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参观园区 (第1/2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正文第380章参观园区次日,杜荷一行到青岛造船厂。 “少爷,船厂拥有十个船坞,仅比葫芦口船厂稍小一点,是帝国目前第二大造船厂。” 陆逊介绍道。 “伯言,造船工匠培训得如何?咱们现在能造出多大排水量的船只?” 杜荷道。 “少爷,根据蒸汽机研发出来的最新型号,如果使用二台超大型锅炉, 能驱动5000吨以上排水量船只。目前在葫芦口船厂正在生产,一旦成功, 先在商船上使用,最后在战舰上采纳。只是相应的船体会增加好多, 涉及到好多零配件的供应、研发,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生产。” 陆逊道。 杜荷听后心中真的高兴。 说明幽州辽西城中,不仅是蒸汽机,还有船舶生产企业,都开始走上创新道路。 不再靠杜荷拿图纸出来,按样进行生产。 这是一个好现象。 一个帝国,必须走创新道路,必须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立足于世。 “少爷,这是刚刚研发出来的捕鱼船,是天下渔业公司订购的,专门用来近海捕鱼, 排水量一般在500吨,也有200吨、300吨的捕鱼船,根据需求生产。” 陆逊道。 哦! “伯言,这种船只有点象商船。不过,数百吨排水量小了点,要想办法, 研发出一种更大的船只出来,上面不捕鱼,专门用来加工现场捕来的各种鱼, 带着数十艘小船到深海中捕鱼。 毕竟,近海捕鱼效率不是很高,只有深海捕鱼,才能获取更大的收获。” 杜荷道。 深海捕鱼! “少爷,深海捕鱼太危险,暂时没那个必要。现在近海捕鱼收获不错。 每天出去,晚上回来,船舱装得满满的,次日就能销售出去。” 陆逊眉头抽搐几下道。 杜荷想了想,觉得步子迈得有点大,现在唐帝国刚刚成立捕鱼公司。 近海确实还能捕一阵时间。 深海捕鱼暂时没必要。 咿! “伯言,这是什么船只,貌似是战舰?” 杜荷道。 “这是刚刚研发出来,专门用来近海防御的战舰,排水量只有600吨,体形变化很大。 与传统的船只不一样,是一种瘦身型战舰。但是,速度很快,比大型战舰快了一倍有余。” 陆逊解释道。 “这些造船工匠从什么地方招聘来的?” 杜荷道。 北方造船工匠不多,主要集中在南方。 山东一带,有一部分造船工匠。 “当地招聘了一些,很多工匠是从长江口一带高薪招聘过来,经过培训后, 分别生产各自的零配件。现在造船厂,基本实行模块化生产。船厂只是进行总体组装。” 陆逊道。 杜荷点点头。 这种生产方式,得益于杜荷兑换出来的氧焊技术资料。 经过工匠们不断的研究,分离出氧气,用于焊接,对提高造船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伯言,北海舰队现在有多少战舰,多少士兵?” 杜荷道。 “主战士兵有二万多人,加上后勤保障部门,一共北海舰队有近五万人马。 当然,不包括几大造船厂的人员,只是分布在各个港口的后勤人员。” 陆逊道。 杜荷知道,想要让海军壮大,并非是靠主战部队,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必不可少。 各个港口必须要有战舰修理厂,淡水、煤炭的补给,值勤人员等方面。 一个庞大的系统。 “伯言,工匠师傅掌握了焊接技术了?” 杜荷道。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