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75 吃味儿 (第2/3页)
在她看来,无论是柳蕙香,还是唐淑婉,亦或者貌似对苏贤有意思的南宫婉儿,都不是她的对手,不放在眼里。 可是女皇…… 她见女皇面露如此表情,顿知女皇对苏贤也有很强的占有欲,这让她从心底冒出一股nongnong的危机感! 属于自己的某种东西,即将被女皇霸道的夺走! 她绝不允许…… 好在,兰陵公主还是理智的,她快速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当务之急,是打消掉女皇的顾虑,帮苏贤夺下幽州刺史。 她定了定神,对女皇拜道: “陛下,臣坐镇河北道之际,曾亲自见过那唐矩,如范阳县侯在奏疏中所说,此人确有能为……” 尚书六部的宰相们,见兰陵公主都站出来了,也纷纷跟随,说什么“举贤不避亲”,幽州刺史那样重要的位置,应该“能者居之”等等。 女皇渐渐回过神来。 面上的吃味儿表情渐渐消失。 她其实早已知晓,苏贤将与唐家联姻,若是在以前,她绝对会阻拦,不过现在嘛……刚才只是身为女人的本能反应罢了。 相对于苏贤的功绩,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加之,她刚刚才被“南陈同意合作抗辽”的天大好消息“轰炸”过,那也是苏贤的功劳,她现在爱苏贤还来不及,又怎会在这种“小事”上寒了苏贤的心呢? 所以,女皇的表情渐渐变了,迟疑之色消失。 钱中书的表情也跟着变了,这样都不能劝阻女皇,他心中大急。 新任幽州刺史都已上路,难道要被追回么? 那样岂不招人笑话! 不行! 钱中书心念如电,快速思考对策。 终于,他又一次灵光一闪,大声对女皇拜道: “陛下,范阳县侯在查案一事上,确有了不得的才能,尤其是从含嘉仓城废墟之下发现的那数百万石粮食……”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范阳县侯就能妥善处理梁辽两国间的繁杂事务,他毕竟年少,需要更多的历练。” “尤其是幽州,地位十分重要,不是小儿游戏之所,还请陛下三思,应当派遣老成、稳重之人坐镇河北道方可!” “请陛下明鉴!” “……” 话音落后,众臣沉默。 其实,钱中书此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女皇闻言后却嫣然一笑,看着钱中书问道:“钱中书的意思,是说苏爱卿的能为不足以担此重任?” 钱中书躬身道: “臣不敢,臣只是建议稳妥一些,毕竟范阳县侯虽然厉害,但也太年轻,年轻人嘛,总是容易冲动,进而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女皇点了点头,这话她十分认可,眼前不由浮现出苏贤“扑在她身上”以及“心安理得享受她特殊服务”的画面,抿嘴笑道: “此话倒也有理,年轻人就是易冲动,还胆大包天……” “……” 钱中书见此,不由大喜,认为女皇听进去了。 兰陵公主等人则是心中微微一咯噔。 女皇旁若无人,继续说道:“不过,若说犯错,倒也没那般严重,毕竟……是朕刻意勾……引导的……” 啥? 群臣一脸懵。 女皇最后一句话似乎没有听懂。 “咳咳!” 女皇回过神来,面不红气不喘,抬眸看着钱中书及诸位大臣,灿烂笑道:“诸位爱卿不是好奇那位促成我大梁与南陈合作的功臣是谁么?” “对啊,刚才被打断了,竟差点忘了这一茬,臣等敢问陛下,那人究竟是谁?”众臣问道。 女皇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面貌一新,嘴角笑容久久不散,迎着众臣渴求的目光,她清了清嗓子,看着钱中书问道: “此人促成大梁与南陈合作,是什么功劳?” “功在社稷,足以载入史册!”钱中书想也没想就答道。 “此人的能力如何?”女皇又问。 “此人之能为,足以坐镇河北道,抵抗辽国铁骑的袭扰!” “说得好!” 女皇含笑点了点头,随即停顿一瞬,似是在斟酌字句,数息后方才笑道:“那人其实并不神秘,诸位爱卿都认识。” 她话说一半便打住,还侧眸瞥了眼钱中书,嘴角笑意渐浓。 钱中书微微蹙眉,心中渐渐升起不好的预感……对了,女皇为何忽然重提此事,还问他那些问题,莫非…… 钱中书心神剧烈震动,张大嘴巴微微喘气。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他紧咬牙关,将那个该死的念头强行压制下去。 在场的宰相们也不是庸俗之人,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些猜测。 女皇没有继续折磨大家,干净利落的道出那人姓名: “那人便是范阳县侯、左武卫大将军,钱中书口中年轻易冲动、能力不足以坐镇河北道的……苏贤,苏爱卿!” “……” 御书房中鸦雀无声。 这个结果,众臣虽隐隐有所猜测,但现在亲耳听女皇道出,心中的震惊还是宛若天崩地裂,从头震到脚。 “不!不可能!” 钱中书不敢相信,当场失态。 回想起方才自己对“那人”的夸赞,他无地自容,真恨不得用脚趾挖出一个三室一厅,然后躲进去。 而且,他方才还想着将“那人”拉拢过来,为太子殿下效力呢。 可是谁曾想到,“那人”就是苏贤…… 他污蔑人家太年轻,易冲动,不足以坐镇河北道抗辽,结果人家反手就丢出一件吊炸天的壮举。 这事儿太魔幻…… “住口!陛下亲口所言,岂能有假?” 其余宰相,包括兰陵公主,全都对钱中书口诛笔伐。 苏贤又下一件大功,让他们既感到意外,细想之下又觉得附和情理,加之此事又出自女皇之口,便由不得人随意诋毁。 南宫婉儿缓缓深吸一口气,双目渐渐痴迷,苏贤又立下一件天大的功劳,若他向女皇讨要她……她将像最卑贱的女奴般报答他。 兰陵公主心下更是大喜,苏贤越立功,对她越有好处。 其余宰相也是反应不同,但大多都是高兴与赞叹,大梁有苏贤,是大梁的福祉…… 女皇很满意众臣的反应,随即缓缓道来,将数日前,苏贤提出联合南陈抗辽之事一一道出,讲得那是津津有味。 众臣听得也是如痴如醉。 不过,兰陵公主除外。 她听着听着,面色慢慢的就变了,由一脸高兴转化为……吃味儿,眼神略带警惕的看着高高在上的女皇。 为什么? 因为这件事她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