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风云聚 1 (第2/4页)
久,和倭寇谈来谈去,说得天花乱坠,可人家手底下丝毫不留情,现在朝鲜全境八道被人灭了七道,简直是丧权辱国!” 此时一直都不说话的宋应昌轻咳了一声说道:“李提督,请稍安勿躁。兵部派沈惟敬先期入朝与倭寇和谈的初衷是因为此前宁夏叛乱尚未平定,实属是权宜之计。” 李如松听宋应昌如此说即使再狂傲却也不便再说什么,只是哼了一声继续道:“还有祖承训,带了五千骑兵刚和倭寇交锋便遭大败,副将史儒战死,五千将士几近全军覆灭,就他自己回来了,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这让我们辽东边军的脸往哪搁?” 坐在他身边的李如柏见状想打几句圆场,于是说道:“禀提督大人,此次祖承训虽然初到朝鲜便遭逢惨败,实在是因为中了敌军的埋伏,在平壤城被近四万倭寇所包围……” 李如松厉声喝道:“如柏,你少在那和稀泥!军队中了敌人的埋伏,要你主将是干什么吃的,作为领军之将难辞其咎!难道这么粗浅的道理还用我教你?” 李如柏一听,赶紧道:“提督大人教训的是!” 李如松问道:“现在还有哪些军队没有赶来集结?” 李如柏赶紧起身答道:“禀提督大人,截至目前,除浙江兵和锦衣卫未到,其余各路大军均已集结完毕。” 李如松皱眉道:“浙江离辽东路途虽然最远,但今日也应该到了,” 李如松话音未落,大帐外忽然有传令兵进到大帐禀报:“浙江游击将军率三千浙江军刚刚赶到大帐外,求见备倭经略宋大人、提督李大人。” 帐内众将心中暗自纳闷:“怎么浙江只派出一名游击将军带队?浙江兵本来就到的最晚,早到的这些总兵都被李如松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更何况是最后一个到的,看来这名游击将军可倒了霉了,这下可有的受喽!“ 众人不觉都替帐外的那个游击将军捏了把汗。 果然李如松哼了一声问道:“带队的游击将军叫什么名字?” 传令兵赶紧回复道:“禀提督大人,带队的游击将军叫吴惟忠。” 话音刚落只见李如松身子震了一下,又问了一遍:“你说带队的叫什么名字?” 传令兵赶紧重复道:“说是叫吴惟忠。” 李如松猛然从椅子上站起,对宋应昌说道:“宋大人,各位,你们在帐内稍等,我出去一会便回。” 又转头对李如柏道:“如柏,随我出帐相迎。”说罢便大踏步走出营帐李如柏和其余众人无不大惊失色,按照朝廷规制,李如松以正二品武将出任东征提督,而游击将军最高授四品官职,更何况李如松一贯的嚣张跋扈,现在竟然要以正二品提督之尊亲自出帐迎接一个四品游击将军,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此刻见李如松都已经出帐,众人互相使了个眼色,一起出了中军大帐,都要亲眼看看来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众人出了中军大帐,只见李如松大步流星地奔向等候在帐外的一个人身旁,便欲跪倒行礼,却被那人一把拉住,李如松不便执拗,但还是对着来人几乎是一躬到地,众将看得目瞪口呆。 李如松起身后一把拉住那人往中军大帐边走边对众人说道:“各位随我一起回帐,我再给各位介绍。” 众人一起回到中军大帐,众人才看清,李如松拉的竟是一个中等身材,面目平和且穿了一身便服的老者,看他的衣着外貌竟和寻常老农无异,不禁更是惊奇。 李如松坚持让那老者坐在自己刚才所坐的主位之上,但那老者坚决不允,cao着一口江浙口音说道:“万万不可,提督大人,岂可因私情乱了朝廷规制!” 李如松无奈让老者坐在李如柏的位置上,那老者却并未落座,对李如松说道:“提督大人,下官还未曾给各位大人见礼,如何敢坐。” 李如松亲自将宋应昌给吴惟忠引荐道:“吴老将军,这位是兵部右侍郎,此次备倭经略宋应昌宋大人。” 吴惟忠向宋应昌施礼道:“属下浙江游击将军吴惟忠拜见宋经略。” 李如松对宋应昌说道:“宋大人,这位便是戚继光大人麾下的吴惟忠吴老将军。” 宋应昌听了微微一怔,低头皱眉仔细地思索了一会,才抬头问李如松道:“李提督,你刚才出帐迎接之时我便在回想这个名字,这位老将可是昔日戚继光戚帅麾下鸳鸯阵的领队参将吴惟忠?” 李如松赞道:“宋大人博闻强记,让人佩服!这位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鸳鸯阵领队吴将军!” 宋应昌赶紧起身站起,回礼道:“宋某早就久仰吴老将军威名,不想今日有缘在此相遇,昔日老将军与戚帅共创鸳鸯阵名扬天下,在东南沿海让倭寇闻风丧胆,台州一战更是歼灭倭寇无数。此次老将军能出山助阵实乃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万千将士之幸。老将军以花甲之年不辞辛劳,一路颠簸到此,请受宋某一拜!”说罢对吴惟忠极为恭敬地深施一礼。 大帐内一众人等听了宋应昌所言都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老者竟然是在二十年前便在戚继光麾下名扬天下的抗倭悍将吴惟忠,也难怪像李如松这等活土匪般的人物竟然也对他如此毕恭毕敬,于是纷纷上前向吴惟忠行礼,吴惟忠却憨厚得如同一个老农般与众人一一还礼。 让杨元、麻贵、刘綎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如果不是在此相遇,实在难以相信这憨厚的老人竟然便是让倭寇闻风丧胆的骁勇悍将。 众人彼此见过礼后,大家重新落座,李如松恭敬地说道:“吴老将军,我原来听说您在山海关老龙口入海处修建长城,不在此次征召之列,心中遗憾不已,没想到您竟然日夜兼程的赶到,实在让如松不知该说些什么。” 吴惟忠连连摆手道:“提督大人哪里话,末将年过花甲却仍蒙当今万岁和朝廷的恩典,蒙各位大人不弃,此次能够讨诏出征实乃末将之幸。 我在山海关听闻此次倭寇数十万大军兵犯朝鲜,更对我大明起了觊觎之心,惟忠身无长物,唯独和倭寇缠斗半生,因此获悉后便从山海关返回台州召唤旧部,随后又折返回辽东,因此耽误了些许时日,请各位大人见谅。此次随我一同来的还有三千抗倭经验丰富、精通鸳鸯阵法的义乌兵和台州兵,以供提督大人调遣。” 李如松听了赶紧站了起来道:“吴老将军此言实在让如松惭愧,您能赶来相助如松已感激不尽,没想到您竟是在这短短的时日内在辽东和东南打了一个折返,如松实在不知说些什么,就请吴老将军受晚辈一拜。”说完对吴惟忠一躬到地。 吴惟忠起身将李如松扶起说道:“还不止于此,我还给提督大人带来了一员猛将。” 李如松问道:“哦?不知吴老将军说的是哪一位将军?” 吴惟忠憨厚一笑道:“我先卖个关子,明天你就知道了。” 李如松爽快地说道:“好!”随后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周说道:“各位将军远道而来,今日如松略备了些长白山中的土产野味,刘綎兄弟,你可是从泸州带了许多好酒来,正好就在这大帐内给各位将军接风洗尘,今晚就痛饮他几大碗,明日整肃人马、开赴朝鲜、痛击倭寇!” 李如柏闻言传令下去,很快便在中军大帐中摆下了一桌长白山中的珍馐美味,众人团团围坐,各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