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林乡 (第1/1页)
(前一章有修改,删掉了征召薪武那部分。) 回去的路上,智朗就支着下巴坐在车上,一言不发。 他在发愁钱的事,一千多金,他手里是没那么多的。 薪地每年的产出,加上商队,收入确实很多。但问题是智朗跟那些有存钱癖的贵族不同,他赚的钱大部分都变成了固定资产,比如遍布农田的水利设施跟新修的驰道。 得想辙赚钱啊! 突然拍了拍骝的肩膀,智朗说道:“不回去了。去林乡,看看坊谷吧。” “唯!”骝点点头,立刻扯动缰绳开始调转方向。 乡,跟后世的乡不是一回事,更准确的说,乡就是城池郊区。 春秋时期有国野之分,又叫乡遂制。所谓的国,就是城池及其近郊,而野,就是之外的地方。国里的居民称国人,野的居民称野人,也就是奴隶。 不过,这都是以前,情况在变,起码智朗就把乡纯粹当成了行政单位,郊区以外的地方也设置了乡。 而林乡就是离薪城最近的乡,是手工业基地,集中了整个薪地几乎所有手工业。这其实是效仿齐国,专门设置的工坊之乡。 林乡的大部分手工业产能,尤其纺织,大半又都在林乡的坊谷。 坊谷离薪城有六里,也修了驰道,只花了不到一刻钟,他们就到了地方。 还没到跟前,智朗就先看到了一缕缕灰白烟在空中飘散,那是燃煤的结果。 智朗之所以把手工业基地放在这,原因有二,正是煤跟水! 薪地在后世的产煤区,很幸运,坊谷附近就有一个浅层煤矿,又有数条溪流汇聚,生产用水跟水力资源都不缺。 走在路上,沿途很快就看到了拉着大批货物的辂车,车上装的都是要售卖到各地的产品。 继续往前走了不久,一大片草棚区就映入了眼帘,工匠们正忙得火热。 “家主!”一个只穿着薄衫的中年大汉匆匆跑了过来,行了一礼。 这人名叫金邻,金是职业作氏,所以他是打制金属器具的。 “这个月商队盈利情况出来了吗?”下了车,一边往前走,智朗问道。 “出来了,至少有九十余金,比上月增了百之六七!” 抬头看了眼智朗,金邻接着说道:“家主,还有一事,昨天有商队从燕国回来,说那里去年受了冻灾,物资短缺,我觉得时机不错。” 智朗点点头,说道:“燕地多骏马,你跟商队说一声,回来的时候钱财全部换成良马!又能赚一次。” “唯!”金邻连忙应道。 “还有,这里有多少石匠?能做磨盘的又有多少?”智朗接着说道。 “磨盘?大概二十余人吧!” “那就把这些人挑出来,这两天送到薪城外的演武场去,我打算做一批磨盘。”智朗说道。 这会磨盘本不该出现的,粮食都是直接蒸熟了吃。智朗也只是为了一点口腹之欲搞了这玩意,只做了一个。 他其实一直都很少发明东西,就算有也是严禁外传,就是怕改变重要历史。不过如今智氏攻赵已成定局,他就没那么顾忌了。 “还要做磨盘?” 金邻有些为难,说道:“那东西太耗力了,而且吉金(青铜)跟恶金(铁)工具消耗很大,生产不易啊。” 凿石头得用金属,可这会的铁太脆,青铜又太软,用不了几下就坏了。一个磨盘做下来,花力气不说,还浪费工具。 “这我知道。你不要管别的,只把人送过去就好。”智朗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唯!”金邻只好答道。 智朗的钱不够,只能想办法赚钱。他手里的筹码不少,不过能立刻用的上的,也就一个面食了。 从今到以后,餐饮从来都是高利润行业,资金流转又快,正适合他。 两人继续往前走,到了每个作坊前,智朗都要停下瞧一会。 冶炼作坊前,隔着十多步都能感觉到扑来的炽热。一群工匠正站在一个个炉子前忙碌,有的正抱着矿石跟木炭往炉子里摆,有的则在烧火。 那矿石是铁矿石,这是在炼铁。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炼铁方式,就是铁矿石跟木炭一层一层的摞起来,再点着烧。木炭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还原矿石里的氧化铁。不过这种炉子温度不高,只能在底部沉积成铁块,却不会融化成液态,铁块质量可想而知。 智朗在一旁停下了,特意走近了些,朝一个汉子说道:“伯金,这个月产出了多少铁?” 那是个方脸壮汉,大概二十多岁,光着膀子,浑身肌rou鼓着,正忙着往炉子里搬铁矿石。 他叫伯金。 伯金拍拍手上的灰,咧着嘴笑道:“家主,这个月有两千多斤,” “还不错。”智朗点点头,招手示意他到跟前来。 “家主!有何事?”伯金披上挂在旁边的薄衫,连忙走了过来。 “你以后不要在这边了,这几日,就会有人来接你。” “啊?”伯金有些懵了。 智朗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去了是有事情要你做,你挑几个手艺好的,跟你一块去。” “家主,我若走了,那我这一家老小……”伯金连忙伏地,面有难色。 他那一大家子就指着自己呢,瞧智朗那遮掩的语气,去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他这一走,家里人可怎么办? “等你离开了,你的妻儿父母皆有人照料,亏待不了他们的。你这一去至多两年,等回来后,你们每人都能获得百亩耕地。”智朗很快说道。 听到耕地,伯金眼中的苦涩才褪去了一些,叩头道:“谢家主!” 接着,智朗又继续往前走,挑了一些别的工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