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土匪 (第2/2页)
而易守难攻的地形,则是由新二团证明了这有多么难打。 在刘厂长的办公室外,厂里的几个骨干工程师碰面了,虽然是一阵寒暄。 “张总工,您也来了,刘厂长看来今天是有什么大事要宣布啊。” “也许吧。” 张继明有些不善言辞。 他是从美国宾州法尼亚大学毕业,正儿八经的留洋生。 学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就进了一家兵工厂当工程师。一年的时间就成了全厂工程师的头, 此时美国有排华法案,华人本就是被针对的,一个华人能在那种情况下出头,足以说明他的优秀。 抗战爆发以后,张继明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义无反顾的返回了国内。 黄崖洞兵工厂里的机器,都是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想要利用起来十分困难。 张继明挑起了大梁,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将所有的机器调试修理了一遍,生产的效率直接增加一倍,因此受到了总部首长的表彰。 在黄崖洞兵工厂,他这样有能耐的人,任谁都要高看一眼。 就连厂长刘福明都对他非常尊重,平常有问题,都是厂长过去找张继明,而不是张继明来找厂长。 刘福明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来到众人面前时,脸上洋溢着笑容。 “同志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上级说咱们八路军要建立一个规模更大的兵工厂。” “有多大呢?”一位工程师问。 “这么说,光一个火药工厂,都能年产万吨炸药。” 刘福明此言一出,有了明显的对比,在场的工程师才被震撼到。 张继明立即作出了计算:“年产万吨炸药,岂不是一天最少产27.39吨,十斤的炸药包都能装两万七千个,我的天哪,这是真的?” 年产万吨级的炸药厂,在美国也是大厂子了。 别说机器有多少,够不够先进,就说万吨炸药厂需要的原料,也不是八路军目前能够供给上的。 知道的越多,他越是难以相信。 刘福明一开始也不相信,但原话是王政委说的,还是旅部的周参谋亲自跑一趟来转达。 这还能有假? “我今天来告诉各位,就是因为机器已经在路上了,但还缺乏能够cao作机器的人。 上级命令我们抽调一只精干的团队,前往中条山建立新的兵工厂。 而且,不仅是一个万吨级的炸药工厂,还有两条子弹生产线,一个铜矿厂。都要立即建立起来。 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器运进来,建立不逊色于日本人的兵工厂。 让我们的战士人人都有枪,都有足够的子弹,来对付那些可恶的侵略者。” 建设新的兵工厂,不仅仅是为了生产武器弹药,还跟抗日大业挂上了钩。 刘福明的一番话,立刻激发了工程师们的热情。 “我愿意报名去。” “刘厂长,算我一个。” 张继明同样非常感兴趣,如果一个成体系的兵工厂,在他的手中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还能给抗日大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是他归国,利用自身专业报效祖国的初衷。 “好好,我们都去。” 刘福明把这些人叫来,本来就是看中了他们的技术能力。 此时所有人都积极的愿意参加,那是再好不过了。 “各位同志先回去收拾一下行李,由于要等候一部分采矿机器的运输,我们要明天一起出发。 刚才我宣布的事情,还请各位同志保密。” “明白了。” 工程师各自离去,刘福明却叫住了张继明,显然还是有话要说。 在办公室,他先为张继明冲了一杯速溶咖啡,“你听说过袁朗这个人吗?” 张继明点了点头,虽然他一心扑在机械上,很少关心兵工厂以外的人和事,但也还是听闻过此人。 小到冲锋枪和午餐rou罐头,大到坦克和大炮,此人都能搞到手,还能搞进来。 给八路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影响力非常之大,总部首长称赞他,一个人顶得上一个师团。 张继明最近在研究的,就是袁朗提供的波波沙冲锋枪。 兵工厂想要仿制这种火力凶猛的武器,在某种意义上充当轻机枪的作用。 刘福明说:“这次年产万吨炸药厂的机械,以及两条子弹生产线,都是袁朗提供的。现在你明白了吧。” 张继明恍然大悟,他刚才还琢磨,那么些机械就是日本人在东北的兵工厂都不一定有,八路军是怎么搞到手的呢。 是袁朗提供的,那就说得通了。能搞来大量的军火,搞来生产军火的机器就不那么稀奇了。 “看来,咱们八路军是真的要拥有一个大型的兵工厂了。” 刘福明说:“没错,所以上级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中条山分军区发来电报说,机器将于七天后到位。 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兵工厂要建在什么位置? 既要考虑生产,也要考虑在敌人的围剿下保护。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厂长您的意思是?”张继明听出话音来了,叫他来,肯定是跟他有关系。 刘福明:“对于一个大型兵工厂,我们的脑海里都没有一个概念,选址就更别说了。 你在美国的大型兵工厂干过,经验丰富,所以现在征求你的意见。 如果可以立即会有战士护送你前去,参与到兵工厂的选址工作中。” 这件事情要背负责任,但同时也是一种荣耀。一般的人想做都没那个资格。 张继明当即表态:“当然没有问题,这就是我想要做的。” “那可太好了,收拾收拾马上出发。“ 旅部侦查连的五个战士,已经在外面等候了。 由于一路上要穿过日军控制的地带,战士们都换上了便装,还进行了一定的伪装。 他们将装扮成一支商队出发。 送别之前,刘福明叮嘱道:“这一路上不仅有日本人,还有土匪山贼。路上千万要小心,一切交给战士们。” 转过头来,他又叮嘱带队的班长,一定要保护好张继明的安全。他一个人可顶得上两个团。 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