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一章 焦灼 (第1/2页)
中日自从卢沟桥事变全面开战以来。 中央军参与围歼日军,发起最后的进攻,这还是第一次。 这一仗,无论成败,都会名垂青史。 作为参与者,他的作为会永远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士兵们都听过了长官们热血沸腾的鼓舞。 打的奋不顾身。 日军同样也打出了彪悍的蛮劲。 临城东北的战场。 实实在在成了一场绞rou机。 郭勋祺和邓锡候,用望远镜眼睁睁的在山上看着,自己派去穿插的小股部队遭受巨大损失。 尽管川军穿插部队全套冲锋枪和自动火力。 对于严密提防的日军来说,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板垣征四郎显然制定了应对的措施。 鬼子一旦发现一线阵地某一个点遭遇了密集火力。 第一件事不是支援,而是立刻在二线阵地布置强火力的包围圈。 冲进去的川军兄弟虽然悍不畏死。 虽然火力强大。 面对对手的陷阱,还是撤了出来。 川军的进攻,是这场战役的一个缩影。 跟他们同样残酷都是峄城和临城东线的拉锯。 滇军,黔军,中央军张轸部,眼看着鬼子抽调了炮兵联队的一半火炮向西线增援。 压力顿时轻减。 在自身配属的迫击炮,山炮的支援下。 对峄城守军做了最强的火力攻击。 这是一场注定一波三折的战斗。 好不容易冲进峄城,又遭遇了鬼子的炮火覆盖。 三部手里的拍击炮,缴获日军的火炮对鬼子大队级火炮还以颜色。 却遭遇了大口径远程后炮的炮火覆盖。 同样不容易的是王仲廉,俞济时部。 占领临城以后,一出击,就遭遇了鬼子集合的三个战车中队的反击。 这两个师可不是德械师。 在13师的火炮帮助下,好不容易稳住了阵脚。 结果攻击不进去。 薛岳急的刚赶到临城战场的姚景川骑兵第13旅派了上去,发起骑兵冲锋。 在鬼子第18师团用歪把子,九二重组成的自动火力拦住下,一个骑兵团的弟兄,全军覆没也没有能够冲破鬼子阵地。 冯天魁和孙震指挥的新21旅和124师也好不到那里去。 114师团阵地上的爆炸,给川军提了一个醒。 124师和新21旅在山东几仗缴获了大量九十二步兵炮和中小口径的步兵曲射炮。 反正是五战区最后一仗了。 全部推出去掩护步兵,甚至两个阵地跟鬼子大队级火力,打起了炮战。 谨慎的进攻。 在攻击郭勋祺,邓锡候部的时候,收到来自国民政府内部的情报。 板垣征四郎对今天这样恶劣的局面,是有准备的。 面对鬼子在两个师团结合部构筑的众多的地堡群。 朝向北面和西面的都有。 川军只能一个个去啃。 冯天魁看着刺猬一样的鬼子阵地,他都舍不得派特务营上。 “小山,为什么东海的日军第8师团一夜之间被滇军,川军和黔军覆灭,这114师团,18师团,国琦登旅团组成的防线,却那么难以突破?” 薛岳这次围歼滕县南部日军的计划。 利用川军牢牢拖住了日军五天时间,赢得了下雨的天时。 一共动用了二十兵团4个军,滇军和黔军一万人,川军一万多人,还有张自忠59军的骑兵部队一共十几万人。 却拿不下已经进攻了郭勋祺,邓锡候部,只剩下四万多人的板垣重兵集团。 刘湘都被鬼子的顽强,打的怀疑人生。 眼瞅着川军不断在战火中消耗,弟兄们每时每刻都在牺牲,战事进展反复焦灼,他有些后悔当初做出坚守滕县的决定了。 “板垣征四郎号称皇军之胆,并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对于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