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章:郭桓案(中) (第2/2页)
!” “有什么事情就说吧,只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定然会竭尽全力帮你!”余敏率先说道。 “就是,赶紧说吧!”剩下的两人也一口同声的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 茹太素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此事为真?” 余敏一拍自己的大腿,那个兴奋劲,差点没蹦起来。 丁廷也是差不多的反应,兴奋无以言说。 御史言官的职责是什么?那就是弹劾不法事。 这件事情要是落实了,那就是立朝第一贪腐之案。 那几人的名字就会伴随此案,在青史中留名。 更重要的是,要是此案真的办成,那自己这些人就会有明察秋毫、不怕权贵的美名。 对于御史言官来说,这可是最重要的东西。 俸禄虽然不多,以后要是致仕,靠着这个,在地方上也是德高望重之人。 可能没有多少金钱,但对于名声,加成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真是因为这些好处,俞敏和丁廷才会如此激动。 程樘也激动,可脸色更深处,却是另一种表情。 “茹兄,此事就交给我们吧,我们定然会将这事办好!”余敏信誓旦旦的说道。 丁廷也表态了,“就等着我们明天的好消息吧!” 茹太素没有怀疑其他,和各人说着一些劝慰的话。 这个时代的背叛,代价是很大的。 茹太素和这些人都是同乡,要是有人背叛,那么在同乡之中,就会被人排挤。 看起来是背叛茹太素,其实就是背叛家乡,背叛老乡。 这是很严重的,要是背叛的话,名声就会全被毁掉,其他地方的人,也会觉得,既然你都能背叛家乡,那就能背叛他们。 明朝末党争不断,那些所谓的“党派”,几乎都是以地域为系带。 在重视乡亲的古代,背叛,无异于自毁长城。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茹太素和眼前的这些人关系莫逆,所以就不怕这些人背叛! 可是,人心隔肚皮,谁又能知道谁心里想的什么呢? 月下,这些人离开了茹太素的家。 走在回家路上的程樘心事重重,他回头看了一眼茹太素的家,忽然调转方向,走进了黑暗中。 ...... 黎明刺破黑夜,朝堂平静下来。 刚刚结束了今天早上的议题,朱元璋稍微有些疲倦。 昨晚批阅奏折到很晚,加之年龄已大,疲倦难以避免。 就在准备下朝的时候,余敏和丁廷对视一眼,站了出来。 两人手中的笏板高高的举过头顶,异口同声:“启奏陛下,臣等有事!” 朱元璋坐直身子,有些意兴阑珊。 这些御史,站出来无非就是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大部分情况下,也没有什么正事。 “说说吧,什么事情!”朱元璋随口说道。 “陛下,臣弹劾户部侍郎郭桓侵吞国库库粮,私自售卖国库库粮,侵吞浙西秋税......” 一串串罪名从余敏和丁廷的嘴里说了出来。 只是,原本打算一起站出来的程樘,此时却没有站出来。 等到余敏和丁廷反应过来时,已经将这些罪名说完了! 两人还没有来得及思考程樘为什么没有站出来时,各种各样的惊呼声以及倒吸冷气的声响起。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就像是锅底一样,疲倦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哪里还有一丁点的倦容? 陈松没有过多的意外,只是淡淡的看着眼前之事。 茹太素和陈松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 其他的臣子,大部分都是震惊、不信以及惊骇。 可是郭桓等人,却没有想象中的惶恐,倒是平静不少。 杀机涌动,脸色阴狠,一字一句的逼问:“此事事关重大,可有证据?” 朱元璋的身子都在颤抖,要是真的如此,那可就是当朝第一贪腐大案。 最近这几年,自从锦衣卫设立之后,朱元璋自认为在自己的治理下,朝中再没有任何贪腐之事,可谁能想到,会是这样在一个结果。 老朱不止一次说过,在自己的治理下,已经远超前元。 可是,今天这事就像是一个大嘴巴子一样,狠狠的甩在了老朱的脸上。 指着老朱的鼻子告诉老朱,你在想屁吃。 朱元璋强忍着愤怒,冷冽的道:“此事如何?” “此事千真万确,臣等敢用项上人头担保!” 余敏和丁廷异口同声的说道。 在说的时候,两人看向站在不远处的程樘,示意他赶紧过来。 话音落下后,程樘果然走了过来。 余敏和丁廷两人心思也开始安定,但程樘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两人彻底变了脸色。 程樘郑重其事的朝着朱元璋拱拱手,道:“陛下,这两人早已经和富平侯媾和,早已经是富平侯的党羽,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富平侯已经将户部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反转惊起,朝堂上再次布满了倒吸冷气的声音。 余敏和丁廷大惊,慌乱的看向程樘,脸上除了惊骇就是不可思议。 “程兄,你......”余敏指着程樘,说不出来话。 事已至此,如何看不明白?程樘背叛了他们! 郭桓和赵瑁冷笑连连,脸上满是不屑和阴冷。 茹太素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看的厉害。 被自己的老乡背叛,这是人生的耻辱,这是莫大的耻辱。 陈松的脸色抽了抽,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看向茹太素,看到了无辜以及愤恨。 只怕,茹太素也不知道这事。 看向余敏和丁廷,两人的表情不比茹太素好多少。 众朝臣的目光在陈松和余敏他们身上不停的流转。 蓝玉等人窃喜起来。 朱元璋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先是一愣,反应过来之后,脸上出现了短暂的茫然,紧接着,以质问的目光看向陈松,“如何?” 陈松站了出来,手中的笏板高举过头顶,正准备说话,可却被朱元璋打断。 “行了,不要再多说,今日早朝到此为止,退朝!” 袖子一挥,一脸阴沉的走出了金銮殿。 众朝臣显然还没有从惊骇中反应过来,呆呆的站在原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