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我为大乾立过功,我为陛下流过血 (第4/5页)
,直接被扔到了监国皇子的位置上,和上官丞相陆总管这种级别的政治巨头角力,这真的太难为他了。 就算再给他三年时间,他也玩不过那些老江湖。 更何况现在四皇子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他不用装的很菜,因为他现在是真的菜。 当上官丞相和陆总管展开嗜血的獠牙之后,四皇子的表现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溃不成军。 好在四皇子溃败之后,也不是特别伤心。 因为他可以找杜威回血。 “老杜,我不行了,这次你必须得给我点好东西,弥补一下我受伤的心灵。”四皇子瘫在了椅子上,有气无力的对杜威道:“姓陆的太过分了,和疯了一样的扫除异己。” 四皇子口中的姓陆的,正是陆总管。 监察司最近动作频频,大举扫荡朝堂,依附四皇子的人元气大伤。 杜威比四皇子的脸色还要难看。 那些依附四皇子的墙头草只不过是元气大伤。 他发展的那群人,简直是血流成河。 监察司这波是定点打击。 作为监察全国的特务机构,监察司的情报能力,他也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只有一个感觉:恐怖如斯! 西大陆的情报机构绝对没有这么牛逼,杜威敢保证。 看着在椅子上软成一滩烂泥的四皇子,杜威也是十分头疼。 “殿下,你是监国的皇子,陆谦只不过是你的一介家奴而已,你硬起来啊。但凡你硬气一点,我们损失也不会那么大。” 四皇子委屈巴巴:“本宫怕啊。” 杜威:“……” 他只能仰天长叹。 最开始他其实是有迁怒于四皇子的。 但是后来他仔细的观察过。 四皇子不是故意送人头,他是真的菜。 杜威也想明白了。 陆谦是什么人? 那是从皇宫一个小太监爬起来,爬到大乾最大的特务机构的督主。 是勾心斗角这方面的祖宗。 四皇子呢? 一个废物点心罢了。 而且年龄也摆在这里。 指望他去和陆总管打擂台,的确是太难为他了。 “本宫的实力和陆谦那个阉贼比也差太多了,老杜,我感觉还是实力的问题。你再帮我提升一下实力,本宫下次一定让陆谦那个阉狗好看。” 四皇子嘴炮从来不输。 在四皇子口中,魏君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翰林,陆谦不过是一个阉党。 他弹指可灭。 手上唯唯诺诺,嘴上重拳出击。 然后找杜威要好处。 四皇子的流程很固定。 杜威很心累。 “陆谦已经算大乾有数的强者了,把你提升到他那个级别……殿下你的天赋也不允许。”杜威道。 四皇子闻言脸色直接沉了下来,不满道:“老杜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我的天赋不允许?本宫但凡有点天赋,还会和你们西大陆合作吗?再说了,你们不是有资源吗?给本宫堆上去啊。普通人才靠天赋提升实力,本宫这种人上人都是靠嗑药的。” 杜威默默的走到了一边,把头狠狠的撞向了柱子。 他想静静。 别问他静静是谁。 四皇子也没问,只是淡定道:“老杜,你可别想借着装疯卖傻就不给本宫好处。本宫为你们西大陆立过功,为你们的神明流过血,本宫理当拿到更多的好处。” 没等杜威说话,书房的门就被敲响了。 “进来。” 房间门被打开。 四皇子的侍卫看了四皇子一眼,脸色有些惊惶。 “殿下,监察司又出动了。” 杜威心头一紧。 “这次又抓的谁?” “御使周政民。” 杜威面色大变。 四皇子见状,也跟着面色大变。 “周御使?本宫没记错的话,前段时间对着镇西王叔穷追猛打的就是周御使吧?” “是他。” 杜威的脸色十分难看。 因为周政民是他的人。 四皇子心中暗骂,这点他还真的不知道。 “我记得周御使之前只忠于父皇,老杜,现在他跟你混?” “你父皇整天修道,能网罗什么人才?” 虽然现如今处境不妙,但杜威的语气还是十分不屑:“君择臣,臣亦择君。一个沉迷修道不问政事的皇帝,是不会有人才愿意真心投靠的。我只是稍微给周政民送了点钱,他就死心塌地的为我们效力了。” 四皇子内心立刻给周政民判了死刑。 卖国贼,死不足惜。 陆总管抓的好。 当然,这是心里的想法,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四皇子口中问道:“监察司以什么名义抓的周御使?” “里通外国,据说在周御使家查到了他和西大陆往来的书信,以及足以抄家灭门的金银财宝。” 四皇子看向杜威,主动关心道:“老杜,书信上不会有你的名字吧?要是真有你的名字,我未必保得住你。” 杜威:“……殿下放心,我很小心的,周政民不会拿到我的证据。” “那就好。”四皇子松了一口气。 他是真的担心杜威的安危。 毕竟杜威这样的送宝童子可不好找。 要是把杜威抓起来了,西大陆再派来一个人,未必能够和他还合作的这么“愉快”。 在把西大陆榨干之前,四皇子还是很希望杜威这个送宝童子平平安安的。 当然,杜威策反的那些人,死的越多越好。 他一点都不心疼。 甚至还会为陆总管喊“666”。 四皇子是松了一口气,但是杜威却很头疼。 “一点都不好,监察司把周政民拉下了马,镇西王就可以彻底脱罪了。从周政民那里搜查到的书信,足以证明镇西王的清白。这说明镇西王和监察司联手了,该死。” 作为西大陆的外交大臣,杜威很明白镇西王和监察司联手之下合作无间有多么的恐怖。 他很愤怒。 “周政民也该死,好处都拿到了,还非要留着书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