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书的曲解(大章) (第1/2页)
缝隙,渐渐扩大。 小灰腾地跳起,闪躲到天煞明王石像后,小心探出脑袋,好奇窥视。 杜必书不由松了一口气。 等待,静静等待。 在四道期待的目光下,石门越开越大。 直至完全敞开! 卟! 门后蓦然闪过一团光亮,将其中的场景展露了大半。 那是长明灯自燃点亮。 一间不大的石室。 如同闭关修炼的静室。 又耐心等待了数十息,确定没有危险发生,杜必书取出摄魂盅挡在身前,迈步进入。 石室内空荡荡,见不到任何陈设。 唯独,三面石壁刻满了娟秀的古篆文。 从左往右,初看篆文的首篇,杜必书登时一阵恍惚。 “夫天地造化,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清浊乃陈。” 这不是天书总纲么? 心中略有失望,可他还是耐着性子快读。 天书总纲被魔教中人称为‘圣典’,出现在这里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按照字型的大小,这里的篆文字数明显超出了总纲。 很快,杜必书发现了不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这段文字之后,赫然以小一号的篆文注解:“阴阳调和之道,在于采阳而补阴,以阳之烈,补阴之柔,方能自身圆满。此即为合欢之要义。” 呃,这就是合欢派功法的由来吗? 杜必书迅速反应过来。 魔教各宗各派的功法,都来自这所谓的‘圣典’,对圣典的理解不同,自然也造就了不同的修炼流派。 比如炼血堂,崇尚血为修炼之根本;又比如长生堂,以收取精元获长生为基调。 此类,不胜枚举。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大道,是故,得阴阳者,得大道。”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云在上,雨在下,是为‘翻云覆雨’,故阴在阳上,攫阳之盛。修道一脉竟做出相反解释,荒谬!” “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 :“阴阳合欢,清温御暑。阳气殆尽,弃之。修道一脉妄图同济,可笑!” …… 目光掠过天书内容的每一段注释,杜必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虽然注释中夹杂着偏激暴戾的言语,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对天书的领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些注释,还算不上合欢派的修炼功法,但也有了功法的雏形。从寒雪那里翻出的前七层功法,或多或少就在阐述引申这一点。 越看下去,心中感慨越多。 渐渐地,杜必书已沉浸其中,进入了玄之又玄的顿悟状态。 目光在石壁篆文掠过,脑中空灵无比。 …… 看过了所有的篆文雕刻,杜必书静静伫立。 体表的毛孔主动敞开,隐隐攫取着四周逸散的天地灵气,气海翻涌不已,体内的法力自行运转,如海岸的潮水上涌,一浪高过一浪。 一个时辰过去。 在经络中运转的法力,迅疾向气海位置缩回,攫取的灵气紧随其后,将气海即刻灌满欲胀。 卟! 气海中,传出轻微的闷响。 在这一刻,杜必书周身的气质,得到了某种升华,多了飘然出尘的儒雅。 玉清境九层! 杜必书慢慢睁开了双眼,惊讶地内视气海内蕴藏的法力。 翻涌如浓厚的云朵,几欲滴出水来,这是法力显化凝液的先兆。 没错,超过了玉清境八层! 是玉清境九层无疑! 竟然,跨阶提升了修为! 顿悟,这就是顿悟的效果! 朝闻道,夕死可矣。 难怪有那么多修炼者追求顿悟,甚至为了一点儿能增强领悟的宝物,甘冒风险或大打出手。 一朝顿悟带来的好处,远胜过数十年的苦修。 杜必书瞄了一眼面前的石壁,心生无限感慨。 “咦?末尾还有几行字!” 俯低身躯,稍加辨认。 “为追上他的脚步,吾在圣典中独辟蹊径,领悟了阴阳大道,创立合欢派。 奈何他的心中,唯有炼血。 恨!恨!恨!” “吾妹曲解圣典,竟认同阴阳并济,有违宗规,连他也反对。在此闭关,不出,不见!” “金铃欲舍合欢基业,随他居于滴血,不复出! 余生无悔!” 三段话的字迹有些潦草,但与注解文字出自同一人,结合内容判断,应该是金铃夫人所留。 在死灵渊下的滴血洞,确实有一具男子骸骨,其身份正是八百年前叱咤风云的黑心老人。 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的骸骨。 由此可见,金铃夫人并未留在滴血洞,反倒是合欢铃被保存在铁盒中,最后被碧瑶所得。 换言之,金铃夫人的去向成迷,或许早就香消玉殒。 不过,在黑心老人骸骨后,藏着一些遗言,明显是两个人所留。 “深情苦,一生苦。 痴情只为无情苦。” “芳心苦,忍回顾。 悔不及,难相处。” 再结合此地留下的几行字,八百年前的往事,也能猜个大概。 无非是当年的黑心老人为了事业,辜负了痴情一片的金铃夫人。 金铃夫人为了同情郎长相厮守,不惜前往滴血洞居住,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让她馈赠合欢铃离去。 最终,黑心老人被正派枯心上人重创,逃回了滴血洞,大限将至之下忆及往事,追悔莫及。 这种情节,可算作仙侠版本的梁祝,典型的一出爱情悲剧。 感慨过一阵儿,杜必书站起身,以脚尖拨了拨在角落酣睡的小灰,走出了这间石室。 合欢派的修炼心得,他没有兴趣琢磨,能触类旁通有了顿悟,已经是意外之喜。 目前当紧的,还是去瞧一瞧另一间石室,最好能找到一条出路。 真要找不到—— 那只能重回火海戈壁,等待曾书书在阵外的搭救。 关上石门。 鸳鸯扣法宝自动从凹痕里弹了出来,杜必书伸手一抄,转身绕过了两座石像。 对于这两位‘邪神’,他向来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不信奉,亦不诋毁。 “小灰,你待在这里两天,饿了吧?” 看到身后紧跟的小灰略显疲惫,杜必书拍了拍腰间的干粮袋和水囊。 小灰精神一震,狂点猴脑。 想想也是,都被困了好久。 杜必书摘下干粮袋和水囊,随手抛给了小灰。 幽冥圣母一侧的石门,与前一扇大同小异,只是开启的方向相反。 杜必书轻车熟路,再次将鸳鸯扣法宝镶嵌进凹痕内,这扇石门也隆隆打开。 没有任何意外。 小灰似对宝物不再期待,举起水囊,仰起脑袋喝水,仅以眼角瞄向石室内。 杜必书倒是满怀希望。 等到石门完全敞开的一刻—— 噗通! 水囊应声落地,清水汩汩涌了出来。 一猴一人全都目瞪口呆,眼眸里闪过了不可思议。 ## 鹿鼎岛,地上。 混战仍在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