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戏无间 3 (第3/3页)
成四股并予以妥善安顿,但必须彼此隔离,由你、如樟、如梅、李宁各率两千人马将各股降军严密包围,以防作乱!” 他回头吩咐窖生道:“窖生,你随我和梅大人一同去看看咱们这位大公子!你要在旁确保梅大人的安全,如有不测,唯你是问!”李如柏、窖生一起得令后随李如松、梅国桢一起出了中军大帐,众人骑马来到两军阵前。 梅、李二人见李如樟、李如梅正一左一右地看护着一个双手倒缚,一脸诚惶诚恐的年轻人,猜想自然是投城而来的哱承恩。 梅、李二人并不理会,二人继续抬头向宁夏城头上眺望时,果然见城墙上挂了三个笼子,里面各盛了一颗首级。一个一身戎装的老将正巍然站立在城头,正是哱拜。 李如松、梅国桢不顾众人反对,纵马来到水边。李如松提了一口气高喊道:“城头上是哱拜老将军吗?” 哱拜虽然年老,却中气十足:“正是老夫!如松贤侄,我在十余年前与成梁兄也有过一面之缘,相谈甚欢,不想今日竟成了故人之子的瓮中之鳖,真是造化弄人!” 李如松正色道:“老将军既然与家父有旧交,且听如松一言,时至今日,老将军已然没有其他退路,不如就此开城投降。如松以性命担保,老将军及家人无性命之虞。监军梅大人也在此处,请老将军放心。” 哱拜仰天大笑,笑了一会儿才正色道:“贤侄一片心意,老夫心领,但老夫活到这个年龄,却不想再仰人鼻息,唯一死耳!只是……”说到此处哱拜咬牙切齿地痛骂道:“只是没想到我多年来费尽心血却养了如此一个贪生怕死、狼心狗肺的狗东西!” 哱承恩双手被缚在背后兀自恬不知耻地喊道:“爹,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你那晚不也和我说了吗?我们父子是无法与大明朝抗衡的,我也奉劝你早些开城投降,也免遭屠戮。” 哱拜还想破口大骂,却不料感到一阵头目眩,险些晕倒,一旁的士兵赶紧上前扶住。 李如松见状大怒,喝道:“把哱承恩给我带下去单独关押!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许接近!”李如樟、李如梅答应了一声便命人把哱承恩拖了下去。 城头上,哱拜缓了好一阵才恢复了过来,强提了一口气向城下喊道:“梅大人,两封信便要了我城内一个总兵、两个将军的项上人头,好手段!好手段!老夫我佩服得紧呐!如松贤侄,老夫静待你退去围城之水,你退水之日,便是我大开城门之时,只愿你能约束官军善待宁夏城中的军民,老夫自会在家中等候贤侄虎威,静待你取我首级。只是可惜了,我不能等到哱承恩这个逆子被千刀万剐之日!老夫只是……只是对不起我那东旸贤弟啊!”说完便转身怅然走下城头。 城头上的守军默默地看着老人家离去,忽然欢声雷动,守军开始将手里的火铳和武器都纷纷扔进围城的水里,并开始拆除城头上的火炮。 李如松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忽然下令掘开围城的水坝,围城之水开始逐渐消退。 李如松亲点牛秉忠、李如柏、李如樟、李如梅分别带领五千人马准备自东南西北四门进城,并严令禁止各部兵马滥杀无辜,如有不守军纪者,皆可格杀! 半日后,围城之水彻底消退,宁夏城四周的城门缓缓打开,四路大军开始进城。城内守军已经自发将手中武器都归于一处,李如柏安排一部分明军收拢叛军武器,另一部分明军开始轻点叛军人数,并向城内军民发放干粮和净水。由于被困多日,城内部分军民已经开始断粮,此刻他们一见粮食,城中到处是欢声雷动的热闹景象 。李如松、梅国桢、李如柏此刻策马从喜悦的人们身旁经过,三人情绪却丝毫未被感染,都是一脸的肃穆。因为正在此时,一队明军已经将城中央的哱拜府团团围住,但府门紧闭,里面似乎有什么重物封堵,一时之间难以撞开。李如松等策马来到府门外,便看到哱拜府中开始冒出缕缕浓烟,随后便闻到阵阵焦臭之气。 李如松惊道:“不好,哱拜放火焚烧宅院了!快撞开大门!” 忽听府内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如松贤侄,不劳你劳神费力了,老夫携家人一起上路,也算是了无遗憾。”他话音刚落,众人忽然听到院内发出巨大的爆炸声,一旁早有将士一拥而上护住梅、李二人后撤了几丈。 原来是哱拜点燃了事前埋于地下的炸药将整座府宅付之一炬。看着眼前的熊熊烈火,梅国桢轻叹道:“没想到僵持了数月的宁夏叛乱会如此收场,所幸没有太大伤亡,不过这‘尽灭哱族’的罪名,怕是要落到你如松贤弟的头上了。” 李如松看着眼前的熊熊烈火怔怔发呆,对梅国桢的话似听而不闻,他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将安置城内善后事宜全部交与李如柏,随后和梅国桢调转了马头缓缓出城。 经此一役,李如松和梅国桢二人彼此都将对方视为至交好友。李如松对梅国桢道:“梅兄,我日前已收到内阁调令,令我宁夏之乱一旦平定便火速赶赴京师。临行前兄弟有一不情之请。” 梅国桢苦笑着摇了摇头:“召你如松贤弟进京自是为了赶赴朝鲜抗击倭寇一事,因在当今圣上的心目中,你是能够担负起此重任的不二人选!“贤弟前方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为兄我只能陪你走到这儿了,宁夏一役已然耗尽我所有心力,我也已下定决心,向朝廷请辞,然后寻一处山水俱佳之所在,过一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品品酒、喝喝茶,闲来做些学问,了此余生。” 李如松还想挽留,梅国桢摆手道:“为兄还有两件事要托付于你。” 李如松见梅国桢说得郑重,便也正色道:“请梅兄尽管吩咐,如松定当竭尽所能!”梅国桢点了点头:“贤弟此后如果有机会面圣,一定请恳请当今圣上凡事以天下苍生为念,勤于政务,则是万民之福矣!”李如松听完一时迷惑不解,梅国桢低声道:“你平日远离京城有所不知,当今圣上不知是何原因已经五年未主持过朝会了。这五年来深居宫中,除了内阁首辅,其他官员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 李如松闻言惊愕不已,梅国桢看着李如松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必再问,梅国桢紧皱眉头继续说道:“除此之外,为兄还有一件私事要拜托贤弟。” 李如松连忙拱手道:“梅兄不必客套,但说无妨。”梅国桢忽然一笑:“贤弟营帐之中的泸州大曲实属是人间佳酿,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喝过以后再喝其他的酒品定然觉得索然无味,待为兄归乡以后你可要记得每年都寄给我两坛,以解相思之苦。” 李如松哈哈一笑道:“梅兄请放心,这泸州大曲是江阳城内舒聚源酒坊所酿,这酒坊老板是家父至交好友,说来梅兄或许也该熟悉,便是前任兵部左侍郎舒承宗。” 梅国桢有些意外:“舒大人?梅某虽然与舒大人缘悭分浅,未曾谋面,却听很多同僚提起过舒大人为官清廉,且熟谙兵法,只可惜受胡部堂一案牵连,却不想他辞官之后竟然有这等作为,实在让人佩服!” 李如松点头道:“是啊,舒伯父每年都会给家父寄一些上好的春酿,我会记得给梅兄寄去,请梅兄放心便是。”梅国桢此时眼望南方,眼神中流露出无尽的向往之情,不过究竟是向往未来的美景还是美酒,却无从得知了。在周围军民的一片欢呼雀跃声中,李如松、梅国桢走出宁夏城城门,梅国桢不禁回头有些不舍地看了看被水所泡处处斑驳的宁夏城墙。他心里明白,与李如松共同在宁夏平叛的这段经历,不仅会深深地嵌入自己的心底,在以后的岁月里也会被无数次的回想,并且将会被永载于青史! “李如松,前方还有更遥远、更艰险的路在等着你,可惜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不过我还会竭尽全力去为你做一件事!“时来天地皆同力。唯愿你吉人天相,逢凶化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