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节节败退 (第2/2页)
步兵大声喊道:“我是房陵邓成,敌将还不速速领死。” 在廖化的记忆里,没有邓成这号人物。 廖化不想冒险,他试图出言阻拦,却晚了一步。 这位年轻战士没有经得住斩将荣誉所带来的诱惑,手持长枪,朝着殷署冲了过去。 邓成身材倒也挺魁梧,甲衣比较破旧,终究还是有一定的防护力。 只怕这也是他敢于应战的真实原因。 殷署只用了一枪,就戳中了邓成的面部。 邓成倒地之后,曹将大喊道:“还有谁?” 单挑带来的副作用迅速显现出。 邓成不是名将,但是,他毕竟代表了四冢守军,阵前被杀,曹军士气提高了,守军斗志却遭到了削弱。 溃兵的数量不断增多。 廖化很想冲上前,斩杀曹将,然而,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即使单挑获胜,也没办法扭转败局,廖化只能组织部队有秩序后撤。 突破营门之后,曹军鱼贯而入。 幸运的是,提前部署好的障碍物阻碍了曹军的进攻。 曹军只能选择正面进攻一种方法,他们暂时没有办法采用迂回战术。 利用兵力优势,曹军开始分兵,大肆破坏营门内的鹿角。 在撤退的过程中,廖化等来了援军,带兵将领是关平。 关平麾下兵力数量不多,只有百人,全是轻装步兵。 急行军后,这支部队体力有所损耗,但建制完整。 看到“关”字将旗,廖化这才意识到曹军主力攻营的真正原因。 敌人明显发现了这面旗帜,斩杀关羽的荣誉同样诱惑着曹军兵将。 关平的部队只是先锋,王甫统帅的将士还在路上。 得到了关平的援助,将士们停止后退。 但是,曹军斗志高昂,关羽军倒也没能扭转战局。 越来越多的曹军冲进营内,朝着营寨中部突击。 两翼曹军破坏了障碍物,偏师展开迂回。 找到关平,廖化要求撤军。 关平的注意力集中在战场上,不但没有发现两侧战局变化,而且未意识到廖化。 连续喊了三声,廖化才引起对方的注意。 廖化是关羽的亲信,关平又是关羽的儿子,两人很熟。 听到廖化的声音,关平二话没说,组织部队撤退。 在曹军完成包围之前,将士们且战且退,撤到营地中部。 营地中部的地形更复杂,守军的准备也更充分。 胡修不仅布置好防御,还集结起不少将士支援廖化。 得到这批部队的补充,关羽军稳定住阵线。 将士们还能再顶一段时间,但也坚持不了太久。 更糟糕是,在廖化的视野中,曹军两翼迂回部队已经取得突破,即将从后方进行合围。 胡修来到廖化身边,他已经不是许诺万无一失的时候了,变得愈发急躁。 “主簿,敌军攻势太强,关将军的援军什么时候到?” 曹军的战斗力同样超出了廖化的预计,但他不能表现出慌张。 营外守军败的太快,营内的部队又没有及时支援,战争形势对关羽军很不利。 胡修言语中透露出惊慌,“咱们手上已经没有多余兵力了,敌人从三面进攻,将士们肯定顶不住啊。” 廖化极为冷静,目视着正面强攻的曹军,“你怕什么,关将军把自己的将旗,甚至儿子都送过来了,关将军主力一定会到,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胡修并没有被廖化说服,“咱们顶不住了,部队部署在正面战场,两翼守军正不断溃退。” 廖化咬了咬牙,“命令将士们放火,以火代兵,争取时间,阻击两翼的敌人。” 放火算是最后的办法,营中大量易燃杂物,可以迅速扩大火势。 廖化并没有奢望用火来烧败曹军,只想用火阻拦曹军进攻路线。 将曹军逼迫在狭窄的正面进攻。 放火只是缓兵之计,不是破敌之法。 再多的杂物也有燃尽的时候,而且,火势一旦点燃,伤人还是害己,就全得看风向,稍有不慎,那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营地中放火,无论这一仗是胜是败,关羽军都失去了四冢营寨。 为了获取胜利,这种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比起保留完好的营寨,暂时维持住防线,避免大军崩溃一事更重要。 胡修明显对廖化的建议有迟疑,他是四冢守将,对四冢营寨负有直接责任。 廖化喊了起来,“别再磨蹭,再不点火,咱们所有人都得交代在这里,立即安排人手,将两侧的帐篷点燃。” 跟胡修讲完,廖化便不再关心两翼的战局,带领身边的将士支援前线去了。 胡修咬了咬牙,一句话也没说,组织士兵去放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