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六章:纳忽里的疏忽 (第1/2页)
“眼前的这些明军,一看就是冲着哈密来的,咱们现在该如何?要不要将咱们之前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 一个汉子看向走在最前面的头领。 头领回过头来,静静的看着这个汉子。 不是头领不愿意同意这个办法,实在是这样的方式方法太过冒险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在知道那是一群明军,并不知道这些明军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明军的打算是什么。 在没有弄清楚这些事情的前提下,贸然动身的话,谁也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 “咱们是什么人?咱们这些人,身上的身份明证全都没有了,眼前的这些明军能够相信咱们吗?就算眼前的这些明军能够相信咱们,那咱们该如何说? 要知道,咱们的部落还没有归顺大明,说起来,咱们对于大明来说,还都是逆臣。 要是咱们之前的那些东西还在,那咱们凭借着这些东西,还能和这些明军斡旋,可现在什么都不剩,让他们如何相信咱们?别忘了,现在的哈密,还是大明的臣属!” 头领一字一句,将他们现在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头领也想将哈密以及自己的情况告明军,让明军为他们主持公道。 可问题就在于,这些明军能不能相信他们所说的那些话。 要是相信还好,将自己的这些事情都解决了。 要是不相信,那可就完蛋了,搞不好会被明军直接杀了! 头领的声音落下之后,周围的人不再说话。 头领说的很有道理,这个时候,只能先静观其变,看事情是如何发展的。 朱棣看着眼前的城池,心中想着来的时候,朱元璋说的那些话。 “老四吧,你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在打仗这一方面,你是俺这么多的儿子当中,最厉害的一个。 这次将哈密的事情交给你,就是让你将哈密的事情彻底的解决,至于如何解决,那全都看你了,俺赐你尚方宝剑,行便宜行事之权...... 朱元璋的这些声音在朱棣的耳边不断的响起。 表面上来看,朱元璋给了朱棣绝对的权利,但要剖析来看的话,这种绝对的权利,反而成了一种制约。 要是朱元璋在朱棣来之前,将朱棣要做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那朱棣只需要按照朱元璋的安排来做事就行了。 可是现在,所有的决定权都在朱棣的手中,这让朱棣一时之间有一种老虎吃无处下抓的感觉。 朱棣在北平那么多年,本事自然是有的,但这里和北平完全不一样,朱棣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那些办法就有用。 姚广孝看着如此模样的朱棣,开口道:“殿下,贫僧以为,咱们目前的只要职责,就是重新构筑哈密城。 在来的时候,陛下什么都说没有说,只是着重说了要重新构筑哈密城,贫僧觉得,不如直接将哈密城拿下来,让咱们的人直接接手!” 朱棣听着姚广孝的声音,点了点头,“俺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你要明白,咱们现在师出无名,没有正儿八经的理由,就这么贸然出击,是有问题的!” 朱棣还是被“师出有名”这个名头给困住了,这个时候的人,就算是要造反,也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更别说这样的了。 “还是先派遣使者进去看看如何吧,咱们还是小心一些,同时做好准备!”朱棣说道。 没过多久,营地安扎完毕,朱棣坐在中军大帐中,捧着一个水葫芦,不停地喝水。 这里气候干燥,比北平还要干燥,要是不能及时补充水分的话,会很难受。 现在的朱棣正值壮年,新陈代谢旺盛,每天都要喝大量的水。 喝完水,朱棣将使者派了出去。 使者一行人有三人,除了骑了一匹战马之外,什么都没有携带。 他们拿着朱棣的大旗,以及身份明证之类的东西,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哈密卫的城墙下。 哈密卫中的人在知道朱棣的兵马过来的时候,就将城门关闭。 在这大戈壁滩上,水源稀缺,这里的城池自然不会设置护城河。 这些侍卫一直来到了城门口边上,城墙上的士兵早已经发现他们。 只是看着这些人手中的旗帜,城墙上的士兵全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消息,在很短的时间内,传到了纳忽里的耳朵中。 正在和丞相商量事情的纳忽里看到门外有几个侍卫朝着这边跑来,就明白估计是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果不其然,这几个侍卫在来到纳忽里的面前后,将城外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纳忽里的脸色变了变,有些不敢详细的道:“什么?燕字大旗?还有明字大旗?这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明军的旗帜,基本上都是以“明”字大旗为主,以主将姓氏大旗为辅。 纳忽里对明军不敢说多了解,但也和攻略这边的明军熟悉。 在他的记忆中,明军那边,似乎并没有姓燕的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想不通这里面的原因,纳忽里看向丞相,问道:“丞相,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还有燕字大旗?难道是那个我不知道的明军将领吗?” 纳忽里的脸色有些着急,他非常讨厌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让纳忽里人非常难受。 丞相一时半会之间也没有想到姓燕的将领是谁,可他毕竟见多识广,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事情。 丞相皱着眉头,细细的思考着这里面的事情。 片刻之后,丞相忽然睁开眼睛,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莫非,是大明燕王?!” “什么?大明燕王?这怎么可能?” 纳忽里直接站了起来,脸上的惊骇都快变成了实质。 纳忽里就算再怎么孤陋寡闻,也知道燕王朱棣的名声。 这个大明境内,目前最能大的藩王,又如何不知道呢? 只是,他想不通,燕王朱棣封地在北平,为何现在跑到这里来了? 以纳忽里对朱元璋的了解,但凡让自己的儿子出来,那就代表着大概率有战事要发生。 一个北平的王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