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地八百五十八章:让老李来跟我们拿货 (第1/2页)
,致富从种田开始 周江河见村民们心动,他也高兴。 “我给你们算一笔账啊!你们现在给文财的茶叶,多少钱一斤?” 许文增回答:“十块钱!” 周江河瞪大眼睛:文财和那个茶叶批发商真黑啊! “我的天,才给你们十块钱一斤!你们知道这种雨前茶在,上品的卖多少?” 他们都伸长了脖子。 “多少?” 周江河叉出两个手指。 许文增便说:“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周江河哼一声,“两千多!就算是市面最次的,也得两百块钱一斤!” 沉默了一会儿,许文增骂道:“文财心咋这么黑呢!在我们这里,他和那个批发商不知赚了多少钱!我们不是不给他赚,但赚多了,也想着给他们提价啊!” 有个村民帮着文财说话:“那是零售店的价格,批发价就没有这么贵了。” 周江河喷道:“我告诉你,外面的雨前茶批发价是五十块钱一斤!你们属于好的雨前茶,那就不只是五十块钱!” 许文增心疼不已,这么多年,他劳心劳力,可却挣来微薄的收入。大头都让文财和批发商给赚了! “文财太不是东西了!” 几个村民也开始后知后觉。 “我听说文财已经在县里头买两套房子了,正在装修呢!” “要不是村子道路不好,他早就买汽车了!” “过两年,他去县里头生活了,我们仍然待在龙山村,怪不得他不在乎公路修不修。” 周江河心里也为村民鸣不平,文财太混蛋了! 有的村民问周江河:“周先生,你也做茶叶生意呢?” 周江河点头:“我和焦总一样,哪里有钱赚,我们就往哪儿去。你们的雨前茶很名贵,在市面上很吃香。就是因为没有道路,才导致茶叶无法产业化。” 村民面面相觑,挠着脑袋。 “什么叫做产业化?” 周江河让焦总回答。 焦总在老乡们面前露脸,自然要装一装,清清嗓子。 “所谓的产业化,就是集种植、维护、采摘、加工、销售一体化,只有产业化,才能保证茶叶不至于白种植,让每一斤茶叶都能够卖出去。” 许文增和其他村民听的津津有味。 焦总微微笑着,继续解释:“比如在包装上,我们要包装的更精美一些,保质期更久一些。周总是周氏公司副总经理,他熟悉各种销售渠道,我们就不怕茶叶卖不出去了。” “同时呢,一旦产业化,我们的采摘过程和加工过程效率要更高很多,这能大大节省成本。” 听焦总这么一解释,许文增终于听懂了。 “意思就是把茶叶搬进厂子里加工?让我们挣更多的钱呗?” 朴素的言语,道出了最根本的意思。 周江河呵呵大笑。 “对,对!就是变着法儿的让你们挣更多的钱。” 许文增摸摸口袋。 “老焦啊,你要是早几年把周先生带来,我们村早发大财了!” 焦总惭愧的很。 “其实我也是最近才认识周总,周总教会了我很多做生意的办法,我心里也很感激他呢。” 周江河便问大家:“既然大家都知道产业化的好处了,也知道当地的雨前茶在外面的价格了,大家可以商量一下,要不要把茶叶卖给我和焦总,让我们来替你们销售茶叶。” 刚才还很兴奋,此时几个村民情绪又低落了,有的甚至低下头,不敢看周江河。 周江河看出他们的心思,是怕文财报复! 他们是实在人,只有看到实在的东西,才会打动他们;光靠周江河嘴上说,他们听的是高兴,但要放弃眼下的实惠,却无法做到。一旦周江河这边口惠而实不惠,文财那边又闹僵了,他们的茶 叶将如何销售? 要让村民看到实惠,需要时间,周江河也不马上逼迫他们做出选择。 “这事儿以后再说吧,麻烦各位把道路停止修建的消息告诉其他村民,等我们规划好新的路径之后再重新施工。” 许文增拍着胸脯:“周先生,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有广播站的钥匙,我用喇叭跟大家宣传。” 周江河愧疚道:“实在对不住,我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暂且停工!” 许文增便去广播室,把事情原由说了一遍,让全村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周江河跟文财就补偿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而搁置道路修建。 哪怕曾经跟文财靠的很近的村民,此时也得骂他几句。 文财听着许文增的广播,觉得怪怪的。 “老许什么意思?怪我喽?” 很明显,周江河就是要全村的人怪文财! 开车回市区的路上,焦总还是禁不住露出焦虑。 “刚才说到产业化,我看村民还是放不开啊!他们不敢得罪文财,怕断了财路!” 周江河却信心满满。 “要他们一下子相信我们,跟文财反目成仇,怎么可能!这需要耐心,循序渐进。至少,今天我们把文财的丑陋面目揭露给大家看见了。他是一个极其自私贪婪的家伙,心黑的很,自己赚的钵满盆盈,也不给大伙儿提高茶叶价格。” 焦总拧眉说:“那个县城的批发商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可以垄断本县的茶叶批发?” 周江河也正想见识见识这个“高人”呢。 “要不,我们往县城走一走,认识这位高人,如何?” 焦总点头。 “我也正有此意!” 周江河没有开上高速路,而是从二级路开进县城。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还没有到下班时候,县城安静的很。 看到前面一个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