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陈松的办法 (第2/2页)
何朝臣,而且每位御史每年必须举劾两次,否则以怠职论处,轻则调迁,重则罢官免职。 这样一来御史们必须钻山打洞地去找寻官员们的错处,而且不能道听途说,必须写明某事发生在何年何月,有何人作证,御史挟嫌诬告,一经查出罪加三等。 这样的设置本意是好的,可不能长久。永乐年间之后,这些御史们就开始跳了。 尤其是嘉靖年间往后,这些御史们更成了党争的先锋。 所以说,必须要取消掉他们风闻奏事的权利。 “地方上的督察院分部,只有搜集侦查证据的职责,至于缉捕审判之职,只能由朝廷的都察院进行……” 陈松不停的说着,他说的这些糅合了后世的监察制度。 放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破天荒的。 朱标听着陈松所说的这些内容,越听越兴奋。 虽然督察院失去了风闻奏事的权利,但却拥有了审判官员的权利。 而且还将缉捕审判和搜集侦查两个权利分开,双方相互制约,在更大的程度上限制尾大不掉。 朱标听得很明白,如果将这个都察院死死的握在手中,那么就相当于变相的控制了天下所有的官吏。 都察院这个衙门,和锦衣卫不同。 里面的人都是文人出身,按道理来说,屁股和天下的文人应该是一边的。 所以,接受度也要比锦衣卫更高一些。 就算全天下的官员都反对,但督察院里面的那些御史们,恐怕会迫不及待的让朝廷实施这个政策。 风闻奏事的权力,哪里有实权来的爽快? 只要是个人,都喜欢那种手握大权的感觉。 “可以将督察院的所有职责全部写进大明律,用律法来规定衙门的运行! 考成法和都察院以及六科之下,各地的官员不可能这么跳脱。 而且根据考程法,各地的官员所上的奏折,会进入六部先进行处理。这样一来,会大大的提高处理奏折的效率。”陈松最后说道。 陈松来自后世,他更习惯法制。 朱标的思维显然比陈松还有活泛,他很快就想到了制约督察院的办法。 那就是现在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 用督察院来控制百官,然后再用锦衣卫来控制督察院。 天下官员有不法事,用督察院来处理。督察院有不法事,用锦衣卫来处理。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再怎么闹,皇帝也不会和官员们直接对上,中间还隔着一个督察院和锦衣卫。 朱标想明白这些事情之后,直接将陈松扔在了原地,头也不回的朝着暖阁跑去,甚至连一句招呼都没打。 陈松看着远去的朱标,摇了摇头,往前走着。 朱标很快就来到了暖阁,站在朱元璋的面前,脸上满是兴奋。 朱元璋睁开眼睛,看着去而复来的朱标,皱着眉头说道:“怎么又来了?不是让你出去吗?” 朱标猛吸几口气,急忙说道:“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难道是将丞相再放出来?不可能!”朱元璋直接呵斥。 朱标急忙喊道:“不是将丞相直接放出来,而是另外一个办法!” “另外一个办法?还能有什么办法?”朱元璋不置可否,他并不觉得朱标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想到什么好办法。 朱标也没有浪费时间,将陈松刚才给自己所说的那些全部说了出来。 起初,朱元璋还不在意,认为这只是朱标在胡言乱语。 可听着听着,他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当朱标最后一个字落下时,朱元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重复一遍,赶紧再重复一遍!” 朱元璋的语气有些急切,迫切的想要让朱标再次重复。 朱标二话不说,开始重复这些内容。 这一次,朱标的速度很慢。 朱元璋也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只不过这些观点,朱标很多都没有办法解决。 当朱标再次将这些内容全部说完之时,朱元璋的脸上涌现出各种各样复杂的表情。 过了好久,朱元璋道:“你说的这些办法,不是你想出来的吧?” 知子莫若父,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非常了解,他不觉得这个以仁德著称的太子,会想出如此阴险的办法。 没错,在朱元璋的眼里,这个办法非常阴险。 但同时,朱元璋就非常希望这个办法是朱标想出来的。 如果这个办法真的是朱标想出来的,那么就代表,自己这么多年孜孜不倦的潜移默化,终于有了成果。 朱标哪里敢隐瞒事实?他将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常青?!俺就知道是他,这个家伙,在俺面前畏畏缩缩,什么也不说,倒是在你那里喋喋不休!” 朱元璋瑶瑶头,开口呵斥。 只是,这呵斥声中并没有多少埋怨,更没有多少愤怒。 要是其他的皇帝,遇见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责罚陈松和朱标。 可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件事情无所谓,尽管虽然让他不爽,可无伤大雅。 朱标是他的继承人,是他最看重的儿子。 陈松能对朱标说出这些话,说难听点,陈松和朱标是一派的,是朱标的铁杆。 这样不好吗?这样很好,朱元璋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历史上的蓝玉嚣张跋扈,不是一天两天,但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都能捏着鼻子认了,更别说陈松了。 朱元璋想让朱标将陈松叫过来,话还没有说出口,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看着朱标,说道:“这样吧,这件事情俺就交给你了。反正最近这些时间里,你大部分都在处理政事,让俺看看你处理的怎么样。 如果你能将这件事情彻底的办好,拿着大明江山,俺就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了!” 朱元璋一脸期盼的看着朱标。 陈松刚才所说的那些,朱元璋可以明显的听出来,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 如果想要将这个办法彻底的落实下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间要经历的事情也很多,这件事情也非常考验帝王心术以及帝王手段。 如果朱标能够将这件事情完完美美的办好,那就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说句难听点,就算朱元璋在朱标搞出来这些之时驾崩,朱元璋都会死而无憾,都会放心的将江山交给朱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