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如归魏君子_第223章 让儒家再次伟大【万字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让儒家再次伟大【万字求订阅】 (第4/5页)

上官云和陆谦的手,对我们儒家来一次刮骨疗毒,把这些铁杆的帝党一扫而空。

    “这些人把位置空出来,你再安排那些支持魏君的儒家大儒上位,这样才能增加魏君在朝中的话语权,保证魏君的安全。”

    王海把一切安排的很完美。

    上官丞相和陆总管也完全在按照他的计划走。

    王尚书心悦诚服:“爷爷就是爷爷,不愧是当年差点一统朝堂的高手。上官云和陆谦这种打压异己的行为简直就是在给爷爷助攻,他们在第一层,您在第五层。”

    王海对于孙子的马屁十分受用。

    毕竟说的都是实话。

    当然,受用归受用,王海的理智还是在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空出来容易,再还回来就难了。上官云和陆谦如此打压儒家,必然也是想增强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让帝党的实力更强。所以想要和他们虎口夺食的话,并不会特别容易。”王海提醒道。

    王尚书有些不解:“陛下不是和爷爷还有他们说过吗,这些位置都是要留给我们儒家的。”

    这是儒家和乾帝的合作基础。

    儒家的历史悠久,比大乾都更加悠久。

    说句不好听的话,大乾灭了,儒家未必会灭。

    所以乾帝想要得到儒家的帮助,当然不能空手套白狼,肯定是要付出一些筹码的。

    这些官位就是乾帝给出的筹码。

    不然大乾朝廷在儒家那儿可没有什么信誉。

    正因为有这一点,所以王尚书虽然震惊于儒家现在被打压的如此惨烈,但是也没有太担心。

    不过王海给他上了一课。

    “上官云和陆谦对于乾帝忠心,和他们想要打压儒家在朝堂上的实力并不冲突。我们上位是要分他们手中权力的,他们肯定不想看到。

    “这就是传统官僚和党争最让我不喜欢的地方,太容易内斗了。如果有乾帝压着还好,毕竟乾帝想要铲除魏党。但是现在乾帝陷入了昏迷,上官云和陆谦就未必把魏君视为头号威胁了。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我们说不定就成为他们首要的打击目标,毕竟魏君是不屑于去和他们争权夺利的。

    “所以尽管名义上都是为乾帝效力,但他们不会轻易给出目前空缺的官位,这点你要好好谋划一下,不能便宜全被他们俩占去。”

    王海的一番话,让王尚书重视起来。

    但王尚书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爷爷,如果上官云和陆谦真的想要霸占着这些空位不放,我怕是斗不过他们。”王尚书无奈道:“本质上我还是一个大儒,不是一个官僚,他们那一套我学不会。”

    礼部尚书是六部之首。

    这是官方规定的。

    但也是名义上的。

    礼部,公认的清贵之部。

    户部管钱,吏部管升官,兵部管打仗,刑部管邢狱,工部管工程,都是有真正实务的,也就有随之而来的权力。

    礼部呢?

    管礼仪……

    这玩意,说重要读书人把它抬到了特别重要的地方,所以礼部才成为了六部之首。

    但是对于那些不讲武德的官僚来说,礼仪这玩意就是个摆设。

    忽悠傻子的。

    他们自己一点都不信。

    所以他们更犯不上忌讳。

    论地位,礼部确实是最高的。

    论实权,礼部也是最少的。

    所以礼部尚书这个职位,王尚书当的其实很清闲。

    再加上他之所以担任礼部尚书,主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派驻大乾的代表,走的是派遣道路,不是从底层爬起来的。

    所以别指望他有太多的斗争经验。

    这不现实。

    上官丞相才是从一个普通书生慢慢爬到丞相位置上的政客。

    陆总管是从一个小太监慢慢变成提督监察司的权阉。

    姬帅也是通过卫国战争上位,靠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不断提升的自己的地位,走到了今天军方第一人的位置上。

    但王尚书一步到位。

    省略了中间的过程。

    也就等于省略了这中间通过磨练与阅历可以得到的能力。

    这是无法避免的。

    王尚书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从不高看自己。

    有自知之明,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对于自己孙子的自我认知,王海还是满意的。

    他给王尚书支了个招:“你去找魏君。”

    王尚书有些不解:“爷爷,上官云和陆谦本身就是在打压魏党,我去找魏君有什么用?魏君还能指挥的动上官云和陆谦不成?”

    事实上魏君还真能。

    不过现在各方的信息都不对称。

    王海也没有寄希望于魏君能够指挥的动上官云和陆谦。

    王海想的是从另外的角度着手。

    “上官云和陆谦想要把儒家在朝廷的势力赶绝,这种事情他们是干的出来的,但是我们儒家为国为民,俯仰无愧天地。而且朝廷也需要儒家,所以一旦魏君知道这件事情,魏君肯定会帮我们说话。

    “上官云和陆谦不会听魏君的指挥,但是只要魏君公开发了话,就会形成大势。

    “谁都对抗不了大势。

    “魏君现在有这种声望,一言便可决定舆论的走势。除非上官云和陆谦想要遗臭万年,声望暴跌,否则只要魏君出面保我们儒家,他们就不敢一意孤行,肯定会给我们儒家保留一定的位置。

    “所以,事情的关键还是要说服魏君,让他帮我们说话。”

    王尚书被王海说服了。

    “好,我去和魏君说。”

    王海特意提点道:“你记着,和魏君谈这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我们儒家准备安排进朝堂的是想要支持他的人。

    “魏君是一个心底无私的正人君子,你若是说我们准备安排支持他的人上位,以魏大人高尚的品格,说不定反倒是会拒绝你的提议。

    “你要告诉他,我们儒家支持他的人都被上官云和陆谦办掉了,为了让我们儒家在朝堂继续能够发出声音,我们准备安排一些反对他的主张,但是实干能力很强的儒家弟子为朝廷服务。

    “如果换成别人,这种忙是打死都不会帮的。但是魏君不同,以魏君的性情,他不会介意上位者是否支持他,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他就会去做。

    “切记,务必要按我说的做,否则可能会失去魏君这个强援。”

    王海用一个错误的逻辑,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王尚书尽管政治斗争的经验一般,但是执行能力很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