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趁乱 (第1/2页)
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等待在太合殿外的公卿大臣,一直等到后半夜,才看到云硕和呼延启走出来。 两人走路的样子都摇摇晃晃,显然喝了不少。 但从脸色看,都是红光满面,似乎聊的不错。 可本是对手的两方,怎么会有共赢的局面产生? 这显然不可能。 “送上使大人回万国馆休息!” 合众万国,与我为一! 这是万国馆的来历。后来,成为邦交各国使者来长安城的安置地。 “公卿大臣留下!” 将呼延启送走之后,云硕终于沉下脸,轻咳一声,转身走向太合殿。 大太监和仪立刻上前搀扶着。 之前,和仪可是与众人一起在外等着的,自然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可见,这一场谈话,是不允许被其他人知道的。 身后,足足等到寅时的诸位大臣和皇子们,却等来这一样一句话,着实不甘心。 终于,还是现任镇国公柳宿雨,宁国公、上将军连崇光先行一步。再往后,就是六部的尚书,以及其他新老贵族,共计十一人。 这些人,已经是常朝的人数了。 这注定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朝议。 云景等四人也想进去,可终于不敢。虽然知道现在讨论的肯定是军国大事。但想着云硕阴沉的脸色,最终依依不舍地离开。 太合殿偏殿,长春殿暖阁,那是云硕早朝结束小憩的地方,也是他会见一些不适合正式场合见面的人的场所。 这里布置很简单,三面贴墙的床榻,床榻上放置着摆放水果点心的小桌子,没有椅子。 和仪早早将椅子给柳宿雨等人摆放好,然后等他们进来。 柳宿雨等人进来的时候,云硕正靠在床榻的靠枕上小憩。 待众人坐好,云硕睁开眼睛,看着眼前堪称是股肱之臣的朝廷大员,他忽然笑了:“我已经答应了匈奴的提议:送回大单于栾提摩赫!” 虽然想过会是这个结局,但亲耳听到,柳宿雨等人还是有点难受。 但他们终究没说什么,毕竟栾提摩赫已经是六十出头的老人,送回去也不是不能接受。可云硕似乎没有说完。 “除了这些,朕还答应,遣云野入匈奴为质!” 质子?中原王朝似乎很久没有遣子到匈奴为人质了吧? 连崇光顿时站起来,想要劝阻,却被云硕挥手打断:“朕还没说完!” 连崇光犹豫一下,重新坐下。 从上古虞朝之后,天下纷争,中原偏北的一些王朝为了防备匈奴南下,除了会送去岁币等金银丝绸,还会送去皇子为人质,确保匈奴不会大举进攻。毕竟匈奴对于中原的野心,在于财富食物和女人。那些土地,并不适合他们。 但在战国后期到现在的近两百年间,已经没有哪个王朝会派皇子(王子)到漠北为人质了。 这已经不是耻辱能形容的了! 他们想不明白,雄才伟略了十几年的武帝,怎么会在年老的时候,变得如此胆小怯懦?! 但他们还是想得简单的,云硕终于说出了他答应的条件—— “和亲、纳贡、称臣!” 这最后一条,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如果前一刻他们还觉得武帝时胆小怯懦的话,那么此刻他们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凉。 这一刻,仿佛明白了云硕所想,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他们没有劝阻,反而跪在地上,失声痛哭道:“陛下……” 云硕背对着众人侧躺着,挥挥手,让他们出去。 “准备明日的大朝吧……” 大夏朝廷的行政架构,分为朝政与监察。朝政由内阁与六部组成,监察则由都察院负责。 一般事务,会在六部和内阁的大臣商议下解决,但遇到内阁或六部无法裁定的事项,则提交朝议商讨。而大朝便是朝议的一种。 五日一小朝,又称之为常朝。而十日一大朝,又称之为议朝。 算算时间,似乎并没有到大朝开启的时候,可陛下的意思……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想要从其他人的眼中看出来什么,却什么都看不到。 直到这时,他们才想到,为什么平日里处理政务的内阁三位辅臣不曾现身。平日里有些许小事,他们都和武帝在一起商议。可今日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却连面都不露。 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这几位朝中的重臣都露出了苦笑。 朝廷受辱于匈奴,自然不会是陛下的错,那自然是他们这些有议政权限的大臣的错。 想通了这一点,他们抬头看了一眼似乎睡着了的武帝,拱手退了出去。 太合殿外,镇国公柳宿雨迟缓了一步,待连崇光走过去的时候,低声唤住他:“连将军!” 连崇光停下,疑惑地看着他。柳宿雨却不在意,然后看向昏暗的太合殿,语气寂寥道:“以前这个时辰,陛下可是不曾休息的!” 武统皇帝云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