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 拜年(一) (第1/1页)
从刘府出来,一路街巷空旷,偶尔有行人路过,也都是步履匆匆,四周已经有炮竹声响起,大年夜将至。 梅长青回了梅园,见众人正忙碌着摆放茶点,听说晚娘在后厨炒菜,小丫头便跑去帮晚娘了。 夜色降临,大家先去祠堂里上了香,然后十几个人围着一张拼凑的大桌子吃起了团年饭。 饭后,晚娘让燕小乙去放几串“关门炮竹”,其他人年纪不小了,没那心劲儿,唯有小丫头扶门观望,见小乙探手去点,她身子不由的缩在门后,炮竹一响,惊的她“哇哇”大叫,随后又拍着手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晚娘乐的眯着眼,觉的家里多了个女孩子真好,想到这儿,她回头扫了一眼家里的十几条光棍儿,众人瞅着门外没注意,突然身子打了个寒噤,心头一股莫名的不安,想来大年三十的挺晦气,心下默默的念叨几声,“大吉大利……” 待燕小乙放完炮竹关了门,一群人围坐一起谈笑、吃杂食、守岁。 梅长青瞥了一眼安宁,见他跟人说笑,一如汴州时的安宁。 一般年长的守到半夜就睡了,年轻人得要守到天明。 一夜灯火通明,子时刚过,晚娘带着睡意朦胧小丫头回屋了,剩下的人继续闲聊。 外面鸡鸣后,众人停嘴,彼此对望,笑着道一声,“师兄(师弟)吉祥!” 晚娘清早起来,众人依次进门给她道吉祥,她笑着给压岁钱,给的不少,都是碎银子。 瑾儿端着热水去了梅长青房里,看到梅长青,睁着亮晶晶、乌溜溜的大眼睛,甜甜道,“少爷新年吉祥!” “瑾儿新年吉祥!” 随手将晚娘给的碎银塞给瑾儿。 瑾儿自小就被家里人卖进了刘府,无牵无挂的,也没个花钱的地方,不过她还是收下了,想着平日里陪公子出门,总会有用的着的地方。 燕小乙在楼下喊,“九爷、瑾儿,我们要放炮竹了,要不要看?” 梅长青便带着小丫头下楼去了前院。 年初一放“开门炮竹”,除了图个喜庆,也有驱魔、辟邪、消灾的寓意。 园子外、院子外摆了十几串炮竹,师兄们也来了兴致,嘻嘻哈哈的轮流点放,小丫头躲在梅长青身后,探着小脑袋观望,待炮竹声起,又捂着耳朵惊叫,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一时间,整座钱塘城到处都是炮竹声,热闹非凡。 初一不出门,初二女婿拜丈人,初三出门走亲访友拜早年。 所以,初三一大早起,梅长青跟晚娘说了声,便带着燕小乙出门拜年,初五之前女人“忌门”,一会儿要去沈府,所以他没带瑾儿。 按理应该先去刘府的,但梅长青先打算去沈府,沈府去了只是拜年,刘府大抵是要留下吃午饭的。 正月拜年,讲究“只进不出”,串亲访友拜年都要带礼物,一般不从家里拿东西,都是去街上买新的,否则家里新年要“失财”。 梅长青自然不能免俗,路过街市时让燕小乙停下,下车转了一圈,也没找着合适的东西送,太贵了他买不起,太普通了又显得没什么诚意,思虑间,看到前头有家卖笔墨纸砚的店开着,便走了进去。 店掌柜四十来岁,一身书生长袍,此刻正埋头看书,听闻有人进来,抬头见是个少年人,便没有吭声。 梅长青见状,也没去自讨没趣,自顾自的逛了起来,转了一圈也没寻着个心仪的物件,瞅见店掌柜身前桌上摆着笔墨,心思一转,便有了主意。 “掌柜,我要两张上好的宣纸,您这笔墨能借我一用吗?” 掌柜的点头,起身帮他找了两张宣旨,指了指桌上的笔墨,示意他随意。 “谢谢!” 梅长青铺开宣纸,一边研墨一边盘算着写点什么,待墨汁均匀,他蘸墨舔笔,提笔挥毫: “数卷奇文物志无心匀翠墨,一钧初月南航北驾为苍生。” 将之放在一边,又摊开另一张宣纸,继续写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附了名,吹干墨迹,他刚想喊老店掌柜装裱一下,却见店掌柜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一旁,此刻正望着自己手里的宣纸出神。 “掌柜先生?” 听到他轻唤,店掌柜这才回神。 “公子是要装裱吗?” 掌柜的话声儿客气了许多,隐隐含着一丝敬意。 梅长青点头,将两张写好的宣纸递给他,“简单装裱下即可,小子赶着去拜访长辈。” “好的!” 店掌柜接过手,匆匆去了里屋。 大点、好点的书画,精装一下怎么都得七八天,不过梅长青只需要简单装裱下,看着好看些即可,大约小半个时辰就弄好了。 收了钱,掌柜的将他送出门外,待燕小乙驾车离开后,他才一脸复杂的转回店里。 心道,这少年人却是写的一笔好字,更难得那两幅字的内容,他也是个读书人,岂能看不出好坏?从他那衣着打扮来看,怕是哪家的贵公子吧,附名梅长青,钱塘什么时候有个梅家了?难道是迁来的北人? 沈府距刘府不远,都在城中地带,梅长青第一次来,只清楚个大致方向,好在知道沈家的人不少,路上随便拦了个人问了下,便找到了门前。 门台高大,门口卧着巨兽,两扇朱红的大门紧闭,门口站着守卫,不愧是太守沈家,端的气派。 一般初二过后走亲访友的较多,依沈老如今的地位,来沈府拜访的人自然少不了,沈老嫌麻烦,干脆就让老管家去门口守着,一般人直接就劝回了。 梅长青递上拜帖,守卫敲了下门儿递了进去,很快就见老管家走了出来。 “梅公子您来了,快里边请。” 说罢,对一旁的仆人吩咐道,“速去禀报老爷,说梅公子来了,我先引梅公子去客厅等候。” 沈家书房里,沈老正和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闲话,男子叫沈福,沈老的长子,就在郡守府任职功曹。 仆人跑来道,“老爷,来了位梅公子拜访,管家引他去了客厅,让小的过来请您。” “哦?长青来了吗?这臭小子,总算来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