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酸枣会盟 (第1/2页)
袁隗之死,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本已经是非常紧张的局势,就像是一锅热油里滴下来了几滴水。 瞬间便沸腾起来了。 洛阳中的士族子弟,能走的,几乎争着走了,剩下不能走的,也是缩着脖子,尽量不与董卓有什么联系。 一时间人人自危。 袁隗董卓都可以杀,更别说是他们这样子的人了。 相国府中。 董卓脸上很是沉郁,在他下面,李儒牛辅吕布等人的表情都非常严肃。 袁隗的尸体,已经是送回袁府了。 袁隗之死,果然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动乱。 贾诩所言不虚啊! 牛辅叹了一口气,想到之前贾诩跟他说他的话。 现在几乎是全中了。 岳父如今将袁隗杀了,几乎是将关东望族都得罪死了,仅仅是一日,洛阳中便逃了不知道多少人。 而且还有人在逃,只不过此时洛阳各个城门都已经是关闭了,他们现在想逃,也是逃不了的。 不过这些想逃的人虽然身子在洛阳,但心早就不在洛阳了。 “袁隗那老小子死了,各位,袁家那边还在闹,这事要如何处理?” 李儒与牛辅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牛辅站上来,他对着董卓行了一礼,说道:“袁家的事情,现在已经不重要了,袁隗一死,主公便已经是将袁家得罪死了,现在想要挽回,已经不可能了,对付袁家...岳父想如何对付,就如何对付。” 现在董卓已经可以随便来了。 并不是说后果不严重。 而是将袁隗杀了之后,再杀几个人,也无所谓了。 董卓看着牛辅的眼神,脸上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挠了挠头,说道:“贤婿说笑了,你们现在,怕是还在生本相国的气?今日之事,日后不会再出现了。” 牛辅叹了一口气,他刚想说话,不想李儒却是先一步上前来了。 “相国,现在的事情,已经不在于袁家了,而在于洛阳逃走的那些人,还有朝堂上的臣属,天下舆论,以及关外的乱臣贼子,相国将袁隗杀了之后,渤海太守袁绍,以及后将军袁术,肯定是要聚兵谋逆的,相国此事不得不防。” 李儒一句话,便将现在的几个主要矛盾都说出来了。 第一便是如何处置那些逃走的人。 短短一日的时间,他们又是拖家带口,现在虽然离开洛阳了,然而只要还没有离开旋门关,离开函谷关,董卓只需要让骑兵前去,知会徐荣等人,便可以轻易将他们追回来。 但是... 追回来的人,如何处置? 杀了? 恐怕激起民变。 不杀... 这些人既然选择逃走,便与相国不是同一阵营的,让这些人留在洛阳,恐怕就像是外面的眼睛一般,时时刻刻将洛阳的消息传递到关外去了。 而且... 将这些人留在洛阳,董卓一系,遭到刺杀的可能性便会增大。 不管是杀还是不杀,留还是不留,现在都是一个问题。 第二,便是朝堂上的臣公们,现在不是逃的逃,剩下来的也当缩头乌龟了。 处理政务方面,就有些紧缺官吏了。 这一点倒好解决。 毕竟李儒手底下,便有不少人想要上位,那些人走了,正是可以培植亲信的时候。 最不妙的,还是这天下舆论。 本来这天下舆论,就已经是对董卓不利了,现在杀了袁隗之后,在那些读书人的笔中,相国恐怕是没有什么好形象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扫六合的秦始皇,即便是有举世之功,只要得罪了读书人,便是功过参半。 与之相同的,还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人... 皇帝名声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董卓了。 也因为那些人是皇帝,所以在他们在世的时候,那些读书人的笔根本是不敢写什么的,但是董卓并非是皇帝。 那些读书人可不会手下留情。 只要被那些读书人一经描绘,你就算是没有多少错,他们也可以给你找出错,编出错来。 更何况... 董相国可不是一个完好无损的蛋,他这个蛋上,满是裂缝。 那些读书人在这满是裂缝的蛋上,实在是太好找出破绽来了。 天下舆论一变,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事倍功半了。 而且... 这天下的赋税,也收不上来了。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三,便也是最紧要的了。 关外的那些关东望族们,以袁绍为首,已经是秣兵历马了,现在袁隗一死,他们进攻,便就近在眼前。 讨贼的檄文,之前都是传出来的。 董卓听着李儒的话,他倒也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脸上才显得沉郁。 “那...如何解决?” “对于那些逃走的人,以我看,便都放了,就算是找回来,只是徒增防备而已,没多少用处,至于朝堂中的人,天下的舆情,那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有所转变的。” 对于前面两个问题,李儒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牛辅听了之后,上前一步,轻轻摇头。 “岳父,博士的计谋,却是不太合适,对那些逃走的人,岳父若是不将他们追回来,然后让此时洛阳的人看到出逃洛阳会有何种下场,恐怕日后,洛阳不会再留一人,而且...关外作乱之人,不少人的家眷亲属都在洛阳,都在哪些出逃的名单之中,岳父若是能够将这些人握在手上,在关键的时候,未尝不是一张好打的牌?至于天下舆情,只要岳父勤修兵甲,手中又有皇帝,待风波之后,未尝没有扭转天下舆情的机会。” 在来之前,牛辅便已经是与贾诩商讨过了。 与贾诩比起来,李儒心还是太善了。 毕竟这毒士之名,也不是随便一个人便能够叫出来的。 “中郎将,你这计谋,看起来好,但后果恐怕也不小,这些逃离洛阳的人,可不是什么善类,他们留在洛阳,恐怕会是一个祸患!” 牛辅看着李儒,他早就知道李儒会反对了。 此时脸上倒是没有异色,只是笑了笑,说道:“他们不是善类,我等就是善类了吗?” “好!” 牛辅的言语,无疑是非常契合董卓性情的。 李儒一直叫他忍,他早就是快忍不下去了。 而且他的性情,也注定他不是一个忍得住的人。 如今牛辅的计策,明显可以出一口恶气! “我觉得牛辅的计策就非常不错!” 也顾不得李儒反对,董卓直接是表明态度。 “我之前与黄巾军都打过交道,与凉州那边的异族人也打过交道,他们不是善类,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