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三.夺取与拯救(下) (第2/3页)
说完,赫克托叹了口气,放下了麦克风。“还是没人回复,”飞行员乔转头看着赫克托,“我们甚至不知道地球的情况,这么盲目地暴露咱们的信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赫克托听完,坐了下来,用手扶着前额,焦虑地说:“也许NASA能帮咱们呢……” “已经没有NASA了!”乔打断了他的话,“我就是违反规定,私自驾驶飞船来火星的,比你晚来了三年,也比你更了解当时的状况。鹰国那时候已经乱成一团了,孤星共和国又要独立,到处都是枪战,识相的人都在逃离鹰国……现在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亚欧联合公国上了。” “你别忘了,我们就是为他们工作的。”赫克托对乔的想法表示怀疑。 “所以即使我们降落了,一下飞船也必然会遭到逮捕。” “那如果……停在荒野呢?”赫克托指着不远处那颗蓝色星球上灰黄的区域问。 “不可能。飞船速度太快了,没法完全减速,只能靠航空基地停机坪的反推停下。” “那如果迫降到海里呢?” “就算我们能活下来,也没法在海上生存。别忘了,我们有一百多个人呢。”乔说着,拿大拇指指了指后面。 赫克托透过玻璃看了看货舱里面倚着绑好的矿机休息的人们。他们的食物昨天就吃完了,水箱也已经见底了。终于,赫克托垂下了头,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我们完蛋了。” 这时,他们的通讯设备中传出了声音。“火星先锋一号,我是亚欧联合公国C城议员孙秋拾,我想你们可能需要帮助。” 陈山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床上,他的妻子正坐在床边看着他。他想把右手举到眼前,却发现手臂已经绑上了绷带。“兄弟们怎么样了?”陈山用沙哑的嗓音问道。“死去的兄弟们已经安葬了,其他人正在清点武器呢。”妻子回答。 “金崇恩呢?”陈山用左手撑着坐了起来,“还有那个新来的姓孙的那个人呢,没逃跑吧?” “你哥没啥大事儿,刚才他们给他做手术了,现在正搁楼底下睡觉呢,”妻子说,“倒是那个议员,用无线电联系了什么飞船,你最好去看看。” “没事,不用去看了……等等,什么?”陈山反应过来后,几乎要从床上跳起来,“他现在在哪儿?” 孙秋拾站在码头边,抬头望着天空,几个小弟正调试着快艇,准备接应先锋一号飞船。孙秋拾在两小时前就将港口的坐标发送了出去,并一直与他们保持着联系。“好啊,我早就知道你小子有问题了!”没等孙秋拾反应过来,他就被一拳打倒在地上,眼镜掉在了不远处。他戴上眼镜,抬起头,看到了陈山愤怒的脸。“你就是想混进我们营地,然后叫飞船过来把我们都炸死,是吧?”陈山怒吼道。 “什么?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孙秋拾捂着脸,疑惑地看着陈山。 “别装孙子了!我知道是你叫了政府军的飞船!” “我……我是叫了一艘飞船,可那艘飞船不是政府军的啊!” “什么?”陈山愣住了。 “那是一艘难民船,里面只有一群逃难的火星矿工!我看咱们营地缺少人手……才……”孙秋拾越说越委屈。 “害!你怎么不早说呢!”陈山赔着笑脸,向孙秋拾伸出了左手,“来吧老弟,我拉你起来!” 但是,孙秋拾却没有反应,只是抬头看着天。 “咋了老弟,委屈啦?”陈山说完,循着他的目光看去,也愣住了—— 在云层的上方,有一个亮点,这个光点如同一颗小太阳,且正在不断变大。终于,伴着一阵轰鸣声,“太阳”冲破云层,露出了他的真容。这是一艘带有火星基地标识的货运飞船,发动机的四个喷口全功率运作着,吐出刺目的白焰,但这仍然无法阻止它的急速坠落,在一眨眼间,飞船就冲进了海里,激起了十余米高的浪花。“不!”孙秋拾大叫着站了起来,想冲过去救人,但却被陈山揪住了。 “它还会漂上来的。”陈山抓着孙秋拾的衣领,平静地说。 “什么?”孙秋拾的话音刚落,那个庞大的飞行器便浮出水面,小弟们则登上快艇,准备救人。 “那帮人在北边的海里采集海冰已经有年头了,”陈山放开了手,“我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反正最后能把海水变成纯净水和齁咸的浓盐水,再把盐水倒进海里,所以现在的海水咸了不少,这种玩意儿很容易漂起来……你想想,除了海里,哪儿还能找到那么多淡水给城里供应啊?” “原来如此……”孙秋拾看着不远处的飞船,松了一口气。 赫克托一手揉着摔痛的后背,另一只手扶着仪表台,站了起来。尽管他和其他没有座位的矿工(他的座位让给另一个矿工了)已经抓紧把手,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如此强大的冲击力还是使他们摔倒在地上,有些人受了轻伤。此时,舱内一片混乱,几名矿工扒着船体的窗口往外看着,激动地谈论着什么,其他人则挤在驾驶室门口,想从前窗观看地球的样貌。“看,他们来接我们了.”飞行员乔指着快艇,高兴地说。赫克托也笑了,拿起话筒,按下了货仓的广播键:“先生们,舱门即将开启,请注意安全。我们,到家了。” 一艘快艇开了过来。虽然比其他快艇晚一些出发,但它却是最早到的,径直停在了驾驶舱的舱门前。船上站着一个戴眼镜的黄种男人,他微笑着朝打开舱门的赫克托伸出了手:“欢迎回家。” 天黑了,营地门前的空地上生起了三堆火,矿工们坐在火堆前,享用着从火车车厢里搜刮到的自热食品。已经至少几年没吃过这般美味佳肴的矿工们纷纷流下了幸福的眼泪。陈山的妻子从集装箱改造的库房中翻出了几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