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龙相 (第2/2页)
黑光,消失在林末身后。 转眼。 原本如妖魔般的体型消失,他重新恢复正常人两米体型。 虽然还是很魁梧,但至少已经没有了那种非人感。 与这庄严清净的佛门重地,也不大违和。 沉默许久的李神秀笑了笑,摇摇头。 “有效果便好,随后我会差人带你去今后的住所,如此,回去吧。” 说罢便转过身,朝大殿中那高大的成道相走去。 林末一听,将原本准备好的托词忘却,郑重地看着缓缓走远的高大身影,微微躬身行礼。 随后走出大殿。 成道相前,李神秀眼眸已经合上。 不过其却仰着头,好似在看着身前的坐佛像。 他自然有一肚子疑问想要询问林末。 询问其体魄变化如此大便算了,身后两条龙首是什么回事? 没错,他认得,那两头黑龙,确确实实是真的龙首。 昔年李神秀与七海游历时,曾遇见过传闻中的海族。 那位应该是海族中的重要人物,身旁便有一条青龙。 实力自然是很强劲,一龙一人,彼此联合,同境之下,即使是他也只能堪堪打个平手。 一时让山中修行五十年,自忖天下之大也可纵横,内外敌手也只言求败的李神秀,很是落寞。 其中那条时乘风雨,驾驭雷霆的青龙,给了他很深的印象。 更不要说,从方才林末身上,他竟然还感知到千羽界那边,祖道的气息。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疑问。 只是最终李神秀忍住了。 他明白这种机缘,还不是方才见一面的两人能够随意询问的。 即使他们之间气氛还算融洽。 “大乱将起,群雄逐鹿吗?” 李神秀喃喃自语。 最终轻轻叹息一声,慢慢坐下,重新取出之前的木鱼。 不管如何,据他所知,林末至今表现的一切,并未让他太过失望。 而如今度牒于灵台一脉之上,如此,也够了。 至于往后? 便是今日我渡你,来日你渡我,因果循环而已。 叩叩叩。 低沉的木鱼声响起。 李神秀心中的好奇慢慢消失,重新恢复平静。 欲得无上力,须得降伏其心。 境界到他这个地步,也不能避免凡心尘障。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他是人,而不是佛。 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只需时时勤拂拭,自然能勿使惹尘埃。 大雄宝殿里,木鱼声越来越轻缓,淡淡的诵经声重新响起。 ....... “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为何群山之中会无故出现兽鸣?据我感知,甚至山里那头老猿都动了!” “不止,呵呵,东边那老蛟不也在嘶叫吗?” “其声如威如狱,有些像山中兽王,我怀疑可能是其激起了那些畜生的领地意识,方才有刚才那一幕。” “只是我灵台宗内,为何会有什么兽鸣?” 天边异象缓缓消失,一切从归平静,犹如幻觉。 只是夜幕内,那连绵的群山中,依旧不时传来的数声高亢兽鸣,依旧在告诉着众人,方才的一幕,确实发生了。 也正是如此,众人才心中疑惑惊诧。 因为灵台宗坐镇于灵台群山,近来虽然阳潮异变,山林异兽丛生,不断有兽类变异。 但每隔一段时间,宗内都有相应强者高手前去清理,甚至还会定期发布一应任务,提前处理兽潮。 正常而言,很少会出现这样的兽啸群聚。 “先暂时不要轻举妄动,明日召三脉会首,再谈谈此事吧。” 最终,见一切沉寂,再无其余变化,一个声音叹息着说道。 “也好,如今只能静观其变了。”有人回应。 “对了,我有消息,听闻泰州那边局势越来越诡谲,州牧与淮侯府冲突日益剧增, 宋仕极传信玉侯府,希望我等派出人手,前往调解,顺便加固阴墟湖封印,我等如何看?” 说话的声音是前者。 所言之消息,尽为绝密,但凡其中一件传出,都足以激起不小的风波。 “怎么看?如今玉侯府不断催促甲类选调第二批次展开,同时希望增加轮值天关人数,珞珈山形势愈加不妙, 而泰州那边更像潭泥沼,即使是宋仕极去了,也陷了进去,我等去有什么用?!” 声音不屑。 “我猜玉侯府这边估计也不会出多大力,最多小打小闹,尽个心意也就算了!” “只是,赤县九州一气连枝,若是泰州那边破了,我等可也不好自处啊。” 最开始的声音,有些犹疑,担心出现意外。 赤县九州中,自望京当年天倾一战后,各州镇守一地。 其中望京镇守的天倾关最为重大,界域也最是辽阔,因此战斗烈度最强。 甚至于将强大的大周皇族尽数拖延,以至于对各州管辖力度越来越孱弱。 只是不知何时起,千羽界那边似乎也察觉到什么,开始逐步将进攻点放至其余州,以至于各州天关战事连年吃紧。 据传界域互通,若是一州关破,或许便会引起连锁反应。 这也是声音本人担忧之事。 语罢。 其余各人也沉默了下来,再也没有因兽潮异动,碰巧一起破关的交谈心思。 良久。 “此事等明日会谈再言,再说,也需要看玉侯府,千山宗那边的意思,毕竟总不能我灵台一宗独自跨州支援...” “善。” “善。” .... 慈航道山上,数股强悍的气机消失。 .......... 林末走出大雄宝殿外。 他有些意外。 原本以为会受些询问,也做了些腹稿,甚至于最坏的打算。 但没想到最终李神秀竟然半句话都没提。 自他感知下,其情绪也没有什么太过恶意的变化。 好似真就一点心思都没有。 看来真的是一方高僧。 林末心里暗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观万物生而观自在,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样的高僧,他曾见过。 那是前世去乐山大佛旅游,于一间寺庙中所见。 当真不是普通人,一天吃斋念经,心思纯净无比,很是让人佩服。 想到这,他心中不由对李神秀也有些敬仰。 因为那样的境界,林末是达不到的。 心思转动间,林末走过汉白玉广场。 而就在下山之际,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静立于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