒险?” 关羽的语气平淡了很多,“你跟随我的时间也很久了,你的性格果敢刚毅,不是一个自作主张的人,我想知道理由。” 廖化:“我到达四冢营寨的时候,曹军先锋已经抵达了四冢营外。” “我推断,敌军的目的不仅是四冢大营,还想以逸待劳,攻击君侯的疲惫之兵。” “为了避免我军以不利的态势和曹军决战,我希望通过撤军回营的方式诱敌进攻,打乱曹军部署,消耗敌军的体力。” “要调动敌人,营外的鹿角防线会是最好的诱饵。” 关羽眼睛一挑,“也就是说,你觉得我打不过徐晃?” 廖化点点头。 关羽注视了廖化一会儿,没多久,他笑出声了。 关羽对士族傲慢,却对麾下的寒门将士一向很好,廖化的坦率似乎让关羽很满意。 “元俭,你辛苦了,伤势不要紧吧。” 关羽语气缓和,廖化知道,自己对四冢的擅作主张,已经没事了。 廖化低头看了一眼伤口,甲衣挡住了大部分的枪势,他的伤情并不严重,伤口早已结痂。 关怀过部将之后,关羽继续说道:“我对你的梦有些感兴趣了,你不妨再跟我仔细讲讲。” 廖化的神情变得凝重,“我梦到孙权背盟,吕蒙偷袭荆州,襄樊战役失败了。” “吕蒙把精锐将士伪装成商旅,在烽火台守军示警之前,控制了烽火台。” 那些沿江设立的烽火台,并不具备防御和阻击作用。 烽火台上只有小股部队驻守,它们存在的意义,不是阻击敌人,而是发现敌情的时候,可以及时向后方示警。 烽火台的建造是经过关羽批准的,他自然知道烽火台战术的优缺点,也明白烽火台的真正价值。 关羽立即提出质疑,“即使烽火台失守,我军还在荆州乡野留下了大量警戒部队,吕蒙不可能在不惊动我军斥候的情况下,偷袭江陵。” “只要江陵安然无恙,我军便可以夺回荆州。” 关羽的关注重点,的确是江陵。 廖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