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1章 伏击战打响了 (第1/2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正文第471章伏击战打响了再说苏烈带领的17师,选择好半路截杀的地方,士兵纷纷行动起来。 有的埋炸/药。 一切准备好,士兵才休息。 累呀! 确实非常累! 途中短暂休息过片刻,整整二天时间没睡觉。 为了完成任务,苏烈拼了。 派出探马,朝着南门关隘方向侦察。 敌人呢? 南门关隘驻地,带兵将军是一名赵氏子弟赵强,也就是赵佗的子孙后代。 多年来,赵强旗下兵马一直驻扎在关隘上。 严防中原帝国的入侵。 旗下兵马原本有二万多人,后来听闻杜荷兵马在香江训练,一下子局势紧张起来。 赵武马上派来三万兵马增援,让赵强一定驻守好南门关隘。 这是中原人通往内城必经之路。 这片区域非常复杂,属于十万大山。 中原人想要拿下内城、九真城,必须先拿下南门关隘。 关隘经过数十代人的修建、完善,已经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雄关,不比虎门关弱。 四周悬崖峭壁,只有这一条山蜂间的狭窄通道。 雄关正前方,有数十丈高的城墙。 遭到进攻时,关隘上只需要少量兵马就能守住。 狭窄的通道,让进攻一方不能投入太多的兵力展开攻击,只能是添油战术。 再多兵力也取不到好的效果。 城墙上,有大量石块、雷木,专门用来守城之用。 历史上,中原出兵多次,付出惨重代价拿下南门关隘,后来士兵不适应气候。 非战斗损失严重,不得不撤退出去。 一次次的征伐,没给中原帝国带来好运,而是一次次的恶梦。 赵强与手下正在中军大帐中喝酒、闲聊。 “报告将军,皇帝陛下送来旨意。” 一名传令兵道。 哦! 赵强接到手中察看起来。 什么! 九真城被唐人拿下了? 不可能呀! 唐人从什么地方杀到九真城,一点不科学好不好。 丫的! 唐人怎么运送兵力的? 海面上风浪极大,稍不留意船只会覆没,沉入大海底。 片刻呆滞。 回过神来。 “吹号!集合队伍,咱们要增援内城,这是陛下的旨意,只能留下二万兵马驻扎此地,其余兵马跟本将军增援内城。” 赵强道。 镝镝镝! 号声响起。 一名名土著士兵走出营寨。 赵强是一名优秀的将军,一旦得到命令,马上行动起来。 只花了半个小时,兵马准备好,立刻出发。 从南门关隘走到内城,需要五天时间,赵强耽搁不起,时间很紧,希望内城不失。 17师部。 “师长,探马刚刚送回来情报,敌人出动了,一共有三万兵马,离此地100里地。” 传令兵道。 哦! 苏烈马上看向地图,察看对方到了什么地方。 “敌军是从这条通道吧!” 苏烈道。 “将军,这是通往内城最好走的一条路,其他的全是羊肠小道,不适合大/军行动。” 传令兵鄙视道。 “严密监视,一有情况马上报告。” 苏烈道。 “遵命!” 苏烈压力山大呀! 不打好此战,接下来17师的日子不会好过。 太了解杜荷此人。 不讲任何情面,一切以实际战绩来定优劣。 据说在征伐半岛时,跟在他身边的亲信将军,一个个遭到处分,连舅老公也不例外。 贬值去背大锅。 这事在军方成为笑谈。 说明什么? 杜荷治军非常严格,从不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